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与管理_自然科学论文

陕西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与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陕西论文,自然科学论文,评价论文,基础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07)03-0044-03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成果评价是由学术和管理专家按照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对项目研究成果做出的定性、定量和综合判断的过程。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然科学基础项目研究成果,是对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的评价和仲裁,对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展项目评价工作的目的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以贯彻国家和我省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把握科学技术前沿,推动原始性创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既出高水平成果,又出优秀科研人才,为陕西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计划旨在充分发挥陕西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为目标进行重点研究和突破,注意支持具有原始性创新研究和学科、学术思想交叉融合的优势项目,注意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对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扶持,不断为陕西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理论和技术支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归属于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它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部分,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以陕西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为主要对象,或是认识和获取现象、科学发现和扩大科学技术知识,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用途、方法和技术途径。既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又考虑其直接和间接的应用;既要求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目的,又包含应用开发性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

开展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的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研究规划和方向,提高科学研究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对结题项目的公正评价,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②构建能够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③从整体上优化和引导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塑造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念;④改善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协调性;⑤反馈和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投资,以及对政府能力的信任。如果说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自我管理,那么,对结题项目的评价则是通过评价来提高项目计划对国家综合科技竞争力的贡献,即通过评价来促进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也使得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越来越具有综合性。

2 项目评价原则和实现方式

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的评价就更为复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这是由其所独有的特征决定的。首先,结题项目评价是对结题项目的评价,包括项目实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果和进展,如:任务完成情况、学术成就、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建设等。其次,自然科学结题项目评价既有创新性、前瞻性特点,又有受项目成果支撑的经过权威部门确认的技术成果,如:先进技术、发明专利、获奖等,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科技和经济效益。第三,结题项目的成果既包括有成果的质量,又包括有成果的数量、科学共同体和公众的认同程度,应用技术项目还包括成果的实验、测试、应用等。第四,结题项目评价结论并不等同于对成果评价的结论,并不违背公开发表、自由评议、学术争鸣的原则。第五,结题项目评价是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手段,配套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奖“优”罚“劣”,提高项目研究、管理效益的作用。

根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的实际,在坚持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适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极为重要。

结题项目评价的原则是“全面总结、专家推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评价的方法上,不妨将其分解为项目组“全面总结”,项目创新成果(或成果综述)“专家推荐”,项目评价“实事求是”,评价结论“客观公正”。

项目组“全面总结”的实现形式是通过总结,填写项目研究总结报告,提供有关数据统计资料;提供发表论文、著作首页(等够显示项目标注内容)及其论著封面和目录的复印件,经权威机构认证文件的复印件(包括发明专利授权证书或受理文件,获奖证书,鉴定证书,以及实验、检测、查新报告,等),技术论证报告,成果应用效益等证明材料,等。经项目完成单位签署意见后,报主管部门备评。

项目创新成果(或成果综述)“专家推荐”的实现形式是由项目负责人提供1篇已公开发表的能够集中反映项目研究成果的论文或论文综述,经同行专家署名推荐,作为项目评价和汇编出版的基础文件。待汇编项目评价结果为优和良的项目成果时,将同行专家的推荐评语和署名一并编辑出版。

项目评价“实事求是”的实现形式是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结题项目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用效益评价标准进行补充。根据计划项目的发展对评价标准进行修订,调整完善标准的引导作用,达到评价标准与时俱进的效果。

评价结论“客观公正”的实现形式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公开公正;规范评价专家的行为准则和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项目评价结果讨论决定,允许对项目评审结果的提出复议,反馈和公布评价结果;同行专家署名推荐的研究成果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

3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创新性评价、先进性评价和效益评价三个指标。

结题项目评价依据项目的不同类型,适用评价标准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创新性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基础性研究类结题项目的评价;先进性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研究类结题项目的评价;效益评价指标对创新性评价指标和先进性评价指标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补充,最后确定其评价结果。结题项目评价的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

“创新性评价”是对项目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论文、论著)进行的评价。评价依据是成果水平(同行专家推荐意见)、质量(发表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层次和被引用情况)和数量(分层次统计)。发表成果未经标注的不在评价之内。

“先进性评价”是对项目取得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成果,及其得到应用情况的评价。评价依据是得到同行专家(成果评审、技术鉴定,等)和权威机构(专利授权、获奖,等)认同,或技术成果应用情况及其效果。

“效益评价”是对创新性评价和先进行评价的补充评价。补充评价的依据包括已被权威机构确认,更新学术理论或列入技术标准;已在实际中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和经济社会效益;深入研究开发得到国家和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情况;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带动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成长,等等。

4 项目评价监督与管理

项目评价的监督与管理是项目评价工作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的实际体现,更是项目实施和管理目标的根本体现。评价监督与管理主要包括:①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结题手续,受邀参与结题项目评价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价工作规定。②定期公布结题项目评价结果。③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在创新性评价和先进性评价中均被评价为“优”的项目成果,直接进入其它技术开发、应用推广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并将其代表性成果或论文综述,编辑成《研究成果汇编》出版。④主管部门不受理在结题项目被评价为“中”档的项目主持人当年申报的项目申请;三年内不受理在结题项目被评价为“差”档的项目主持人申报的项目申请。⑤对在项目研究和结题中虚报成果、弄虚作假,或无故逾期两年不能结题的项目,将给通报批评。主管部门将不再受理该项目主持人申报的新的项目申请。⑥对结题项目评价优良率较低,以及项目结题率较低的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将酌情缩减其申请项目的立项数。

标签:;  ;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与管理_自然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