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大笔钱想念这个团体_速冻食品论文

用一大笔钱想念这个团体_速冻食品论文

思念集团大手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手笔论文,思念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8月21日,郑州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0.54新元,按照其2005财年每股0.05新元的利润来计算,思念食品此次在新交所上市的市盈率约为11倍。李伟占有思念食品7.5亿股的股份,目前市值达45亿人民币。

1968年7月出生的李伟,经过8年多的努力,把河南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无到有做成了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员工超过2.5万人的知名企业,并跻身行业第二(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年销售增长曾一度超过100%的“思念速度”更是让同行艳羡不已。

挑战自我,记者下海卖冰淇淋

1990年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做过公务员、记者。几年之后,辞职下海。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他说:“我对经营新项目有着特殊爱好。”这些小生意并没有给李伟的生活带来大的转机,“只是找到一些做生意的感觉罢了”。

1996年,李伟才真正找到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畅销。百乐宝、可爱多、梦龙、千层雪等冰淇淋一支卖到4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要是能做和路雪的河南总经销就好了。”这就是当时李伟最想做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想法,给他后来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商机。

由于当时和路雪刚进入中国市场,仅在一线城市销售,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根本不在联合利华的考虑之列,因此当李伟跑到和路雪设在北京的总部要求做河南总经销时,对方根本不予理睬。

固执的李伟没有气馁,先后到北京跑了不下10次,对方被李伟锲而不舍的诚意所感动,和路雪开始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

在对方到郑州进行最后一次考察时,李伟从朋友那里借了2千元钱,在郑州最高档的酒店请对方吃饭,甚至不惜投其所好,和一帮哥们在餐桌上绞尽脑汁跟对方大侃足球,结果对方心花怒放,当场决定让李伟“试试”。

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李伟不仅通过经销和路雪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给他后来进入速冻食品业提供了条件(当时和路雪在河南给李伟配备了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上千立方米的冷库)。

虎口夺食,挑战行业巨头

由于冰淇淋是夏季旺销商品,一到销售淡季,这些冷链资源几乎被闲置了。当时,郑州的三全速冻汤圆已畅销全国市场,而汤圆恰恰在冬季是旺销食品。“利用现有的冷链资源,夏天做冰淇淋,冬天做汤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头脑灵活的李伟这样想。

1997年,29岁的李伟决定做汤圆生意。他留意过往拉货的车辆,有时主动上前给司机端茶送水。慢慢地,他和陈泽民(三全集团董事长)的大儿子陈南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

似乎是一种巧合,李伟的新厂房恰好盖在了三全食品厂的同一条街的斜对面。当年正值香港回归,记者出身的李伟给自己的企业取名为“思念”。一则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二来汤圆也代表了团团圆圆的美好希望。

当时,三全已经如日中天,产值过亿,在郑州带动了一批企业的发展。对于不懂技术、没有销售渠道、周转资金也寥寥无几的李伟来说,不要说和三全竞争,就是和那些起步稍早的中小企业抢口饭吃都很难。此刻,李伟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

到1998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前几天,思念汤圆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几百吨,由于没有名气,产品根本卖不动。而马路对面早已闻名遐迩的三全汤圆却供不应求,工厂门口等着拉货的汽车排了一两公里,经销商不仅要排队等计划,还必须现款提货。

眼看元宵节就快到了,尽管三全加班加点,但仍然有许多经销商不能按时提货。于是李伟看在眼里,决定来个“虎口夺食”。他派销售人员到经销商住的旅馆去游说:“思念有货,价格便宜,还可以赊账,拉一点试试吧。”拉货的经销商总不能空车而归,有些人等不及了,同意进点货试试。市场一旦接受了这个产品,后面就有“戏”了。

挑战行规,高薪引起关注

虽然李伟不懂技术,但他非常看好速冻食品巨大的市场需求。李伟非常明白“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个道理,为了尽快拥有竞争力,他决定东挪西借花重金找一个能人来管理工厂。

1998年5月,《大河报》刊登了一版“寻人启事”:“谁是最会做汤圆的人。我们给他50万元!”这则招聘广告吸引了很多人,包括赫赫有名的郑荣速冻食品厂厂长李晋洲等一批业内精英。这则出人意料的高薪招聘广告,不仅让思念找到了专业的管理人才,也在当时的速冻行业内引起轰动。圈内人不再小视“一掷千金”的李伟,同时,思念的名声不胫而走。

