物理学科进行STS教育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途径论文,物理论文,ST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教育基本观点是:“科学解决理论的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与技术服务于社会。”STS教育是80年代后期在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想,它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科理论与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物理教学上的STS教育也就是要求物理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三者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应该说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因此,物理教育中的STS教育具有更侧重技术和社会教育的特征。
物理的STS教育跟一般学科的教学一样,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是STS教育的首要任务;其次,STS教育不仅重视科学学习,还重视技术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让学生了解知识如何在社会生活、生产上的应用,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是STS教育的又一任务。STS教育的第三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正、负效应,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并为改善社会问题尽到自己的力量,让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环境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造福于人类。
综上所述,STS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物理教学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具有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现在我们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STS教育,几年的实验探索过程中,STS教育已初成雏形:“三课”(即:课堂教学课、科技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的有机融合,构成STS教育的基本模式,形成了STS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渗透的主渠道作用。切入STS内容、思想和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STS教育的主渠道。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巧,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义务教育大纲明确规定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应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新教材的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教材中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不要忽视。例如,教材许多章节开头提出的问题,课文中穿插的问题,列举的实例,以及课后的练习,很多都是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教会学生去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教材上甚至安排了专门的章节论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在讲过摩擦和惯性知识后还联系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避免,希望学生对这些重要的社会问题有所了解,应该说教材上具有的STS教育的素材还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开展STS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但又不囿于课本。教师要结合知识点的教学有机地补充、渗透STS教育内容。俗语说:“处处留意皆学问”,只要教师心目中有STS教育的意识,那就一定能从社会生活、生产中找到与教学知识点相结合的STS教育的内容。
二、丰富第二课堂,抓好科技活动课这个重点
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STS教育除了课堂渗透这种形式以外,还应结合物理教学进行活动课的研究和探索,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要以科技活动课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STS教育。
①开展“五小”活动。教师要发动学生在课外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设计、撰写小论文、创办小板报,这也是实施STS教育的方式之一。学生人人动手,自己准备器材进行小制作,并利用制作进行小实验。如初三中《家庭电路》模型,要学生按家庭电路的图纸说明在接线板上连接串联、并联电路,并安上电灯座、灯泡(螺口与插口各一个)、保险等器材,通过做电路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欲,他们对实际的工具器材非常感兴趣,不断尝试各种连线方式,这样在强化电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对课堂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②举办科普讲座。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的真伪,牛顿如何挨苹果的砸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霍金博士如何用两根手指敲打出了“新世纪爱因斯坦”的神话,以及克隆羊多莉的故事。这一个个生动有趣又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的故事不仅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知识,而且还介绍了现代科技发展成就和科技应用新成就,让他们展望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立志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高尚品德。
③组织学生开展集体科技活动。例如,学了球面镜以后,教师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一面镜子来,在学校操场里同学们按圆弧排列站好,学生每人手里拿一面镜子,这众多的镜子就构成了一面巨大的凹镜,可以会聚太阳光对某一物体加热。学习了沸点和大气压的关系后,教师把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去山顶,第二组到半山腰,第三组到山脚下,各组分别测出水的沸点,最后把三个组的测量结果拿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相应结论。通过组织这种集体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群体意识,相互协作意识。
④利用多媒体科技。利用多媒体是我们是实施STS教育的必要手段,因为多媒体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声、光、电的效果、三维立体的图形、动画的效果,互动式的学习模式,这些都将引起教育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学生能真正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三、走出校门,适当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课
新大纲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规定中,对知识与对它的应用列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教育。社会实践课就是教师要求或带领学生亲临生产第一线或生活中进行调查的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生产实际,了解物理知识应用的巨大价值,弄清科学技术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这对培养一个人的劳动观念、价值观念意义重大。当然,在生活中要认真组织好学生,力争每一次活动都有所收获。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①收集与整理。要求学生按章节考察身边相应的物理现象和事物。并由专题小组收集整理,与知识过关相结合。比如,有一位学生观察到他家的高压锅上有一个限压阀,他觉得很奇怪,起初大惑不解,他写出了他的疑惑“为什么高压锅上要加这个限压阀?在压食物的时候为什么限压阀中会冒白气并发出吱吱的响声?”在学习了压力压强的知识以及气压与沸点间的关系后,我要全班同学就这一问题作了一项专项讨论,命名为“高压锅的奥秘”。同学拿出了浑身的解数,甚至有的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温度、压强等数据进行讨论,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据理力争、互不服输的劲头,我心中暗暗高兴,他们的学习热情正在膨胀,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令人吃惊,事后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物理真的很好玩,它可以解开生活中的许多迷,很管用。”
②参观与学习。结合各地实际,将学生带出校门,进行实地考察,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我在讲“连通器”一节时,带领学生参观锅炉房中锅炉的水位计,学生对水位计的设计很感兴趣,不住地问这问那,这样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就了解了有关原理。
③调查与研究。有些知识规律,在课堂上反复讲,多次试练,其效果不如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的效果好。比如《内能》一章中关于“灌水育秧”的问题,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不但加深了对其中道理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对物理知识有用性的认识。再如,电学中关于“路灯、小彩灯”的知识,学生在实际调查研究后,对它们的连接方式和工作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从实施STS教育效果看,我们认为它不仅对落实课程计划、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有很大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大力实施STS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铸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