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电厂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隆小刚

论发电厂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隆小刚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电气工程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进步,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现了多方面的融合。由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电厂实现了技术进步。发电厂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发电厂由于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产生出多方面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的优势体现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在社会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电厂借助电气自动可以体现出多方面的效果,不仅可以提升发电厂的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具有综合作用。当前,电气自动化在快速发展,应用于发电厂实现了电气控制的技术进步。

1.发电厂应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1.1 提升了发电厂的稳定性

发电厂的构成较为复杂,如果系统控制中存在干扰作用或者运行期间有故障存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发电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发电厂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上,当发电厂发生故障后,发电厂依然可以稳定地工作,不会产生大范围的故障,发电厂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将故障控制到最小范围内。比如电网在运行时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的破坏,电网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下,电网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电力系统不受影响,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因此电气自动化提升了发电厂的稳定性。

1.2 发电厂增加了自我修复功能

发电厂在运行中存在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发电厂易发生各类故障。而发电厂借助电气自动化可以实现自我修复。发电厂在发生故障后可以自行完成“康复”,在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下,发电厂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发电厂本身具有了风险评估功能,可以实现运行的智能化控制,发电厂具备了危险防控和自我修复能力。电气自动化可以发电厂中的故障点进行智能化诊断并对故障点实施隔离,保证了发电厂的可靠运行。

1.3 提升了发电厂的兼容性

当前,发电厂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发电厂的控制在趋于复杂化,控制难度在提升。借助发电厂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兼容多种控制方式。比如当前许多电网中存在多种不同性质的能源,多种再生能源以不同的形式并入到电网中。借助发电厂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控制的有序化和智能化。电网可以很好地适应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电网发生的变化,电力系统与不同的用户借助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信息交互,提升了控制效果。

1.4 发电厂控制的经济性

发电厂的运营效果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经济效益。在发电厂及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资源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动态化的智能调节,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在发电厂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控制电气力工程中存在的损耗,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发电厂的运行成本。

2.当前发电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由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电厂应用了更多的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对于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有更高的可靠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何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是产品生产厂家和发电厂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发电厂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但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还面临多方面的问题急待解决。

2.1系统的质量问题

当前,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发展,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发电厂的多个领域也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由于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大,因此产品的生产厂家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旺盛导致了厂家加快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力度。但是不同的生产厂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产品的可靠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部分小规模生产厂家,对于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生产缺少健全的控制体系,因此系统的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生产厂家存在激烈的竞争,部分厂家在恶性竞争会通过低价获得产品优势,部分生产厂家采用不当方式降低产品的成本,对于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缺少规范的测试,系统的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

2.2对气候的防护能力较差

要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就要保证设备在任何不利环境下依然可以稳定地运行。因此要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就要保证系统的综合性能。许多发电厂所处地区的气候多变,所以需要系统可以很好地适当气候的快速变化。但是部分自动化技术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系统的防护功能不足。发电厂的湿度较大,气温多变,所以需要保证系统的适应能力。

2.3 抗干扰能力不足

自动化系统需要工作于发电厂的各种环境中,发电厂存在多种电气设备,如果系统的设计没有结合抗干扰,系统在运行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电厂的许多场所中存在多种电磁信号或磁场的作用,这些不利因素会产生干扰作用,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果。

3.发电厂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保证措施

3.1元器件的合理选用

生产厂家对于自动化技术的设计要结合发电厂的使用条件,要注意元器件的合理选择。所以在系统设计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可靠性有保证的元器件,另外还要保证系统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可控。为了保证系统使用中的维护方便,在系统调试时还要详细记录各类数据,便于后续的系统维护。自动化系统在安装时还要考虑到散热条件和系统本身的防护,消除工作环境变化时对系统可靠性造成的影响。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功率如果较大,在运行时发热量会很大,因此要保证系统的散热能力,以保证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

3.2提升系统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设计要结合发电厂的使用环境提升系统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在气候发生变化时依然可以稳定工作。比如在冬季,发电厂区域的空气湿度较高,空气水分如果达到了饱和条件,系统元件会有凝露产生,对材料的绝缘性能产生影响。对于这类特殊情况如果处理不当,电气元件很容易发生放电现象,不仅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还会对人员的操作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消除此类现象的影响,在产品制造时要考虑到气候的适应能力,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3设计环节强化可靠性

为了保证自动化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还要注重设计的合理性。在系统的设计中,要深入分析水电自动化技术的运行特点,通过优化设计提升系统的使用性能,系统设计方案要有针对性。对于产品的设计要结合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功能,并且要注意使用工况的变化。由于系统的架构设计不仅会对产品的成本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系统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存在的影响因素,兼顾可靠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产品实用性。

3.4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要通过设计环节和生产制造环节得以实现。设计时要明确发电厂存在的干扰因素,结合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功能实施抗干扰设计。要注重元件和零部件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在产品生产中要注重改进工艺,生产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系统在提升性能和精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抗干扰能力。

4.结束语

由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应用于电气控制的多个领域。发电厂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发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工程控制中的许多问题将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曾少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2017,48(14):68+70.

[2]石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硅谷,2014,7(6):92+90.

[3]胡丽.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96.

论文作者:隆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论发电厂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隆小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