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地区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及突破口进行探讨,提出一个方向(向西开放),两个突破口(交通通讯和教育科研),三个重点(生态农业、资源加工及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点与区域优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相吻合,迎头赶上并超过经济发展地区。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模式 发展战略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我国西部内陆及边远地区。与东部沿海等较为发达地区相比,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多位于高原、山区或荒漠地带,土地瘠薄,降水量少,无霜期短;地域辽阔、交通运输不便;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体系不完整,加工工艺及第三、第四产业较为落后,同时科技教育水平不高,智力资源匮乏;且对外开放较晚,在引进外资和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方面缺少经验。所有这些都导致该区的经济发展在效益和速度上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呈现差距愈来愈大的趋势。这种相对两极分化的格局,不仅不利于本区域的经济腾飞,而且牵制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我们已进行了十几年经济体制改革,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和经验的今天,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一深深反思。

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应该是这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政策、措施及步骤的高度概括。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规律性特点。虽然必属于全国经济建设总战略,却更应坚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前些年,曾有很多学者对东西部经济发展战略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二元论”、“梯度理论”和“反梯度理论”等区域发展思想,无疑对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提供了理论参考。但是,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所有这些理论都稍嫌片面和过时。因为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东西部均面对同一市场。同时在我国日益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势下,无论相对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均将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竞争。那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再认识并确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思想,就显得更为必要,而且迫切了。

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质量综合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省市增长较快,而广大少数民族聚集程度较高的西部省区却发展较慢。从1979~1992年社会综合指数及经济效益的年均增长速度看,东部11个沿海省市(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海南)与西部9 个少数民族聚集省区(内蒙、滇、宁、甘、青、新、藏、贵、桂)平均值之比为1.185∶1和1.12∶1。 这种增长速度差别的累积使建国后一度缩小的区域经济差别再度扩大。沿海省区由于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大,保持了高速度的竞争优势,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基本一致具双优先的地位。而云贵桂等少数民族相对聚集区,由于改革前经济基础较差,1978年的基数低,所以造成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其中云南跃居第六位,但这些地区1992年社会发展综合水平仍居于22位以后。而另一组数字更能反映出这种差距还不断增大的趋势。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东西部之比为52.2∶16.5, 1991年则为55.8∶14.9,东部提高了3.6个百分点,而西部却下降了1.6个百分点。 1980年五个收入最高省、直辖市与五个最低收入省、自治区的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98∶1,而1991年扩大到2.88∶1。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中,国民生产总值有近一半是第二产业提供的。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又有近90%是制造业所提供。因此工业(制造业)发展速度与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密切相关。1985~1990年东西部工业平均增长速度比为1.39∶1。 这种速度差异导致工业总产值的地区构成发生变化,东部由1985年的60.3%提高到1990年的62.7%。 西部则由12.75%降至11.9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已经形成,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十几年的经济扩张中落在后面,在经济增量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有些地区至今仍处于低速徘徊阶段,东西差距继续扩大。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分析及模式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传统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范畴。除五个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外,还包括甘、青、滇、贵及四川一部分。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以上。故此这一区域统称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达6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2.5%; 其森林面积为4533万公顷,占全国的39.3%;林木蓄积量占41.9%;草原面积2.86亿公顷占全国89.6%;水力资源蕴藏量35334万瓩,占全国52.3%。各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碳约占60%左右,石油、天燃气储量可观。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储量巨大。西北西南已形成我国重要的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同时,西部集中了我国五大天然牧场,是重要的畜牧业区。云贵高原及广西等地,农业资源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发展。再加上大面积宜林宜牧荒山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潜力巨大的农业基地。

多年来,我们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习惯于纵向性评价,即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相对应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且有增大趋势。东部地区工业以轻工为主,重工业也以制造业为主。如沪、津、苏、闽、粤、浙等省市,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达56.2%、56.9%、59.1%、62.7%、63.8%和64.4%;制造业在重工中所占比重达53.1%、49.4%、64.4%、53.9%、51.5%和67%。而西部地区工业以重工为主,重工中又以采掘业较重,如甘、宁、贵、青、新疆及内蒙等省区轻工业在工业中比重为22.5%、28.2%、37.2%、41.5%、41.7%和48.4%;采掘业在重工中所占比重却高达12.1%、29.9%、13.2%、16.6%、61.3%、24.8%。这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对农副产品及初始矿产品的深度加工能力较差,也必然导致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该区对市场机制的转换,商品信息及价格信号反映迟钝,适应能力较差,难于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更不利于实现经济的自我增值和再发展。