高薪聘来的能人没有让李伟失望。李晋洲等人开始对思念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仅重10克的玉珍珠、黑珍珠系列小汤圆,打破了多年来30克大汤圆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由大变小、改粗为细”的创新之举使思念汤圆在全国市场一炮打响,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99年度,思念的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净利润实现2000余万元。这时候思念才算真正立稳了脚跟。

创新带来的利润让李伟意识到:“跟在强手后面亦步亦趋,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不断创新才能超越先行者。”于是思念继续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将汤圆继续变小,推出仅重3.5克比豌豆还小的小小珍珠系列汤圆,在市场上掀起了抢购狂潮。此后,思念又借鉴河南开封灌汤包的制作工艺,在全国首推灌汤水饺,新产品一上市就畅销全国,奠定了思念“中国速冻饺子大王”的地位。

学新闻出身的李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和广告效应,“大众化的消费品必须建立全国性的品牌。”因为有这个信念,1999-2000年间,李伟找到因一曲《思念》走红的毛阿敏,花了100多万元制作了一部广告片,并花费30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出。借助名人效应,思念的汤圆和水饺很快跻身全国名牌产品之外。

打破传统,同行是朋友

2001年,思念速冻食品在全国做得风生水起,就连速冻汤圆之父、三全食品的掌门人陈泽民也不禁对李伟刮目相看。年轻气盛的李伟喊出了“3年之内赶超三全”的口号。在他看来,行事稳健的陈泽民是开着拖拉机在跑,只不过比自己先跑了几百公里,而自己现在是开着奔驰车在狂追”。

眼看竞争对手越追越近,从优势意识中清醒过来的三全发起了全面反击。从2001年开始,三全不仅推出灌汤饺子,而且推出了自己的创新产品——三全凌粽子。

行业的两巨头在产品创新上你追我赶,新产品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两家企业在这场比赛中不仅没有两败俱伤,而且实现了双赢。同时,两位竞争对手也赢得了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陈泽民与李伟多次沟通,“先前彼此之间的过节,都是商业竞争中的一些正常现象,大家都不必计较了”。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老一少由对手变成了朋友。此后,两人经常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速冻行业的两大巨头企业站在一起,他们组成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他们共同进退,博弈商超。2001年,为了进入一直由龙凤、海霸王占领的上海市场,三全、思念联合起来,在上海市场推出了散装速冻食品,并同时采取了降价策略,终于成功进入该市场;2004年在广州市场,为了抵制好又多超市的漫天要价,两家企业再次联合退场,迫使卖场最终降低了入场费及管理费。

市场上偶尔的携手并不妨碍竞争的继续。当时间进入2003-2004年,思念追赶的步伐突然变慢了,三全几个大步把有些懈怠的追赶者甩出了一大截儿。

此刻,头脑灵活的李伟突然想进入中式快餐行业,在这块黄金宝地开展新的“掘金运动”。

进军中式快餐

2004年12月24日,河南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赶在圣诞节前在南京总统府开张了其全国第三家“一江两岸”快餐店,这距上海首家店开业仅一个半月。

据了解,“一江两岸”这个富于诗意的名字,源于思念与隔岸的台湾SEMA公司的合作。

2004年,思念经过充分的筹备和策划,协手跨国餐饮管理咨询机构台湾SEMA公司,于9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美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面展开了它在国内城市的开店工作。

11月8日,由思念主要投资的第一家中式快餐店“一江两岸”在上海市繁华地段的徐家汇开张;12月18日,第二家“一江两岸”又出现在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12月24日,第三家“一江两岸”在南京开张。

如今,“一江两岸”在全国已有数百家分店。

走一条不同的路

速冻巨头进军快餐。多少让人有些不解。对此,思念董事长李伟侃侃而谈,道破其中原委。思念进军中式快餐,既是对企业自身发展中困境的破解之道,也有在大环境上的审时度势。

近些年来,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受制于终端的现象比较严重。思念、三全、龙凤等速冻食品企业,作为国内速冻食品品牌产品,一般将货都铺进国内各大城市商超,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食品,但国内有些商超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采取单方面不正当压制的办法,肆意提高进店的返回佣金。

