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青少年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目标下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也有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特别是经济活动与环境发展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人的社会性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之上的,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必须同自然界进行各种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通过改变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评价尺度。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也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必须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中得到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发展变化。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在征服自然中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隐含着巨大的危机。过度地开发征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使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危机。人与自然发生对立,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势必造成社会发展失调、动荡甚至灾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把生态道德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第一次载入党的正式文献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对一个国家而言,生态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可以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的指标宽泛而具体。根据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课题组所制定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人民生活只有达到规定的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与生活环境五大类16项具体指标的要求,才能称得上实现了小康。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不全面”,是指总体达到的小康标准主要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而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则关注不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推进、和谐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显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既重经济学指标,更重社会学指标,这不仅是量的发展,也是一个质的跨越。
三、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多是对青少年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规范,而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关系的规范不很明确。因此,重新构建我国道德建设体系,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道德建设领域。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章专门讲环境教育问题,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环境道德教育包括学龄前儿童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以及专业环保科技教育。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保护环境第一次成为公民社会公德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种文明,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消失的例子,不胜枚举。生态环境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为了防止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避免生态环境危机加深,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生态文明,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约束,即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在人们心中形成道德信念,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聪明才智去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系列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就是生态道德。作为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生活空间日益扩展、公共道德内容相应增加的体现。因此,培养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意识,是21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四、培养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意识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三大问题。我国既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还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1.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突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已达12.9533亿,且仍以每年1,500万人口的速度净增,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西欧国家的总人口。全国人口密度高达135人/k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适宜人生存的空间则每平方公里超过540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倍以上。人口膨胀必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带来很大压力,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要用于供养新增加的人口;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近13亿人口的均分使中国名列前茅的世界各项资源的绝对量也变成人均占有量的缺乏。“地大物博”与“人多物薄”是中国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从几种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看,我国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水资源是1/4,石油是1/8,天然气仅为1/25。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水平将持续下降。与此同时,我国资源利用率又很低,浪费比较严重。例如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高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2.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第一,水土流失严重。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显示: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5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每年流失表层土在50亿吨以上。第二,土地荒漠化加剧。据世界银行的专家称,中国是世界上实际荒漠化土地占潜在荒漠化土地比例最高的国家,而且还在不断扩展。土地沙化面积在1995年前每年扩展2,400平方公里,到2001年扩展到3,400平方公里。由于沙漠化的发展,破坏了人类生存条件,有些地区还形成了生态难民。第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近几年由于非农业用地大幅度增加,致使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建设占用耕地22.9万公顷,灾毁耕地5.0万公顷,全年净减少耕地253.7公顷。第四,环境污染严重。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首先,水污染十分严重。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公里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3%,其中海河达62.3%。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次,大气环境恶化。据统计,全国338个大中城市中,只有33.5%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而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城市只占2.9%。我国北方城市每平方公里每月的降尘量50多吨,有的地方高达100多吨。
如此严峻的生态现实,必须引起全国人民的深刻思索,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重视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科学合理消费,使消费行为合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的目标。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的经济发展,可能是明进而暗退,最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五、培养生态道德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现代哲学二元论把人与自然割裂对立起来,认为自然是由无生命、无生气的物体构成,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与生命,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死亡”客体。这种观点使人类对自然疯狂掠夺和无限占有,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把人类看作是世界存在的最高目的,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且是惟一的,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时才体现出来,将人类看成是判断一切事物是否存在的评判者,只要对人类有益处,人们对自然界所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是应该的、合法的,都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这种价值观的直接后果是助长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掠夺,加剧生态危机。
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最高远、最根本的利益,就是保护人类永恒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教育人们一切生物都有其固有的、按生态学规律存在并受人类尊重的权利,人类有责任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资格和权利。人类必须意识到:人对自然界的任何局部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从而使人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道德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关系。
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生态道德的意识形成是基础,良好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关键。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推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把知识和技能作为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长此以往,在观念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助长了人们对科技的崇拜和经济增长的无止境的追求,认为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教育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很难培养出具有理性的生态素养的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创新的要求,不仅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而且要重视并加强生态道德素养的培育。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时期,也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时期。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道德素养有意识地渗透到“三观”教育中,使青少年学生具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能力及有效地参与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生态道德的培养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呼唤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应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是动员青少年来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目标包含着参与和实践的要求。为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得到长期、有效地进行,应从人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建设生态社区、生态校园、社区服务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现实参与来激发青少年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和对环境污染的深恶痛绝,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道德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