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支出的新趋向:教育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出论文,居民家庭论文,新趋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居民家庭支出的结构和范围发生了变化:教育投资已成为居民家庭的一个新趋向。
一、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的范围、类别
(一)居民家庭收入的范围与分类
国家统计部门用于反映居民收入的指标有多种。以城镇居民家庭为单位的常用收入指标有:城镇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生活费收入。
以农村居民家庭为单位的常用收入指标有: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
上述指标各有其内涵,反映了居民家庭收入的不同考察范围。不同的调查者和研究者常根据调查研究对象和内容各取所需并加以修正。
关于居民家庭收入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标准,但无论何种分类,无非是以下几种收入归因的排列组合: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社会福利保障性收入;特殊性收入。
(二)居民家庭支出的范围与类别
从居民家庭支出状况变化的实际情况看,居民家庭支出范围可表述为:凡一年内由家庭成员实施的使家庭收入范围内的资产与外界发生商品交换、物权转移的行为均属居民家庭的支出范围。它除了被列入国家统计指标的生活费支出外,还应包括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亲情、人情消费支出、各种税款、家庭生产经营费以及用于家庭财产周转、增值和保险的投资等。
居民家庭的支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消费性支出。它是指为满足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消耗性支出。二是投资性支出。它是指家庭为获取更大收益和保障而进行资产运作的成本支出。
二、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构成
(一)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及其分析
1.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及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生活费收入增长了425.4%。其中,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特殊性收入分别增长了392.4%、2332.4%和563.7%(未扣除价格因素)。从以上比例可见,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近三年来,虽然由于收入基数大,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速度放慢,但财产性收入依然超前增长(见表1)。
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居民家庭投资意识和资产运作的增强。财产性投入相对于劳动性收入和特殊性收入而言,最少依赖性,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能体现家庭经济自主性和开发家庭消费与投资潜力的收入渠道。
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特殊性收入的不同增长率,使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发生了变化。在居民家庭生活费收入中,劳动性收入的比例由1985年的85.9%下降到1996年的80.51%,财产性收入和特殊性收入的比例则分别由1985年的0.5%和13.6%上升到了1996年的2.31%和17.18%。近年来,劳动性收入占生活费收入的比例基本上在80.5%上下徘徊,财产性的比例仍在逐年递增,而特殊性收入的比例则逐年下降(见表2)。结论:在劳动性收入占绝大部分的前提下,家庭投资所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家庭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及其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在改革初期有过高速增长,但近十年来,其速度已落后于城镇居民家庭,尤其是财产性和特殊性收入的增长,落差更加明显(见表3)。
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构成中,劳动性收入保持在90%以上,未见有大的变化(见表4),但其内涵发生了变化,“劳动者报酬收入”与“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劳动性收入中的比重在80年代以后互相置换,家庭经营收入变为农村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见表5)。
表5在显示劳动性收入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发生转换并保持这一格局的同时,又出现了劳动者报酬收入比重逐年回升,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相应回落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家庭“劳动者报酬收入”的构成,可以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劳动者报酬收入”中“企业劳动报酬”及其比重迅速增长,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进入了第二、第三产业,从而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工资收入(见表6)。
在农村居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经营中,目前的主体仍是第一产业,但其地位在松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到改革开放初期,第二产业收入凸起,到今天,第三产业兴起(见表7)。这一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相吻合,而且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产业构成的收入增长速度看,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更高于第二产业,显示出农村居民在家庭经营的投入中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加速度实现产业转移的势头。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构成的变化,为由自给型消费转向商品型消费,以及丰富投资性支出的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居民家庭支出构成及其分析
1.城镇居民家庭支出构成及其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关于城镇居民家庭支出状况的统计指标主要是“消费性支出”,它是指城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的支出,包括商品性支出和非商品性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个人所得税、牌照税、房产税等),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该项指标分以下8项:(1)食品;(2)衣着;(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4)医疗保健;(5)交通通讯;(6)娱乐教育文化服务;(7)居住;(8)杂项商品与服务。
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构成近十年的变动情况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这四项所占比例趋于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居住四项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见表8),其中食品类和杂用商品及服务类支出降幅最大,居住类和交通通讯类支出增幅最大。
2.农村居民家庭支出构成及其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统计指标,按消费类别也分为8项:(1)食品;(2)衣着;(3)居住;(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医疗保健;(6)交通通讯;(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8)其他商品与服务。从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构成近十年来的变化情况看,其走势与城镇居民家庭是一致的,即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支出呈下降态势,用于满足发展性需要的支出呈上升态势(见表9)。
