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制度: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过渡性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论文,过渡性论文,中国证券市场论文,QFI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是指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这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这种制度曾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市场完全开放之前采用,如我国台湾地区、韩国、印度、巴西等。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货币没有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外资介入有可能对其证券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而通过QFII制度,管理层可以对外资进入进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导,使之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发展相适应,控制外来资本对本国经济独立性的影响,抑制境外投机性游资对本国经济的冲击,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整体规模、功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同时也是最有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应该说,现在引入QFII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专家建议我国政府尽快引入QFII制度。此后,有关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2002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出席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第27届年会时正式谈到QFII,并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同年7月18日,深交所举办了“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座谈会”。这次会议解决了许多QFII的技术问题,对我国引入QFII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年11月5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
一、我国内地现阶段导入QFII制度的积极作用
从长远看,循序渐进地引入QFII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起到多方面积极作用。
(一)引进QFII有助于扩大证券市场规模,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
一个市场的生命力首先取决于市场规模和效率。市场的规模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部分组成。参与的投资者越多,市场的流动性越高,筹资能力越强;上市公司越多,投资机会越多,参与的投资者越多。引进QFII扩大了投资者的地域范围,进而增加了上市公司数量和地域范围,有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还可以督促监管当局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质量,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的效率。海外证券资本的进入,以及外国投资者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迫使国内的金融管理当局加强市场监督和调控,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增加市场的效率。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采用国际会计标准,改进信息质量和信息的可获得性,改善交易的公开性。而外国投资者带来的新的证券交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衍生产品的出现和发展。
(二)QFII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资本市场开放中的风险
虽然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是必然的趋势,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还不够强,应对资本市场开放风险的能力还不强,过早直接开放可能带来失控的后果,对汇市、股市、国内货币供给等方面都将产生较大的冲击。QFII制度可以作为资本市场完全开放之前的一种过渡制度。监管部门可以在逐步开放中不断学习,提高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
1.QFII制度可以减弱国际资本对汇率的冲击。有关研究认为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对汇市的影响要比对股市的影响更为显著。外汇的频繁进出使维持汇率的稳定更为困难,不排除有人利用QFII的名义进行外汇套利的可能。更为严重的是在高度开放的情况下,一旦资金流向出现逆转,大量资金外流可能造成汇市的灾难性下跌,引发国内的经济危机。1997年奉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动荡就是由于原本投资国内证券市场的资金发生逆转,导致汇率暴跌,进而引发全面经济危机。QFII制度通过对外资汇入资金总额的现汇外资汇入汇出的审批可以减弱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冲击,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
2.QFII制度有助于减缓外资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外资的流入通过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化来影响国内的货币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资净流入增加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相反,净流出的增加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目前我国央行对货币的调控能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随着新的支付工具的增加,货币总量越来越难以准确统计,而可供选择的另一监控指标——利率在我国还远没有市场化。QFII制度可以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赢得一段时间。
(三)引入QFII有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成熟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参与者的多元化,发展QFII制度可以大大增加机构投资的比重,外资投资的决策方式和投资理念,也将对众多的中小投资者产生一定示范效应,有助于建立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的市场氛围,稳定市场。如台湾的QFII被认为是理性且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他们买入的股票常常被其他投资者追捧,导致很多大盘蓝筹股能迅速产生明星效应,使投资理念向价值型回归,建立中长线的投资理念。在东亚金融危机中,台湾的QFII制度经受了考验,QFII资金流出很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素质的投资机构,能够起到减少市场恐慌和稳定市场的作用。在引入海外机构投资国内证券市场的同时,境内投资者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学习到他们的投资管理思路、模式和操作方法。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我们的资产管理和运作水平,锻炼出一支关心和熟悉海外市场和机构的投资队伍,从而为我们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二、可能影响QFII制度效果的因素
QRII制度可以对申请到国内投资的外国机构进行管理,但却不能保证外国投资者是否投资。任何人进行投资都要对投资机会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进行评估。流动性太差、或者未来预期不确定性过高都可能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目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吸引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非流通股解决方案的不确定性
我国股票市场目前存在大量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这部分股份约占全部已发股份的2/3。在性质上,这部分股份制是暂时不上市流通。但其上市流通方案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的发展前景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目前的市场格局、股票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建立在大量股票不流通的前提下的。一旦解决非流通股的方案出台,可能导致市场的重大变化。在存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可能不愿意投资国内证券市场。尽快明确非流通股的解决方案,使投资者可以评估方案的影响,对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非常重要。
(二)高市盈率的问题
我国股市的高市盈率也是影响外国投资者没投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上证指数位于2200点之上时,市场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尽管有人讲我国股市的高市盈率有其独特性,因为大部分股票是不流通的。但是投资者投资的是这一小部分流通的股票,而高市盈率代表看相对于盈利水平而言较高的股票价格。解决我国的高市盈率不能仅仅靠增加股票的供给,而应该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
(三)缺乏规避风险的工具
我国的市场目前是单边市场,不允许做空。对投资者来说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规避,但对于系统风险却没有办法规避。一旦市场下跌,投资者将不可避免的蒙受损失。这对于一些风险厌恶型的机构,如保险基金等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健全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
(四)上市公司重圈钱、轻分红问题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着重圈钱、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现象。1999年,以各种方式进行分红的公司为375家,比例为40.5%,其中以派现方式分红的公司由289家,占分红公司数的77.1%,只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31.23%。与1999年全年配股集资的288亿元的额度相比,分红总额只有188.4亿元,平均每家只有2000万元。2000年因管理层准备把现金分红与上市公司再筹资资格挂钩,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明显较以往增加,共有698家公司派发现金红利,这一比例较1999年明显上升。然而,派现数额普遍不大,近200家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不足1元。这种现象大大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对那些注重长期投资的海外投资机构来说并不存在着多大的吸引力。如此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使QFII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建立相应的监管分工体系
对QFII的监管主要包括对QFII投资行为的监管和资金汇入汇出行为的监管,监管机构涉及中国证监会、外汇管理局、证券交易所和保管人。我国有必要建立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管理,各方面分工负责的监管体系。中国证监会负责统一领导监管工作外汇管理局主要监管QFII资金的汇入与汇出活动。证券交易所负责一线监管,主要监管QFII的交易行为所有QFII对某一股票的投资比例及单个QFII对某一股票的投资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于违反有关规定,应予以制止,在管辖权范围之内的对QFII做出处罚,如超越管辖权应上报中国证监会。资金保管人作为QFII投资行为的参与者之一,应加强自律,适时监控QFII的投资行为、持股比例及资金汇入汇出行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不合规行为应不予执行。
(二)进一步做好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工作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仍不健全可能降低了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因而今后有必要做好证券市场的基础工作。包括:(1)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制度,便于国外投资者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2)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漏工作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质量,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的真实的依据;(3)切实提高上市公司业绩及其真实性通过政策设计督促上市公司多分红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以增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4)继续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可增强对外资冲击的抵抗力(5)建立完备的结算与清算系统,提高清算效率,降低国外投资者的结算与清算风险;(6)快速推进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退出可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甚至可以在条件进一步成熟时,引进做空机制。
标签:股票论文; 投资论文; qfii论文; 上市公司监管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论文; 外汇论文; 资本市场论文; 中国证监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