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发展模式的文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外论文,模式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4;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00)02-0024-05
每个国家的发展,既是人类历史进化的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其发展进程。文化传统是人们无法切断而不停地从过去向现在和未来涌动的“流”,人们只能生活在这个流程之中,而不能超脱其外。对于争取现代化的一切民族而言,吸收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外来文化,是文化传统更新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国外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分析,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是极为重要的。
一、发展模式概述
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从一种较低级状态向较高级状态转化时所遵循的方式,即它所遵循的原则、途径、程序及终结结果。根据不同的标准,可概括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社会形态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以历史演进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早发内生与后发外生两种模式。前一模式是指现代化起步早而且主要靠其内部社会经济要素发育而成的发展模式;而后一模式是指现代化起步较迟,主要在外来文明因素刺激下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模式。
以自然基础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内向型发展和外向型发展两种类型。前者重心内倾,主要依靠本国的自然资源,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后者则主要依靠国外的自然资源,产品销售以国外市场为主。
以发展动力为标准,可将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界定为三种模式:原发式、后发式、新发式。“原发式”指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的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动力来自内部,发展过程中没有样板可资借鉴,表现出缓慢、渐进、稳步、和谐的特征;“后发式”指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动力根源在于社会外部环境的逼迫和挑战,发展过程表现出快速、突进的特征;“新发式”指目前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其向现代化过渡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但至今仍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有效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社会形态和发展动力两种标准相结合,对资本主义的原发式、后发式、新发式三种模式和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进行分析。
二、原发式发展模式的文化分析
英国是最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先行者。整个社会及其各领域的发展,全都凭社会自然演进,人们并不预知历史发展的未来结局。作为原发式国家由于其发展动力来自社会的内部,因此,在分析其发展模式的文化特点之前,有必要了解其文化渊源。
一是某种非家族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基础的结合原则。在封建社会里,家族或准家族的结合往往是最基本的联合原则。而西欧封建社会的许多重要结合往往带有非家族的性质。比如城市公社就是不同出身、不同背景和行业的人基于权利与义务的契约性的联合,这种“人为”的联合完全出于确定的经济目标,不受各种非经济因素的牵制,所以很适宜于引入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权利与义务观念的滋长,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是政权与教权分离,把世俗统治者非神化。基督教从一诞生就有“我的主不在地上”的主张。在长期的政教斗争中,教会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限制王权的理论并付诸实施,这大体上决定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发展。在王权依赖工商业,并且是在国王与工商业者受到某种契约性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王权沿着世俗化的、符合现实需要的、推进工商业发展的方向演变,这有利于在封建社会内部形成一个容纳使获利合理化的体制。
三是理性的思维传统。首先,把宇宙看成一个上帝按某种统一的法则创造出来的至善至美的统一体,其中的万物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各得其所,个性鲜明且又互相联系、互相呼应。其次,非常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对人有很高的评价。西欧中世纪把人看成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万物中的一个类,受支配万物的统一法则的支配,把人放在宇宙中考察。再次,揭示万物间、特别是人(个人、团体、人类)与社会、自然界的对立,热衷于探讨这种对立及其关系,表现出对人的命运及其能力的高度关注。正如弗里曼特勒所说,“关于人的自由与命运,自由意志与上帝预知之间的关系是每个生活在信仰时代的人都想极力弄清楚的另一个问题。”〔1〕
上述三方面的思想传统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首先,发展起一整套辩证思维和逻辑分析的体系。这一体系是与“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按某种法则创造出来的”思想相适应的。其次,渐渐形成人类理性有能力认识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的信念。世界与人皆是上帝创造的,是按统一的法则创造出来的;上帝让人赋有理性,因他希望人能认识、领悟上帝所创造的世界的完美及上帝的伟大。从中世纪的这一基本思想中,自然会导出人能够认识世界的结论。
如果西方思想没有经过数个世纪的理智训练的准备,以使用宇宙的理性和人类智力的力量来探索自然的秩序,那么现代科学本身几乎不可能产生。正如怀特海所认为的,对辩证思维和哲学思辨精神的爱好,“不仅提高了才智的敏捷性和思想的准确性,而且尤其发展了那种西方文化与近代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此而兴起的批判精神与方法上的怀疑。”〔2〕
在近代科学的推动下,作为原发式现代化国家的英国,把全世界从农业社会带进了工业时代。其最主要的文化特点是求实与理性的民族精神。这使得实用精神积淀在英吉利民族的潜意识里,成为其传统的理论思维方式。其一,从学术传统看,举凡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者,从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到马歇尔、凯恩斯……绝大多数是英国人。就是在哲学领域,英国实用和求实的思维方式也同样造就了毫不逊色于一般思辨哲学的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到摒弃庞大思辨体系的现代分析哲学的另一种伟大传统。其二,18世纪英国的经济起飞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发明及其实际和广泛的应用而获得实现的,英国的科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实用倾向。在英国,科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非常紧密,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是在大陆成就的,却在英国产生了实际效果。例如,首先发明氯气水漂白的是法国的贝尔多勒,第一个分离出煤气的是瑞典化学家席尔,发明用盐和硫酸制造苏打的是法国的勒布朗克。然而,这些重大的发明在英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使英国的早期化学工业远远超过了这些发明人的国家。