建国以来,人们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总是过多地强调了社会历史和自然因素,而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观方面分析较少,因而产生了种种不利于其经济自我启动和发展的政策,或没有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如西部多是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产地,其产品生产、价格受国家计划控制较早,指令性计划比重较大;东部以加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为主,生产及价格受市场调节,国家指令性计划比重小。在当前价格体系尚未理顺的状况下,西部低价供应原料及能源,高价购入消费品及其它加工品,形成东西部的不等价交换,财富由西部向东部转移,从而制约了西部的发展。再如,国家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多、效益好,导致西部地区受资金回报率高的吸引,把一部分资金投向东部沿海,使西部原本匮乏的发展资金更为短缺。另外,人才的单向流动及计划经济时期产生的依赖心理等等都导致民族地区窒息了自我增殖、积累和发展的动机,束缚了自我壮大的能力。也必然使东西差距愈来愈大。

我们知道,组织现代化的生产,形成现实的生产力,需要人才、技术、资金和自然资源在同一时空上有机地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很少同时具备这四种要素,较普遍的是利用自己的优势要素,吸引其他要素进行生产的空间组合。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能力、有条件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及人才来发展现实生产力。这即为经济发展的“资源转换型”模式。过去几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符合这种模式,但只处于初始阶段。可称之为初级资源模式。其特点为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片面重视主导产业的建立,忽略相关产业与地区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只强调单向开发,忽视综合利用及技术的升级换代。其产品大多为自然资源的初级产品。同时由于其发展程序是从自然资源—→市场,形成一封闭系统,因此很难与外界产生信息、技术及人才的交流。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之时,必须摒弃这种模式,转为“高级资源模式”。其发展程序是市场—→技术—→资源。即根据市场变化、发展和引进技术,开发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多次增值,逐步向资源综合转换模式和智力资源模式过渡。在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的现有优势及发展潜力,根据各民族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特点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同时避免其他方向的行政干扰,使之能够建立一种自我决策、自我组织、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及自我扩张的经济运行机制。有效地搜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调察市场走势,利用市场进行生产并发展自我。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设想

1、战略目标的确定

所谓战略目标,是指今后相当长的时段中本区经济的努力方向和最终目的。它以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两个方面的考核,表明市场与资源的关系及社会整体水平。即在市场外力推动下,使本区内部经济结构最优化,经济水平得以跃升,最终提高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地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这个地区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战略目标又具体分解为下列三个目标。(1)结构目标 指其经济体系内部各子系统所应达到的水平,即产业结构、经济管理结构水平。

就产业结构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生产部门中,加工工业比重将大幅度提高,相应产生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第三四产业将有长足发展;农业将基本实现生态化、专业化;各种产业发展将走向集团化。

就产品结构看,其目标是最终产品中资源初级加工品减少,深加工及成熟型产品增多,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

从管理结构看,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对成熟和配套的宏观政策调控下摆脱了其他方面的行政干扰,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生产及产品销售的机构,走上了可以自我控制、自我增长、自我繁荣的轨道。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科技、信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形成内部良性循环,使经济系统向高级型式转换。这种经济机制,对内可实现各种结构的调整,对外表现为功能的整体发挥。通过非线性多变量的作用显示出经济运行的秩序性。同时,管理结构水平,反映了文化、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诸多社会要素水平。因此,管理结构目标实质上是社会进步目标的一种具体表现。(2)形式目标 指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方式及标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系统发展达到目标水平的标志是:

①经济体系较为完整。区域分工及合作关系已经形成,生产力水平较高并有了自我提高的能力,资金积累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基础,人才科技及信息参与了市场流通。此时本区不仅是国内不容忽视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而且成为重要的国际、国内市场。

②参与了国际竞争。表现为本区不仅其产品进入到国际市场中,而且劳务、资金及技术等也打入国际市场,以强有力的竞争态势进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在国际分工中充当生力军。

③新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在人才、技术、金融、信贷、税收、价格及生产方面的管理均已形成稳定的模式,并用法律或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3)阶段目标 亦称战略步骤,指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现状水平,把整体目标按时间发展阶段进行分解,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完成的目标。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外走三步,形成三个阶段性目标。一是自我完善阶段,即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二是自我成长阶段,即根据市场状况及自身特点引资引技建立优势产业,形成自我增长的支柱;三是自我转换阶段,积极参与到国内国际市场的区域性分工合作中,使自身不仅成为生产基地,而且是举足轻重的消费市场。经济地位得以巩固和提高,实现由落后到先进,由弱到强的转换。

