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论文_农胜利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论文_农胜利

农胜利

广西靖西市人民医院 533800

摘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又称为低度恶性潜能浆液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均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和浸润性癌。自1973年国际卫生组织分类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本文通过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做相关的综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生物学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以上皮细胞明显增生而无间质浸润为主要的病理特点。自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以来,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议。本文就关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临床表现

1.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依据镜下组织学检查为主,病理学特点为无破坏性间质浸润[1]。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定:(1)上皮增生,并且呈现复层、丝状以及筛孔状和微乳头状。(2)细胞异型性,呈轻度到中度之间。(3)分离的细胞簇。(4)具有较少且程度不同的核分裂。(5)缺乏破坏性的间质浸润。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呈囊性,囊内具有数量不等的赘生物,或者呈现出乳头的实性包块。也呈现出囊实性。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不会出血或者坏死,囊腔内含有浆液性液体,肿瘤的进展和分级为I期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并且仅限制在卵巢囊腔的内表面,无任何的卵巢外蔓延[2-3]。

1.2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表现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发于年龄35岁到45岁的年轻妇女,平均的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4]。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有23%的患者无任何的表现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的不适、增大和包块,阴道不规则的出血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异常症状,有些患者检查时为偶发[5]。约30%~50%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为双侧性,临床症状表现为肿瘤生长缓慢,病情发展较长,转移率低,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晚期复发率较高,很少发生恶性病变[6]。

2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2.1 临床病理学特征

卵巢浆液性肿瘤有9%-15%的为交界性,患病者年龄分布在40岁左右。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的标准进行分期,I期患者占据68%以上,II期患者占据11%以上,有21%的患者为III期[7]。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双侧性病变的占40%。肿瘤主要特征表现为囊性以及乳头状,直径在2-25厘米之间,平均直径在10厘米左右[8]。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出现卵巢皮质表面外生性的乳头占48%以上。2003年召开的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工作会议上,将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按照组织学的相关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为典型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二类为微乳头。这两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和结构[9]。最常见的一类为典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大小不均匀,且轮廓不规则的纤维乳头,结构上呈现出多级的分支。多层上皮细胞覆盖在乳头上,呈现出柱状的结构和多三角形结构,有时会呈现出鞋钉状的结构[10]。在上皮细胞上分布着较多的纤毛,具有多种大小不同的细胞簇,细胞核具有不典型性,不会发生分裂现象。间质微浸润病灶中囊液中有脱落的细胞簇,并且分布着砂粒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微乳头型的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呈现狭长的状态,并且从囊壁或者大的纤维性或者水肿性乳头产生无数的分支,形成水母状。微乳头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需要在切片中出现至少一个微乳头或者筛状结构,且直径>5厘米。微乳头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要注意不能有间质浸润,并且核异型为1-2级,如果出现3级为乳头状浆液性癌[11]。

2.2 间质微浸润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有10%-15%左右出现了间质内微浸润病灶,对于妊娠的患者并患有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间质浸润发生的几率较高,微浸润最高可达到80%。微浸润灶微小,不会发生间质感应,因此诊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有微浸润一般将其特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肿瘤的乳头纤维间质或者囊内间质具有单个的细胞或者是细胞簇。这些细胞出现轻度或者中度的异型。第二种状态表现为小的具有实性的细胞巢,其中出现筛状结构。浸润灶的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常常伴有微浸润,Bell和Scully提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为单一的浸润病灶最大直径不超过3毫米[12]。在2003年的交界性肿瘤学会中倾向于单个的病灶最大直径不超过5毫米。

2.3 腹膜种植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常伴有较高的卵巢外病变,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有20%-46%的患者出现盆腹腔浆膜以及网膜表面的种植。相关研究认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有浸润性种植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3]。因此必须将浸润性和非浸润性种植两个区分开来。浸润性种植在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杂乱无章,并且在腹膜下面的组织上无规则的延伸形成筛状的上皮巢。细胞发生了轻度或者中度的异型。非浸润性种植为上皮出现增生,并且无间质反应的上皮性种植。上皮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乳头状出现增生,浆液性上皮出现,主要在腹膜的表面或者是具有光滑边界的凹陷中[14]。这种类型的病变类似卵巢的病变,增生的肉芽组织型纤维母细胞在腹膜的表面形成斑块状。

2.4 淋巴结受累

淋巴受累主要是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上皮增生,并且累积到盆腔或者主动旁边的淋巴结。据相关研究表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有7%-23%的患者出现淋巴结受累[15]。淋巴结受累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复制性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在组织形态上淋巴结受累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圆形或者结节性的乳头状结构出现在淋巴结被膜下,伴有输卵管的异位现象。另外是淋巴窦中出现细胞簇,与微浸润病变的细胞十分的类似。如果受累的淋巴结出现明显的细胞异型,则应当考虑是癌转移。

结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在学术界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诊断的标准没有统一确定,因此还需要对浆液性交界性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的依据,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韦玮,郭庆,涂频等.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4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6):615-620.

[2]金琳芳,杨文涛,吴玉玉等.妊娠合并伴有自体种植的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5):582-583.

[3]吴丽,朱付凡,陶光实等.E-cadherin、VEGF蛋白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1):2704-2706.

[4]田园,王淑丽,张立会等.M2-PK和Cath-D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960-962.

[5]陈倩,彭英霞,王彬等.卵巢微乳头亚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11):1289-1291.

[6]王海燕,印永祥,郭庆等.蛋白酪氨酸激酶PTK7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14,(7):481-486.

[7]肖喜荣,陈秀英,李斌等.19例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4):533-537.

[8]李岩,马洪军,李晓霞等.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9):1007-1009.

[9]梁茹英.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8):927-929.

[10]袁晓清,张岩,魏力等.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现代肿瘤医学,2016,(1):104-107.

[11]陈丽霞,兰莉,吴琪等.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0):921-923.

[12]吴春,郭庆,刘琦等.卵巢浆液性腺癌中FHIT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261-264.

[13]马琳,吴小华.CD117、CD4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166-1169.

[14]于婷,赵洪萍,周颖等.自噬相关蛋白 LC3-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628-631.

[15]张军,马立,李月红等.卵巢浆液性腺癌BRMS1、RIZ1和SATB1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11):1214-1218.

论文作者:农胜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论文_农胜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