美国比起英法来实现工业化的速度略慢,其现代化发展始于1820年,完成于1920年。美国现代化是内外因素混合促发型的,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国,不像英、法具有浓郁悠久的内在传统文化,而更具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特征和异质性取向,在其现代化初期具有明显的欧化性质。比较而言,在其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它的社会革命内容格外丰富、地位突出,“美国19世纪上半期的社会改革运动以宗教改革为灵魂,以戒酒运动、救济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改革为动力,并以女权运动、废奴运动为基础,进行了一场复兴人的信仰、完善人的道德、平等人的地位、改善人的权力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美国现代化的全方位拓展,为人的现代化的充分实现提供了社会动力与历史经验。”〔3 〕所以在现代化的文明史中,美国给人的形象是一个年轻的没有传统文化包袱的拓荒者。正是由于美国精神中勇于创新、追求效率、自由和朝气蓬勃的特征,本世纪初便取代了英国而登上了经济大国的头号座位。经过二次大战,发了战争财的美国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科技大大领先于各国,进而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20世纪也便被有些人称之为“美国时代”。
三、后发式发展模式的文化分析
后发式发展模式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它们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以原发式国家为榜样,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未来结局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吸收和借鉴了原发式国家的经验教训。现以日本为例对其进行文化分析。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领土面积仅及美国的1/25 或中国的1/26。然而短短数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其中文化因素对日本的经济腾飞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以实际主义和现实功利主义作为标准,学习、吸收外来文化。因此,日本文化极富世界性、多元性。几乎世界上先进的、有用的文化,均能在日本文化的各个层面上有所表现。
日本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中国传统文化从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价值判断、心理素质诸方面,全面影响、熏陶着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因此,日本学者大多承认是中国古代文明哺育了日本古代文化。日本正是以这种灵活吸收的方式,使历史的发展出现了“蛙跳式”的飞跃变化,越过青铜时代,直接由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与中国封建政权非常相似的,完备的、成熟的封建国家。以伦理为核心、富有人文精神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谦恭礼让的处世态度,重义轻利的价值判断,求同的思维方式与知足的文化心理,也成为19世纪中叶以前日本文化的中心内容,熏陶哺育着日本国民。
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东进,日本出现了第二次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他们派出了庞大的使节团巡访欧洲各国进行“西天取经”,带回了大量有关近代西方国家的信息,最终选择了“脱亚入欧”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随之由上而下地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其中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国家政体、典章制度与“自由”、“平等”、“人性”、“人权”等哲学观念和思想意识,“全方位地学习和仿效西洋文明,并把西洋文明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精神。”〔4 〕“当时日本似乎成了先进国家的一块文化殖民地。然而,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却认为在每一个领域中采用最好的模式将会使日本尽可能地集各国之大成。”〔5〕明治维新这场运动, 其实质是西方文化的引入而触发的将日本带入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场革命。因此,西方文化是日本近代化和资本主义产生的启动因素。日本在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化融合为一种新文化,从而在长期历史演进中锤炼出富有特色的日本民族精神,即集团结构、群体意识、竞争风格、拼搏进取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在外力的强迫下,日本人开始了文化史上第三次学习外国文化——美国文化的高潮。在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美国文化的同时,日本认识到“军事第一”决不能使日本通向幸福,从而确立了“经济第一”、“勤勉劳作”的新的经济文化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经济第一”、“勤勉劳作”本质上是东方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结合,此二者以及独特的竞争观、质量观、投机观为日本战后经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日本广泛吸收融合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先进成果,因而它才能在短短的50年时间里,迅速医治好战争创伤,创造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强国。
四、新发式发展模式的文化分析
新发式指目前正在向现代化目标前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模式,新发式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既有原发式国家已经实现现代化的样子,又有后发式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所以它们向现代化过渡的措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模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模式正处于探索和试验中,尚未定型化,此处仅选取其中的一种模式——东亚模式进行文化分析。
东亚模式有两种界定,一是指整个东亚地区的现代化,另一种是指除日本以外尤其是指东亚诸“小龙”的现代化,此处采用后一种。一些国内外学者明确将东亚诸“小龙”的发展归因于儒家文化遗产。儒家文化中确实存在着某些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它毕竟诞生于农业文明,其价值体系内自然有不少阻碍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只有当东亚社会在外力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得以产生和发展,现代化得以启动之后,儒家文化中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方会通过对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产生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有的学者将此称为“亚洲价值观”。