比较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的变化,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城镇居民家庭的居住类支出比重上升。这表明城镇居民的住房正由福利性向商品性过渡。但与农村相比,其在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仍然较低,预计它还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而在农村,居民家庭的居住类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曾由1978年的11.30%猛增至1985年的18.24%,进入90年代后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近几年下降速度减缓,基本维持在14%左右,仅次于食品支出的比重。这说明农村居民家庭对改善住房条件有比较强的需求,房屋的更新换代仍是其收入增加后的首选消费投向。二是农村居民家庭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升幅更大,11年间增加了4.5个百分点,已经接近城镇居民家庭。相比之下,城镇居民家庭的该项比例同期只增加了1.4个百分点,差距显然。
三、居民家庭收入支出的变化
(一)国民收入分配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随着多元化经济主体格局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新格局。其特征:一是国家干预工资分配的公有部门与国家工资管理所达不到的如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三资”企业合作制单位等众多新生的经济实体并存。二是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由以上两个变化引起的另一个趋势性变化特征是:原来以实物或福利形式进行的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多地转为货币形式。居民家庭的货币收入增加。
与这一收入分配格局相对应,原来由国家单一负担的一些财政(包括拨款、投资等)体制,开始要求建立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家庭)等多渠道负担体制(如医疗、劳动保险、住房、交通和教育等)。
(二)家庭消费新模式
改革开放以前,在“高就业,低收入”政策支配下,加上社会生产和流通的计划性,居民家庭的收入有限,支出也基本上是定量分配下的无选择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二是消费层次提高;三是消费方式转变。
此外,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更远的期望。表现之一就是居民的高储蓄率。改革后居民储蓄占收入的比例由1978年的1%左右猛增至1994年的30%左右,同时,社会经济活动领域的拓展,为家庭经营和投资创造了空间。居民家庭除了生活消费的支出范围扩大外,谋求财产性收入的家庭投资增长强劲。
(三)当前居民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变化的特征
1.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差距扩大。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之间实施按劳分配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劳动者个人的专长和能力不同,因此在出现多种收入分配渠道后,职工工资性收入中的制度外增长超过制度内增长,职工货币收入中的工资外增长超过工资增长,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隐性化。从制度性工资上看,平均主义仍很突出,但居民家庭各自的实际收入状况却有不同的变化,不仅是城乡、地区、不同所有制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即使在同一范围内,个人的收入差距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2.居民家庭支出流向子女,教育投资意识增强。这几年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高学历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得到确认,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增加的正比关系已经体现,对教育的投入能产出更高效益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共识。
四、家庭教育支出及其构成分析
(一)家庭教育支出的范围
本文所述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界定家庭教育支出的范围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支出与子女的养育支出;二是教育支出与家庭投入子女智力开发和发展特长的开支;三是子女教育支出与成人接受再教育支付的费用;四是子女求学费用与家庭为教育的集资捐资。家庭教育支出的具体范围大致有以下几项:(1)学杂费(包括借读费、课后辅导费及学校收取的其他费用);(2)子女求学的文具本册纸张费;(3)子女求学的书报费;(4)校服费;(5)在外求学子女的食宿费;(6)在外求学子女的交通费;(7)在外求学子女在校期间的其他必要费用;(8)为教育集资捐资。
(二)家庭教育支出的构成分析
从家庭教育支出占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看,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大大超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见表10)。而其中主要的支出增长出自学杂费(见表11)。如表11显示,在1987~1991年的五年间,学杂费在家庭教育支出的比重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而书报杂志的比重则下降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在书报杂志上的开支进一步下降有其合理性。这方面开支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居民家庭教育文化消费层次水平的下降,只是这一内容的消费由商品性更多地转变为服务性。
家庭教育构成未包括家庭在外求学子女的食宿费、交通费等,因此它近似于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构成。至于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在外求学子女的学习、生活支出便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见表12)。
将该统计指标按《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指标分类,即将交给学校部分的“学费”和“其他”项归为“学杂费”,将学习、生活等支出的“教材书报杂志”和“文具学习用品”列出,不计其余支出,三项指标合计为“教育支出”,计算结果与表11的数据基本拟合(见表13)。
《中国统计年鉴》未能提供更多的关于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构成。但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构成与城镇大学生教育支出构成数据资料的可比性,可以从农村大学生的教育支出构成推断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构成(见表14)。
五、家庭教育投入收益的分类与居民的期望
(一)家庭教育投入收益的分类
关于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收益,学术界从各自的角度展开分析,列举了许多种:教育与社会管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教育与国民素质提高,教育与人口增长限制,教育与生产力水平,教育与个人收入……等等。对家庭或个人而言,教育投入的收益可分为两类:一是产生满足现时期的家庭精神生活或个人心理需求的效用,这类收益属于“消费”范畴;二是被期望在未来某个时期对家庭或个人产生精神或物质的效用,这类收益属于“投资”范畴。教育收益的这两个范畴其实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可以说家庭的教育支出,既是消费,又是投资。
(二)居民对家庭教育投入的期望
现在居民对教育的投入不仅仅看作是一种消费行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获取以下几方面的收益:
一是获得选择机会增量。这种选择机会增量包括进一步获得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即完成一定水平的正规教育后可以选择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包括完成学业后选择职业的机会。还包括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机会。二是增加安全保障。首先是受教育者的就业保障。其次是受教育者的工作安全性。三是提高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容易寻找到职业生活和业余生活的乐趣,更注重生活质量。四是产生世代效应。所谓教育的世代效应指的是由父母受教育的增量所引起的子女受教育的增量。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那么他完成一定水平教育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世代效应通过组织家庭、优生优育进一步向后代传递,实现继承家业、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