商超的做法让思念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撤柜,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撤柜,另行开辟终端渠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无形中将加大产品的铺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业其它品牌妥协,仍坚持往商超铺货,那必将是对自己市场份额的蚕食。由于商超这种渠道随时可能有不以思念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发生,于是,思念开始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中式快餐进入思念的视野

从宏观上讲,思念进入快餐领域也与中式快餐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中式快餐与连锁经营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和上下游企业链条。并且,随着国人生活步调的加快,快餐业在国内将大有可为。

另外,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对垒的格局尚未形成,市场处于培育发展期,中式快餐行业目前没有纵横全国的巨无霸形成。尽管中式快餐公司数目繁多,但规模较小,整个市场鱼龙混杂。也正是这种状况蕴含着巨大商机,而中国快餐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引起了国内外各路资本的关注,像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快餐连锁公司——快乐蜂食品集团已在2004年控股了永和豆浆。而日本吉野家也已将疆土开拓到中国市场。

永和豆浆在国内拥有70余家快餐店。其中自营20家,快乐蜂食品集团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控股,在业内引起很大触动。快乐蜂的举动,刺激着国外资本对中国本土快餐业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在思念看来,在这种时候介入快餐领域是一个契机,所需付出的成本较少。按照思念的预测,未来几年,国内快餐业将形成战国时代,诸多资本将群雄逐鹿,催生这个市场的繁荣,并让大家共同分享这种繁荣。而更进一步的竞争,将让根基稳固的快餐企业胜出,成为中式快餐未来发展的龙头。

思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属于自身的食品研发、制作标准,而其多年来所积累起来的品牌知名度及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了支撑其开辟新的战略增长点的条件。

按照商超要求20%的返回佣金计算,思念每销售出去5000万元的速冻产品,就要给商超贡献1000万元。并且,这些费用每年都要向商超交纳。如果拿每年花在商超身上的费用,花在进军快餐行业上,即便开一家店花费50万元,也能开200家店,而这200家店无疑也将是思念速冻食品上佳的销售终端。

李伟说,即便快餐店销售终端没有挣钱,只要能保证生产上的利润,思念也将受益非浅。而快餐店,要比商超回款快得多。对于思念来说,一旦快餐店数量上去了,它每天带给思念的将是可观的现金流。而思念通过快餐店,可以更直观、迅捷地把握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及时的调整。

软肋不软

产品标准化是西式快餐所以能畅行天下的核心因素,也是很多中式快餐品牌过早折戟沉沙,或者惨淡经营的巨大软肋。思念在实现产品的标准化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和信心。

首先,思念在2004年中国最有价值企业500强中排名260位,在国内拥有强大的市场占有率,8年的市场销售经验,使思念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及不同区域市场消费者对口味的独特要求;其次,思念公司已经全面通过ISO9000及HACCP认证,确保了思念产品的质量卫生水准;再次,思念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产品开发试验室,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这一切意味着“一江两岸”产品标准化问题已经解决一半。剩下的问题就是思念如何开发适销对路的快餐食品。

现在“一江两岸”快餐店消费者可供选择的美食已经达80多种,除面、饭、粥外,还有水饺、云吞、包子、点心、冷或热饮等。就面来说,你不仅可以尝到郑州的牛肉或羊肉烩面,还可以看到台湾的红烧牛肉面、山西的鸡丁刀削面、浙杭的雪菜肉丝面、北京的炸酱面和四川的担担面。其中,70%的美食来自思念自己生产。

在这些快餐店里,你看不到厨师,任何经过培训的员工都可以在像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操作间一样的空间里,蒸、煮、炸或热饭菜。耗时最长不超过5分钟。

原来很多中式快餐企业所以败北,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难以解决物流环节的统一配送,但这在“一江两岸”并非大问题。在采购配送方面,思念在全国有19个分公司及2000个左右的经销商,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为其快餐业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将大大降低“一江两岸”快餐店的采购、物流成本。

思念速冻食品与中式快餐结合,不仅两者从产业链条上匹配不说,恩念已经建立起来的研发及物流配送体系,也可以让快餐公司共享资源,可谓一石两鸟。

竞争从选址开始

近年来对许多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说,拥有自己的终端已成了梦寐以求的事。开辟餐饮通道无疑延伸了速冻企业的销售通路。

