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先行,城市管理是关键。随着城市建设节奏不断加快,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占有独特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在不断修订、充实和调整,城市管理也在不断革新。本文介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的概念,探讨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作用,并从文化、生态及城市角度介绍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关系
一、城市规划编制工作要把握适当超前的原则
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城市规划要着眼长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局限于现有的空间和条件,坚持高起点、可持续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另外,要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城市布局要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的选址要严格依据规划进行。
二、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
1.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发展的观点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应该根据自然发展原则以及唯物主义观念,将经济社会作为发展的核心,既不过分强调理想化发展,也要根据政策、发展形势适时进行优化、完善、调整,以服务、适应社会发展。从总体来看,也就是在城市编制中,必须树立发展理念,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让其拥有“保鲜”的作用。
同时,为了迎合时代发展,还必须在实际的前提下,对工作进行科学规划,而不是和实际脱轨。从设计行为来看,对实体进行创造不是首要,但是也很重要。一个居住区,主要由建筑材料、构件、景观小品构成,所以必须充分认识物质性质,才能打造出完美、生动的整体形象与效果。
2.因地制宜地进行布局
任何城市均有着自身沉厚的文化以及特有的地质形态。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之时,必须要将具体城市的特点凸显起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从城市另一面寻找优势,表现城市特色。同时,任何城市,均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空间,就如有些城市湖泊面积广,而有些城市则森林覆盖率高。在进行城市规划之时,应该依据城市的自身的情况,构建“森林城市”、“绿色城市”或者是“文明城市”等方向,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将这些特色元素进行融入,构建出和谐而美丽的特色城市。
3.合理布局人口密度
经济大跨度的发展、城市体量的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除了便利的生活,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与配套不足,城市职能区之间的协作与统一规划等许许多多问题。对于城市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以及城市资源的布局合理性,区域人口密度与城市各职能区域的布局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考虑到在水、绿化、公共空间拥有量、占地面积等城市资源不可大幅度改变的情况下,人口密度直接影响着城市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衔接与配合则由城市的职能区域布局而决定。一句话,就是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可持续性是通过控制区域的人口密度,与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来实现的。
4.城市规划布局要注重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的最先原则便是要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将城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构建成最适合居住的地方。现今社会,城市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要实现节约资源、注重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方针,构建一个让城市居民居住舒适与安逸的城市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规划时需要注意保护原有的生态敏感区,如湿地、水系等,注意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在规划一片土地之前,首先要全面认识土地保护的自然生态因素,做好适宜性和土地承载力分析。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土地,以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尽量避免实施人工景观水系工程或填埋水系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科学合理搞好城市规划设计
1.打造个性特色鲜明的城市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园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
2.保护好、利用好城市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骄傲和无价之宝,保护历史街区不仅保护完好,而且不断修缮,展示昔日的辉煌。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文化品牌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重视园林绿化和城市景观的规划
现代化城市的竞争不只是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竞争,环境的竞争。园林绿化是城市的“肺”,通过它进行吐故纳新。保护生态环境是以人为本、亲和自然、恩泽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公园、绿地的安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改善环境与发展产业的关系
如果脱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财力条件,盲目扩大城建规模和提高城建档次,只能制造虚假繁荣,而不能带来产业和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要防止城市骨质酥松症,在实现城市“长高”的同时,更要使城市“长强”。
2.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关系
城市建设在搞好必要的重点工程的同时,应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民生”项目上,更多地关注一些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把城市公用设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标志性和普惠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3.地上工程与地下工程的关系
在搞好地上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搞好地下工程建设。随着城市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地下需要不断铺设新的管网和线路,其密集地区已呈杂乱蜘蛛网状态,经常出现各种故障,经常需要“开肠破肚”进行修理和补充。因此,政府应有长远考虑,下决心搞好地下管线的规划和管理,密集区段可修地下综合管沟。
4.硬件设施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现代化城市建设,不能光靠有形的硬件去支撑。钢筋混凝土能使高楼林立,但不能铸就高品位的市民之魂。一个缺乏理性的城市,一个不善于抽象思维的群体,是不可能朝着正确方向迈向未来的。如果把环境、城市建筑、经济状况比喻为城市的衣衫、筋肉和骨骼,那么市民的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大脑,徒有强壮的骨骼和筋肉,没有灵活的大脑,也决不是一个健美之人。
5.统一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站在城市经济、社会、市场、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方针,统一规划,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协调发展,尽量做到既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又考虑城市内的区域规划布局。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公示等制度,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管理分级审批制度,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
6.坚持量力而行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决策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对于一些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地组织开展综合调研,在深入调研考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方案,尽量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要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
结语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严谨的态度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可以建成适宜人类居住的和谐城市。
参考文献:
[1]赵航.?浅谈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
[2]梁丽廷,付慧.?浅析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7(03)
[3]张景健.??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关系[J]. 建材与装饰.?2018(13)
论文作者:庞天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布局论文; 关系论文; 土地论文; 特色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