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后期的生产使用情况,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也随着提高,但目前国内的电气施工管理方面还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建筑业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电气工程是一项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工程,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不仅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且由于电气工程自身的特点,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人身安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电气工程的整体绩效优化对于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的高效运作,也大有裨益。因此,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下文将浅析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规范,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虽然施工单位对于电气施工有着明确的施工规范和管理条例,但由于我国缺少关于电气施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条款,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敷衍了事。不少施工方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甚至不惜偷工减料,采用价格低廉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以次充好,而施工材料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这种偷工减料的行为直接会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达标。而且由于电气工程属于隐蔽型施工项目,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对电气工程这一项的检验也很难发现问题所在,给后期的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中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步开始住房市场化改革,大量旧有的苏式集中民居、城中村、单位房等面临着电气化的拆迁升级换代,新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大量新房,电气施工承接市场也迎来了国家基建和市场化住宅两大蓬勃发展期。这一突如其来的转换,让市场从业人员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商誉和法律的漠视,让整个行业泥沙俱下,大量投机人员进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产生。
(2)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电气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堪忧。
电气工程是个复杂精细的工程,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责任心。然而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员成本,更常见的做法是招募普通无相关证书的施工人员去一线施工。并且大部分施工企业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就造成了员工结构复杂,专业知识匮乏,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同时,安检员也往往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漠,安检环节流于形式。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前文已论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急剧发展带来的监管问题,而人才脱节问题也成为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隐忧,电气施工不仅仅对行业人才需求大,标准高,同时由于工期效率原因,快马上项目,导致无法充分进行筛选人员就业,市场参与者常常为了完成任务而铤而走险。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有赖于行业教育资源的扶持,只有前端保证了人才输出 ,才能合理遴选,同时建立大专院校中——技工职业技术学校加专业理工学院的双层培养体系,科学与技术双向发展。
(3)电气施工缺乏技术创新,施工设备落后。
虽然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与经济能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应用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科技也在不断更新。但由于施工单位往往只追逐短期利益和降低施工成本,而更新技术和施工设备必要在短期内投入资金,因此施工单位宁愿故步自封也不愿意花时间和资金去更新设备和技术。长此以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很难在电气施工领域的到普及和应用,而新技术和新设备是电气施工安全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电气施工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市场的利润由于恶意竞争而压缩,导致企业主没有动力更新涉及设备,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电气化改革进程。德国总理默克尔提出工业4.0发展计划中,最重要的论述部分就是人才培养和设备革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要从使用设备、更新设备、自主研发设备,到最终制定设备标准这条路径坚定的走下去,目前中国还处于更新设备阶段的初期,市场规模化没有带来产业升级,这样的机遇错失,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电气行业在从极夏落入寒冬的时刻,应对不及。当然,如果强制设备更新标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核心问题在于工程施工参与方,对于市场利益的合理获得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充分竞争的健康市场环境是否能一直改善并持续。没有市场的滋养,设备进步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也没有动力提升竞争力。所以市场和标准需要双管齐下,同时借用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成功案例,对于新设备新技术予以扶持和补贴,才能有效弭除企业主对于新技术的风险担忧。
二、建筑电气工程安全施工的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电气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
要保障电气施工的安全,首先就要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整个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不安全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针对建筑材料偷工减料问题,施工单位应增加监理人员,对建筑材料从采购、运输、保存、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从而确保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有赖于严格的执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应该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积极鼓励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提前发现安全隐患的员工予以奖励。
另外,在国家层面,也应该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电气工程施工做到有法可依。给电气工程安全施工予以法律方面的保障和监督,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要追查事故源头,严格执法。
(2)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面对建筑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的人才是施工单位保持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制定人才政策,积极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大家各司其职,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时,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纳入培训范围内,不断更新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聘请专家进行课堂讲学和操作演练,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还应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考核员工的安全知识,积极鼓励施工人员自主学习安全规范。并为各个施工小组配备具有资格证书的安全员,安全员应严格巡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提前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作出紧急预案,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以进行有效的防范。对于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进行记录扣分,从多方面严格把控施工现场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配置。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新工艺、新家属、新材料正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施工单位也应该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其应用在电气工程施工领域,实现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事故概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壮大。
施工单位还应积极鼓励员工的技术创新,划拨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将技术创新与绩效挂钩,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氛围当中。
(4)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完工阶段,现场工程师应按照行业标准制定竣工验收计划,将强、弱电气设备的安装作为检查验收的重点,严抓调试工作,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检验,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施工不仅仅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而且跟居民的正常生活乃至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施工单位应将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目前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进行严格管控,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从各个方面有效提高电气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业的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论文作者:万鹏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偷工减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