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沈海林,陈久生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沈海林,陈久生

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具体阐述了混凝土施工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前言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混凝土结构特征,并且充分考虑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要点,才能有效保证其达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现在的水利工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关系到生产生活各方面,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就要利用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的企业,让企业的关键施工技术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施工水平不能低于同行业的水平。所以,科学地应用施工技术,才是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保证。现在,我国的大小水利工程项目数量大,可是建筑水平一般,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这是我国水利工程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否有效地结合良好的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正常的使用功能。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更应该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按照严格的施工工艺进行作业,这样才能提高其施工质量。总而言之,科学合理地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选择

1.原材料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 和水一起形成水泥浆, 起胶结作用。水泥进仓时应有质量检验证明文件,进场时应对其级别、品种、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抽取一些送相应的检测部门应对其安定性、强度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水泥一般应入库存放,先到先用。在存放方面,应按照相应的储存管理规定管理,保证其质量优良。砂石粗细骨料在使用过程中,严禁与石灰等材料相邻,应按品种分别堆放。对进场粗细骨料还要进行再次的检查性检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可以满足条件。

2.混凝土配合比

监理工程师见证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交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设计和试配工作。在审查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3.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早已广泛应用, 并逐渐发展成为了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目前混凝土中常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速凝剂、膨胀剂、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复合外加剂等。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外加剂的使用选择方面,要选用正规生产厂生产的外加剂,并抽样进行相容性试验,符合要求的才能选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掺量进行外加剂的添加,防止造成混凝土不凝,出现裂缝,降低强度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具体措施

1.模板控制

在处理好的基层或做好的调平层上,清扫杂物及浮土,然后才能立模板。立好的模板要与基层紧贴,并且牢固,经得起振动而不走样,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把模板垫衬起,把间隙堵塞,以免振捣混凝土时漏浆。立好模板后,应再检查1次模板高度和板间宽度是否正确。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其内侧涂隔离剂或铺上1层塑料薄膜,铺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浆,使混凝土板侧更加平整美观,无蜂窝,保证了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2.拌制控制

在入场前应检查各种入场材料,不合格的不入场。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拌制混凝土,减水剂必须称量后装塑料袋。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以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以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混凝土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施工配料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混凝土拌制不小于规定的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材料用量,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对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浇筑。拌合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拌合深度,重点检查拌合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混凝土符合要求时,拌合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并要求有专人负责拣除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不得有漏振和过振。振动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浇筑完后及时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待混凝土强度足够,及时人工凿毛,要求去皮露骨。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是水泥掺合料允许偏差±2%,粗细骨料允许偏差±3%,水外加剂允许偏差±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1次。

3.混凝土摊铺

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向安装好模板的槽内,并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摊铺时应用大铁耙子把混合料耙散,然后用铲子、刮子把料耙散、铺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h,因故停工在1h以内,可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铺筑;如停工1h以上时,应作施工缝处理,如在中途遇雨时,一面停止铺筑,设置施工缝,一面操作人员可继续在棚下进行抹面等工作。

四、结语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项目的整体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体现出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当从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单丽影.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J].门窗,2013,10:280+283.

[2]肖义勇.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307.

论文作者:沈海林,陈久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沈海林,陈久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