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本科论文,国外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一、何谓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The G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制订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中有明确的界定。英国到20世纪初也出现了研究主导型大学和教学主导型大学的分流,世界其他各国虽然并没有明确划分出研究型大学,但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却被教育界所接受,我国也开始了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学校数量少、办学水平高,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多且水平高,在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发挥的作用大,应该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指标之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数量虽然还不足总数的4%,但它们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型大学对城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美国,一些大学支配了其成长的小城市,如康乃尔大学和北卡罗纳大学;还有的担负起其所在城市的形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那么,什么是研究型大学?我们试从师资力量、学习者的构成、环境、定位等方面来分析。
1.研究型大学著名学者聚集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任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研究型大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在其下属的部门都有著名的学者。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招聘来的。英国牛津大学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牛津大学就成长了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牛津大学有39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400到500名教师。且师生关系相当融洽,他们之间可自由地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圈。可见,在研究型大学,拥有著名学者是一个基本条件。
2.教学综合化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重新组合与产生,都对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综合化,就是使理工文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的比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适应性。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制定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开设一些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才能培养知识广博、基础扎实、具有获取新知识和更大适应性的人才。如:MIT不仅注重文理渗透教学方式,还做到了理工综合化教学。它除了开设理工专业外还增设了医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关系、语言及心理学等方面科学课程,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事实上,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教学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研究型大学有它特有的国际定位(注:翁伟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和改革课题[J].江苏高教,2000,(3):115.)
研究型大学面向国际,它需要且尤其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和科技精英。它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向他们传授各种价值观。同时,体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开设国际课程;为海外学者提供专门的培训计划;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召开国际研讨会、开展合作教育和合作研究与开发等。牛津大学的理念之一,是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第四,研究条件优良,人文环境凸显。这些包括丰富的藏书,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能力、大学出版中心及很好的人文环境。仅就大学图书馆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是一流的。它们既利用传统方式贮存丰富的藏书,又利用高科技手段贮存大量信息,且服务设备便利,开馆时间有保障。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根据图书馆的馆藏,并参考图书馆的经费,列出了1988年的全国50个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其中有49个在研究型大学内。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收藏丰富,图书数愈千万册,是我国重点大学藏书册数的数倍。这样的图书馆系统对教师的学术进步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养成,对保证学校的教学重点和学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传统,积淀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衣阿华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虽然没有宏伟的大门,甚至没有院墙,有时连街区和校区的界线也很模糊,但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肃然起敬。研究型大学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学术上享有一定声望的学者和教授,将其才华和能力注入学校,共同营造并促进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环境。这样的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是研究和教学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师开展研究,不仅可以不断地把研究中的问题和发现充实到教学中去;学生从事研究,使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在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育中,师生的创新、发现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培养。教学与研究的结合营造了研究型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全球的一流声望。
二、研究型大学与其本科教育
近来在美国,由校长、企业家、学者等组成了重构教育委员会,提出本科教育是基础,有好的本科教育才能有优秀的从事科研和教育的人才;研究工作应从本科教育中获得收益;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要与该校的研究紧密结合,学生从一年级就要介入教授的研究工作等新观点,同时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本科教学的措施。可见,美国正在加强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那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与大学本身是什么关系呢?
一方面,本科教育是基础,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一,本科教育质量是形成“名校”品牌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打好了基础,掌握了学习和研究方法,就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本科教育没有办好,学校的科研、教师队伍、研究生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其二,本科教育关系着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经济生活”。哈佛大学历任大学校长,都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数次大规模的本科课程改革都是在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完成的。因为本科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普遍的社会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关系到高校主要教学经费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本科学生是大学经济生命的‘血液’”(注:翁伟斌.重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十种对策:来自波伊尔本科教育委员会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99,(6).54.)。其三,本科生给校园带来生机盎然。因为本科生使大学充满了朝气,校园内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包括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生动活泼的学生报纸,吸引人的足球比赛和表演,以及其它许多活动,都给校园生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没有本科的大学会缺乏生气。难怪路易斯·奥金克劳斯谈到本科学院给校友们留下的印象时说:“人们对17岁至21岁之间生活的印象最深刻。这段时间虽然非常短暂,然而却往往令人终身难忘。”(注:转自〔美〕德里克.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28.)