实际上每个阶段的重点产业及发展思想均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即摆脱落后和贫困,迎头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

2、战略重点

为了达到上述战略目标,就必须确定现阶段经济开发的战略重点,综合西部整个情况看应包括一个方向,二个突破口和三个重点产业。

①所谓一个方向指西部民族地区的向西开放方向。就是重点发展与西部内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我国的西向开发地带。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向开放地带遥相呼应,共同构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西向开放的内容主要是创办内陆经济特区,扩大边境贸易,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经济特区是适应世界性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历史发展特点而产生的特殊区域。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通向世界的途径,也是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面向全球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必要在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办一些具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多形式的经济特区,让这些特区成为当地国际贸易、经济、金融及技术中心。形成内外两个扇面的双向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大规模、集团式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全方位开放的特点。虽然西部周边国家多属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但它们却可以提供相当的市场,使发达地区在此市场的吸引下,对本区投资。这里“外资”不仅指国外资金的投入,也包括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保障外部资金的投入效益,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

边贸利用边疆的区位优势促进国内国外、边疆及内地的经济技术交流及商品货物的流通。这对改善投资环境及增加外汇收入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②两个突破口指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及教育科研事业。

交通不便、通讯落后是造成西部地区封闭保守、制约西部发展缓慢的主导因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面积广阔,地理条件复杂,需采取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发挥其互补功能,提高综合效益。铁路是陆地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手段,是开发西部的“大动脉”西部应有数条干线沟通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时还应考虑修建一些与周边国家相连的国际性铁路,逐步形成发达的铁路交通网。由于西部地形复杂多样,公路运输将弥补铁路的不足,并可将铁路的长途运输效益延伸至各地。因此,建成较为完整而高质量的公路网,将为西部经济发展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航空运输的发展是保证西部高速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修建大型机场,开辟国内外重要航线,将会大大改善投资环境,为内引外联创造机遇。

通讯事业的发展包括电话、电报、国内外专递等通讯手段的现代化。当今世界信息流的通畅比任何其他流通都重要因此集中精力发展民族地区的通讯事业使之达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水平是当地经济腾飞的关键。

二十一世纪的西部开发,是一种现代化的开发,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来承担。西部虽然可以引进人才,但要形成生产力的自我发展,形成经济水平向高层次的演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这就依靠当地教育及科研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之一。注重智力投资,实现教育的超前进行和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当地科研机构的大力扶持,就可保障民族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③三个重点产业指生态农业、自然资源加工业及旅游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大多属于粗放式经营。生产效益不高,且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型农业成为当务之急。西部地区有广袤的森林,丰富的草场资源及大量的荒山荒地,为发展当地林业、畜牧业、种植业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做到边开发,边保护,边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使之上一个新台阶,成为西部经济起飞的一个支柱,是其经济发展的重点。

自然资源加工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新的经济生长点。具体表现为利用当地现已开发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生产特色商品,带动其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非农产业,沿海发达地区80%来自乡镇企业,而西部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不足5%。所以,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要上台阶, 乡镇企业必须要经历一个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阶段。这样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附加值的增大,不仅可以繁荣市场,促进流通,而且与其周边地区和国家形成商品的互补关系,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改善投资环境积累了资金。

西部民族聚居区以其复杂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的人文景观构成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资源条件。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国内、国外经济领域中的热点产业,其经济、社会意义已为人们所认知。其效益更勿庸赘言。因此,西部应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以别具特色的资源配置,最佳化的旅游路线及合理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旅游商品。借以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自身的风彩,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几点建议

1、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不要“一刀切”。

国家的调控措施应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刚刚启步的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在国家经济增量中所占比重很小,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如果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势必造成“砍了发达地区的尾巴,砍了落后地区的脑袋”。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打击较大,从而使之丧失发展的机会。因此,要根据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客观现实,在地区经济政策、调控力度等方面体现出差别,适当向民族地区倾斜,以保障其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2、适当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投资强度。

在东部发达地区已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状况下,国家投资重点可考虑逐步西移,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营造宏观环境。有目的地建立区域分工体系,从而迫使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3、允许西部民族地区在所有制政策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

在保持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促进、扶持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以达到繁荣经济为最终目的。

标签:;  ;  ;  ;  

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