其一,儒家文化强调的等级制度,有利于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亚洲“四小龙”正是利用了儒教中的等级秩序,以政府为主导力量,推动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其二,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善于模仿创造。儒家文化圈下的劳动者有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购买、引进、模仿等方式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能够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从而使后进国家有可能实施赶超战略,加速经济发展的进程,迎头赶上先进国家。其三,重视家族集团主义,强调人际关系团结和睦,提倡个人对集体的忠诚、奉献和敬业精神等,有利于大企业集团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其四,重视教育、知识和人才,使东亚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重视人力资本是东亚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体现了儒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五,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儒家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普遍面临资本匮乏的问题,而国内的高储蓄则是依靠自身的力量,牺牲当前的消费,增加积累,用于生产建设,以求取得经济的更大发展。
总之,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密切相关的。东亚的经历为世界提供了一种经验,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东亚模式”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不是以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为文化基因的原始资本主义现代化,东亚地区的现代化正在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典型模式,并为传统发展理论注入新的内容。
金融危机后,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西方学者和传媒群起而贬之,不但对东亚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而且认为支撑东亚经济发展的“亚洲价值观”已为危机的风暴席卷而去。由是,围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展开了这样一场争论:“东亚模式”和“亚洲价值观”是否出现危机?“亚洲价值观”能否支撑东亚经济继续成长?
“东亚模式”及其带来的东亚经济增长奇迹,包括模式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普适性”问题,并非无可争议,但并不能因一场“风波”而全盘否定,更不能据此而断然推翻“亚洲价值观”。这场危机暴露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干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银行职能财政化、金融体制缺乏效率无不与政府过度干预有关。但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任何国家都需要根据本国国情选择“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承认,亚洲价值观在“东亚奇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场危机不能证明“东亚模式”的过时和终结。这场危机给了“东亚模式”一次新的调整和完善的机会,有助于东亚地区进一步反思“东亚模式”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东亚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人民勤奋努力,具有良好的素质,富有创业精神,加之高储蓄率和对技术进步的高度重视,无不促成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场危机当然会使东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但从长远来说,东亚的经济前景仍然是光明的。
五、苏联模式的文化分析
苏联模式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始,范围涉及苏联、东欧各国和中国(1978年以前)、朝鲜等亚洲国家。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跃过资本主义阶段,在推翻封建制度后,经过一定准备,直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模式曾经取得过成功,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巨变,苏联解体。由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是仿效苏联模式,此处着重对苏联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型进行文化分析。
要对苏联进行文化分析,必须首先研究俄国文化。俄国横跨欧亚大陆,其首要的文化特点是两重性,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斗争,是贯穿全部俄国史的一条线索。俄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一直生活在带有原始民主遗迹的农村村社之中,他们在文化特点上,不是与资本主义的西方相近,而是与封建主义的东方类似。俄国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宗教在文化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俄国人的精神生活一直受东正教所主宰,因此缺乏理性精神。俄国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集体精神和对个性自由的否定。农村村社生活所需要、所培育的,正是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必然导致对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认识不足。概而言之,俄国社会的封建性造成俄国文化的封建性。
19世纪社会主义动运尤其是民粹派运动在俄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粹派运动即俄国农民村社跃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跳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俄国当时的文化滞后现象,从而使以民粹派运动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社会主义必定带有空想的性质。当时民粹派中普遍流行一种“落后优势”论,认为落后会使自己走得比别人更快。
对于落后国家所遇到的文化困扰,可从俄国夺取政权前后两种情况加以考察。在夺取政权以前,由于劳动人民政治觉悟程度的不高,最困难的是如何使广大群众获得社会主义觉悟,积极投身于这种革命之中;夺取政权以后,由于文化素质的低下,广大人民群众自己不可能直接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也无力实施对政权机关的有效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封建集权性文化特征的中央控制和指挥便成为其动员和支配社会资源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力量,这是苏联模式发展的根本特点。应当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俄国可能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时,前提条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把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提供给落后的、资本主义未经充分发展的俄国,既然这个前提条件不存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应是首先采取市场经济等手段去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收稿日期:1999-10-12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东亚文化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