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办本科教育,为大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机会。首先,这种大学向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智力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与有才能的人一起工作。在大学里他们会发现在那些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从事研究、发现新知识的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是很有价值的。因为研究型大学里有许多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即便有些人不是很有天赋的教师,教学不十分内行,但他们有一种权威,有很深的理解力,有敏锐的观察力。由于他们专事学术和科研,不断尝试创立新的学说,他们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而且,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在与聪明、富有想象力和渴望知识的本科生接触中,可以催生新的激励和创造力,本科生也可以从他们的研究和教学经历中受益。其次,研究型大学使本科生有机会认识各种背景和才能的人,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一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背景和能力的差异,丰富了探索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交流观念的多种模式。那就是为什么研究型大学非常强调招收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背景和不同收入的学生。学生成份的多样化和学生之间的更多交往,是整个本科教育的基本成份。研究型大学许多激励类型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智力环境。这种“智力生态系统”式的环境和精神氛围足以使本科生接受良好的熏陶。因此,大学确立研究的职能,比学校中的实验室环境,更加有利于本科生的培养。
三、国外研究型大学办好本科教育的借鉴
尽管国外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数的比例相当,但本科生教育在教学、分享资源和管理等方面受到了相应的重视。我们可获得如下启示:
1.开展和组织好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把教学重点从过去的传授知识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了。学校的研究工作向本科生公开,并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国外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参与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有能力的高年级本科生像一年级的研究生一样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改革计划名为“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DIO)。它鼓励大学本科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参加研究项目,而不是把知识停留在书本上。(注:陈如为.全球瞩目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国七所大学校长赴美考察取经[N].长沙晚报(海外教育版),2001-02-21(C2).)在组织好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面,大学有两个任务:一是要为学生从家庭、中学走向研究型大学架起桥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更加开放和独立的大学生活;二是要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的组织上,大多采用小型研讨班的形式进行。因为师生平等的研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也培养了相互合作研讨问题的群体意识。总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怎样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
2.需要让本科生分享到智力和资源
研究型大学在智力和资源方面拥有不可匹敌的优势,在如何利用资源上,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上是失败的”(注:翁伟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和改革课题[J].江苏高教,2000,(3):115.)。在这些学校接受完教育直至毕业,成千上万的学生没有见到过世界著名教授或是接触到先进的研究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由于研究型大学一般存在重视研究的观念,而对教学的责任感淡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太少,一般没有课外的学习指导。研究大学要有组织、有系统地强化大学本科的教学职能。大学的教学职能是使所有学生融入到大学的使命中去。在鼓励探究的文化中,要让本科生参与到研究过程之中,使本科生从研究型大学特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中受益,使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分享探究的冒险与乐趣。这里需要转变教育的职能,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方面,教师要保证所担任的课程任务的完成。如在研究型大学中,每个教授的教学任务繁重。他们每学年要上3到4门不同名称和不同内容的课。任课教授还必须有规定的学生答疑时间,一般是一门课每周1至2小时,学生亦可在此段时间内到教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全日制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和为学生服务,为所在系、院乃至学校所在社区的公共利益服务。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美国教育家里欧·巴士卡里雅曾经说过:“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成功,因为我们从不帮助老师们撕下教师的面具,平平易易地做人,从来不使他们认识到老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注:[美]里欧.巴士卡里雅著.爱和生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5.)只有做到了平平易易做人,才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平等,也才能让本科生分享到教育的智力和资源。
3.增强大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根据哈佛的办学经验,“大学里学院(主要指本科学院。作者注)的主要优点之一是从事研究的教授都有责任向不从事专业研究的但有天赋的本科学生讲解他们的专业课题。专业教师有必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被那些对这些专业知识感兴趣但还没有受过专业技术训练的本科学生所接受。”(注:转自〔美〕德里克.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26-27.)尽管各大学的办学理念、目标、专业重点不尽相同,但今后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主动思考,能灵活而综合地进行判断的能力,则是每位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因此,研究型大学鼓励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为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普通教育课程。
4.从组织结构上保障本科生与研究生共享教育资源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从组织结构上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联系在一起,为两种层次的教育营造了结合的环境。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认为:“双层或多层结构系统则能够在研究生院之类的机构中保护研究工作,使研究生院承担培养最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职责,并使它与本科生学院的需求区别开来,但同时仍将本科生学院容纳在整个机构之中。”(注: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57.)这种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在并行结构中的有效结合,即有利于加强本科的普遍教育,又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高级训练和研究。本科普通教育的加强,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源;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又为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提供了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四、创建走向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条件
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是学校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需要利用其研究生资源和研究计划来加强本科教育的质量。我国许多大学正在做好迈向研究型大学的准备。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发展本科教育的经验,无疑,我们需要重视创建本科教育教学的良好条件。
1.树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观念和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也是从思想上创造重视本科教育的“软性”条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同样,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在人才方面的体现,也应是多层次的。但作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本科人才的质量,应具有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多规格”和“多层次”,不应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同时,要确立两个理念:“一是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与创造工作岗位的素质,使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求职者,而且是新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二是满足终生学习与培训方面的社会需要,为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有各种选择的自由,包括入学、退学的灵活性。”(注:卢晓中.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03.)