几乎就在思念紧锣密鼓地选址开店的同时,同为速冻食品巨头的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家中式快餐店也在2005年春节前开门迎客。这家挂着“有知有味”招牌的快餐店位于郑州百货大楼内,是三全开在中原的首家旗舰店。他们的目标是2005年在郑州开10家“有知有味”中式快餐连锁店。2006年向外省拓展,用10年时间,在全国陆续开800~1000家快餐店。

虽然同为郑州的速冻食品巨头。思念和三全的策略却颇不相同。思念是异地开花,而三全尽管将快餐店的总店也放在了上海,但其骨子里浓厚的家乡情结,还是让它把首家店开在老家郑州。

12年前,三全公司将速冻食品产业从郑州推向全国。对于当时羽翼未丰的思念来说,要想在巨人身边脱颖而出,—定要有不同寻常的胆识和策略,而熟知思念办事风格的人都知道,思念惯用的方法是,先啃硬骨头,巧助东风占领市场。这一幕从当年思念不惜代价要进沃尔玛卖场可见一斑。而挺进沃尔玛后,思念随后的市场开拓势如破竹,确实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而眼下进军快餐业,思念将店开在远离总部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考虑。李伟介绍说,无论是徐家汇、江汉路步行街还是南京总统府附近,都是具有标志性的成熟商圈,商家必争。思念将快餐店开到这些地方,更多的是看中这些地方的开放度,以及这种开放度可能带给“一江两岸”快餐店的口碑传播。

思念的选点策略是“重镇布点”、“金角银边”。尽管所选的地方寸土寸金,但在思念看来,店址选择是一项长期投资,既要贯彻便利顾客的原则,又要有良好的营业额预估前景,当然在初期,思念更看重的是做好形象塑造。

思念将企业营销思想前置,从包括企业选址的初始环节开始为公司此后的营销策略考虑,并将选址上升到公司初期战略扩张的高度去理解,这也是公司下一步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如果定位及产品适合市场需要。思念在快餐店选址上的讲究,无疑与当年首先挺进沃尔玛开拓市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下一步,思念还将与国际快餐品牌或资本结合,以便搭车做大做强快餐业,其出发点也是实现运作的品牌国际化,为下一步进军国外市场做足准备。

思念首先将店址选择在这些地方,也是思念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一种体现。同时在上海、武汉等地方,正规的企业都要给员工办理保险,否则将可能引来员工投诉。而如果员工对客人照顾不周,也面临着被投诉的风险。所以,在用工上思念按步就班,在员工培训上思念精益求精,不敢来半点马虎,以希求连锁发展从一开始就有章可循。

发展的悬念

思念的发展并非没有悬念。

原来思念出品的饺子,消费者买回家煮,煮熟需要6分钟也好,8分钟也好,没有人在乎太多,但在快餐店里,标准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这便给思念的研发人员和研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思念有关负责人的话说,这是思念进军快餐业后遇到的新的烦恼。

将速冻食品速食化,在思念看来,是一项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既要保证快餐店里出品的美食热腾腾,又要保证营养不流失和食物的味道鲜美,在技术或工艺上存在突破的难题。

另外,思念在实际操刀快餐店后,也发现存在热情大于理智、理念重于可操作性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如何把握消费者的需要,推出多少价位的快餐、份量是多少等等,这要求调研工作做得更精准。

上下游厂商的成熟与否对中式快餐业影响也很大,但到目前为止,思念快餐店里的操作设备都是定制的,还没有专业的设备供应商出现,操作设备存在功率大小、不合要求的问题。

另外,尽管与境外及台湾、香港等地专业管理顾问公司及经营人才加盟支持,但特许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仍将制约思念快餐业的快速发展。

加盟商群体不成熟,加大了思念扩张的风险及下一步品牌维护的成本和难度。

对于思念来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元化经营进军房地产业

当企业做大了,年轻的李伟开始周密地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在一份多元化发展的企业规划中,李伟将很大一部分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黄河边上那块绿草如茵的土地上。2003年,思念以子公司香港恒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整合收购了原黄河大观公司的资产,拿下了黄河景区5000亩地,宣称将斥资14亿元打造一个高档社区,正式进军房地产。

