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宜宾供电公司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输电线路采取全寿命周期理论进行相关优化设计,在先进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思想下,把各个阶段下的成本控制有效的联系成一个整体,在实现最优化设计上,最大程度上减小风险和损失的管理办法,这种方法对于输电线路项目中实际应用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输电线路将能源输送到全国各地,输电线路管理是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传统输电线路的管理较为局限,因此,有必要进行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LCC)的计算分析,综合考虑线路从设计到报废整个周期中的各项性能,获得优化设计选型方案,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1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简称为LCC)是从设备或项目的长期阶段,全面考虑设备(项目)在规划、设计、购买、安装、调试、运维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LCC 技术具有全费用、全系统和全过程的特点,考虑设备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涉及的各项成本、各项费用,运用LCC技术,确保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成本管理作为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因此对于成本管理来说应该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对于工程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价值分析时候,应该对其工程项目在研发设计以及制造成本上的价值分析,也应该在后期对其保养维护以及报废等进行价值分析,而以上两种成本之和也即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电网建设中的任何一个子项目的进行都伴随着成本的出现,这些成本包括使用的人力物力成本也包括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土地带来的污染的成本等。王子铭一般来说,人们重视的是工程项目中的建设费用,但是对工程项目中的使用费用没有重视,而实践表明,工程的使用费用一般上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超过项目的建设费用。对于有效节约成本,全寿命周期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十分重要的几点:对输电线路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统一性管理措施;对输电线路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周期费用是最优化的;应该着重研究输电线路的可靠性以及其维修性;对输电线路进行预防上的维修,以降低线路的故障率,同时对输电线路在运行维护上的反馈信息要及时收集并进行相关处理;进行经济技术以及组织上对输电电路进行综合管理。
2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难点分析
电力行业中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模型为 LCC=CI+CO+CD+CL+CT ,其中:LCC 为全寿命周期成本;CI 为设备投资,通常包括输变电设备的购买、安装、调试的支出成本,一次征地成本;CO 为运维费用,通常包括设备的运行、维护支出;CD 为废弃成本,考虑设备残值及设备拆除和清理费用;CL 为损耗成本,输变电设备的损耗费用;CT 为土地机会成本,不同的方案占地除了导致一次征地成本不同外,占地差异部分还存在机会成本。
输电线路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中包含了五大成本,每个成本中又包含了许多子成本,在各子成本中会涉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贴现率: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的。(2)设备寿命:本来同一类型的电力设备的寿命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实际运行情况下,设备受到运行方式、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电力设备寿命的准确确定较为困难,目前只能给一个合理估值进行比较。(3)停电成本:停电成本包含电网侧停电成本和用户侧停电成本两方面。电网侧可根据检修计划或考虑电网网结构不足、故障条件下的电量损失,计算停电成本;但用户侧停电由于其不可预见性,所以确定电量损失相对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立全寿命周期的集成管理
对于传统项目工程在管理方面而言,其施工管理以及运行管理是相互独立地,其相互独立带来的不利因素是很多的,主要在于在需求阶段时,无法对项目工程的需求进行十分准确的表达,项目工程在设计、建设施工以及维护上不能把各个方面的经验以及相关的知识相互联系在一起来服务整个项目,造成了对整个项目的某个阶段的任务得到十分满意的结果,但是对整个寿命周期下的项目工程来说,是无法满足最优化设计要求的。比如在项目的设计部门一般来说都掌握着很多有用的信息资源,但是无法分享或者运用其有价值资源。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使得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上采取全寿命周期化集成管理方式就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首先,对项目工程全寿命周期目标进行制定,将不同时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共享,在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方式下,对管理职能进行有效的分配,这可以消除由于在不同阶段人员和任务的不同使得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分享甚至损失。采用不同阶段不同的管理方式对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集成管理,在项目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集成上达到全寿命管理的目的,对技术信息以及软件功能上进行有效综合。
设计是输电线路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所谓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阶段要充分的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要求所有的产品因素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要先考虑到规划和优化的问题,而输电线路不仅是设计功能和结构,还会考虑到电网的规划、线路的设计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直到最后回收处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我们根据全寿命成本的预测分析以及输电线路的分层次设计方法,可以建立基于全寿命成本的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这样做的本质是在原先系统给定的决策信息条件下,对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关于成本的环节都进行有效的预测,然后根据全寿命成本的比较对输电线路原先设计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让其能够更加的符合输电线路建设的全寿命理念。输电线路的设计其实是基于全寿命成本的分层次设计,也就是说每一个层次的设计都需要全寿命成本的循环比较来进行相应具体的选择,我们把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层循环反馈设计方法,我们只要有效的运用这一设计方法,就可以实现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全寿命成本的预测共同实行。
其次,要控制工程风险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政策风险、技术以及市场风险是项目工程目前最大的风险因素。政策风险是指国内外由于发生了某些重大政策的改变使得项目工程无法实现其目标或者使得其目标发生改变,但是这种风险的影响是十分小的。但是对于项目工程来说,市场风险其主要来源在于第一,由于市场预测和供需实际发生变化或者市场预测不准确;第二,项目工程完期以后的电力市场的竞争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第三,原材料市场的变化使得电力工程项目在原材料上成本的增加。技术风险在于技术的可靠性以及适用项目条件上与实际项目发生了严重的偏离,使得项目的生产和运行的可靠性严重降低,质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等。技术上的风险可以加强对技术设计环节上的要求,相关设计部门对质量应该严格把关,对设计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避免出现技术风险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全寿命成本的分析来说,它是评估一个工程项目在其使用周期内所有关于成本的问题,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电网的建设中。目前输电线路还具有类型多样的特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输电线路管理中会出现很多复杂的情况,这种基于全寿命成本的输电线路管理是较为新颖的输电线路管理方法,它的出现对以后输电线路的运行以及创新都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亦竹,柳璐,程浩忠,等.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7).
[2]张运洲,韩丰,王乐,等.输电网的规划综合成本法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2009,42(12).
[3]张远,王佳.全寿命周期成本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电源学报,2013,48(4).
[4]邓旭,岳浩.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9(24).
论文作者:赵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寿命论文; 成本论文; 周期论文; 线路论文; 项目论文; 风险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