2.将改革落实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落实到提高教育质量上,很难说这项改革是成功的。研究型大学中的每个人都应当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和学习者。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助。我们的大学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讲授,在面对大量的学生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使学生缺乏思考,无需开展想象,但随着学习个体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方式必然被其他更具独特性的方式所代替,如研讨式、问答式等。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思维,首先就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观察。因此,大学必须废弃那些将学生变成消极接受的容器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探究发现为基本的学习;废止大班讲授的形式而实行小班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总之,教学质量与教育主体所做的努力成正比。大学生必须和他们的同伴、教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加强对教育和学习的研究,变“学习是一种受罪”为“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一种享受”。因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要指导本科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就必须与大学生一道掌握基本的教学原理和教学技能。而且,在考察改革成效时,大学需要长期努力调查研究教和学的过程,并且评估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效果。校长和其他学术领导人应该协助组织这种研究,并且指导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有关教学法、新技术的使用、考试形式、班级规模等方面进行研究。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之成为一个增效系统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环境,是不同领域的教师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生富有生气的研究活动、本科生在探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造就的。这种环境以本科生互享成果,发展各自的研究能力为前提。营造良好的环境,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像科研那样,多给本科教学以刺激和奖励,去进一步承认和提高教学工作的地位。第二,鼓励学生对课程进行认真、系统的评估。这种评估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和教材的缺陷。第三,给教师提供特殊政策和待遇,鼓励他们把课教得更好,激励他们试验新的教学方法。第四,帮助年轻教师和研究生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力量。他们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需要了解和把握本学科领域的真谛和发展的前沿,需要深谙和运用教育教学规律,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是一个众多研究者聚集的机构,观察、探索和发现的目标紧紧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有效的运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教师不断接受教育培训的计划,因而,大学是一个增效系统。校园中的每个教师和学生应当得到探索和创新的教育。
4.充分利用社团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由与责任是大学给予学生的双重任务。大学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但同时让他们负起更大的责任,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会生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研究型大学中的社团是培养学习者自由和责任的最好养料。社团意识是研究型大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本科教育的基本要素,因为研究生可以因共同的研究兴趣而走到一起,从而带动本科生加入社团。研究型大学的课外活动计划,不仅要成为本科生的有益的服务计划,而且应成为教育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因为课外活动,不仅是学生娱乐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相互合作、学习为同伴谋福利的理想的组织和形式。耶鲁大学希望学生不只在课内勤于思考,课外也应参加各种活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本科生的教育上。耶鲁把本科教育分为12寄宿学院,每个学院都有400名左右的学生,他们全住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社区,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多方受益。
5.加强教学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
首先是学科支撑体系须保持文理协调、平衡发展,消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正如牛津大学校长Lucas先生所说,一流大学应该是在科技方面有很突出的成就,但不能忽略其他人文方面的学科。他解释,在发展科学的同时,不能只强调应用科学的发展,还要强调人文学科的平衡发展。否则,大学的发展就会被扭曲。(注:参见原春琳.世界一流大学要保持文理平衡—访牛津大学校长[N].中国青年报,2001-04-30.)在国外研究型大学中,理工结合、文理交叉是现代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的要求。目前影响学科交叉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直接制约新系科、新中心、新项目的建立。学科的界限和激励政策目前不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科研积极性的调动。因此,学校应在学科交叉和综合化方面建立相应措施,积极鼓励和认真开展跨学科的本科教学。“文科和自然科学院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大学的心脏,是真正的学者呆的地方。”(注:转自〔美〕德里克.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26-27.)MIT作为世界顶尖级的大学,强调理工科中的“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内涵”和工程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之源”;强调文、理、工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些也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的正确。研究型大学鼓励教师和学生探索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智力发展,负有创新知识的使命。让本科学生自由地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漫游,可以使学生自己选择受教育的方式,选择机会增多,学习动力增大。
其次是条件保障体系。(1)教学体制保障。教学管理体制是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的保障。研究型大学需要在教学体制上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制度。如:聘用、晋升和奖励教师必须以本科生教学业绩为基本依据,其次才是科研成就;奖励制度应该兼顾教学和研究两个方面,应利用它来提高本科生教学的成效,增强优秀本科教师的荣誉感,以便把优秀的教师吸引到教学岗位上来;鼓励积极参加交叉学科的教学工作和为指导本科生学习作出贡献的教师。又如:研究型大学需要制定政策鼓励广泛筹集办学经费。在加州理工学院,一年的预算经费就有3亿美元,而学生总数还不足2000人。MIT为了启动CDIO项目,从企业和社会筹集了1600万美元。充足的资金又为学校聘请世界级的专家和创建优良的教学条件提供了保障。(注:陈如为.全球瞩目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国七所大学校长赴美考察取经[N].长沙晚报(海外教育版),2001-02-21(C2).)(2)教学技术保障。研究型大学在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本科教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我国许多大学都进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或有了自己的,并在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领域,创造新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学习和深入的探索。因为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一种能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工具,使学生能辨别、分析和创新,而不是通过先进技术简单地累积知识。
6.确立国际化意识,面向全球办好大学
从国际定位来看,研究型大学必须面向全球,重视国际化趋势。美国高等教育就十分重视国际化,在衡量国际化的水平时使用一些国际性的指标。如用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来评价办学的水平;把发展远程教学、建立跨国大学作为发展战略;把加强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把世界历史、地理、国际金融和贸易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大学作为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和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和渠道等等。目前国际化的重点是课程设置上的国际意识。耶鲁大学已经做好准备,目前校内用52种语言开课,共开设600多门有关国际问题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从国际贸易到现代中国史到人口增长引起的全球问题等。走向全球的学科体系不仅要包括传统学科,还将拓展新的学科。总之,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是我国大学在发展中应予重视的一大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