在李伟看来,近些年速冻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卖场、超市高额的进场费用,速冻行业群雄并起、利润被迅速摊薄等因素,行业利润年年走低。在这种情况下,思念必须走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这是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结果。”李伟解释道。

喜欢快速“奔跑”的李伟,选择了发展速度更快的房地产业。

“黄河大观”是一个经营失败的缩微景观公园。“以很低的价钱”获得了这块在郑州算得上位置优越的土地后,李伟陆续投入了约3亿元,把这近4000亩的土地开发成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加房地产项目——思念高尔夫私人酒店,尽管思念称这个项目将“盈利可观”,尽管从高尔夫球场上回到办公室的李伟仍然在强调“创新”,但“做事业不专一”的气氛已经在李伟的周围传播开来。

面对人们的议论,李伟却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还年轻,所以更渴望新的挑战。”事实上,李伟在速冻食品上的创造力也是他自己“喜欢挑战”的产物。

目前,除了选择性地进入一些大卖场之外,思念开始越来越注重开拓“业务用市场”,比如供应航空用餐、医院用餐、团餐等。据李伟介绍,“在日本,70%左右的速冻食品销往业务用市场。”现在,思念已经在该市场有成绩。肯德基在中国销售的“葡式蛋挞”50%以上都是由思念食品供应的,每天超过50万只的出货量为思念带来了每年50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此外,思念还给肯德基旗下的中式快餐店“东方既白”供应速冻食品。思念和香港一家大型航空食品公司的供货谈判也在进行之中。李伟另外谋划让思念产品摆脱国内速冻食品市场激烈的竞争,参与国际竞争,把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的汤圆和水饺奉献给全世界。

2002年4月,思念与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签订贴牌生产全球供货的协议。尝过产品创新甜头、近两年又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吃过亏的李伟表示,“思念将在产品创新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看似简单的速冻食品其实很有做头,关键是产品需要规划,卖点需要提炼。”继推出玉珍珠小汤圆、灌汤水饺等经典产品之后,思念2007年推出了口味清爽的“夏饺”,从而使饺子这种冬季食品在夏季也卖得红红火火,仅2007年夏季就为思念新增5000万的销售收入。

思念食品新加坡上市

思念食品2006年8月18日在新加坡证交所第一级股市(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以每股0.54新加坡元(约合2.72元人民币)的发行价格发售2.5亿股新股,首发募集资金超过6亿元人民币。

思念食品此次在新加坡证交所公开发行3.75亿股,其中有2.5亿股为新股,其余1.25亿股是股东现售股。思念食品从8月10日起进入发行程序,发行价为0.54新元,按照其2005财年每股0.05新元的利润来计算,思念食品此次在新交所上市的市盈率约为11倍。

股市一开盘,思念食品的股价就跳高至0.84新元,最终以0.86新元报收,上市首日涨了近60%。

上市之路漫长

与其他在新加坡上市的内地企业一样,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同样运用红筹模式。此次在新交所挂牌的思念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就是重组后的郑州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控股母公司,思念食品的大部分业务和利润来自于郑州思念。

思念食品的上市之路开始于2002年。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一样,最初思念食品曾考虑国内上市,但因A股IPO发行一度暂停而把目光转向海外资本市场。2004年下半年,思念食品开始运作新加坡上市。

作为全国最大的专业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之一,思念食品近年来的表现的确让人刮目相看。2004年和2005年,郑州思念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5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根据思念食品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递交的招股书,该公司2005年的净利润高达2.43亿元人民币,2007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1.8%。

有分析人士指出,郑州思念海外上市不仅有助于企业融资,还有助于该公司破除国际贸易壁垒以及优化营销组织架构。

据思念食品董事长李伟介绍,公司首发募集的6亿多元资金将用于扩大公司的销售网络、强化思念品牌以及扩大厂房和研发中心。上市后,除了提升现有的生产设施外,该公司还计划在成都、广东和江浙地区新投建3家工厂以扩大产量。

李伟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尽管思念期望在海外市场能有大的突破,但目前国内市场仍是重点。目前,思念食品会把精力集中在中国市场,短期内不会考虑在海外建厂,在海外销售的产品依然靠出口,但长远目标则是希望能在国际市场立足。

标签:;  ;  ;  ;  ;  ;  ;  ;  ;  ;  

用一大笔钱想念这个团体_速冻食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