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650302
【摘 要】目的:肺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 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本院对这154例患儿均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患儿的治护效果、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护结束后,这些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3.75%。这些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3.9±0.7)d,其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4±1.5)d,其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2±1.1)d。有14例患儿在治疗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静脉刺激反应的患儿有2例,出现肠道反应的患儿有11例,出现皮疹的患儿有1例。结论: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可保证患儿的治护效果,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患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72-01
儿童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的多发病。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为气促、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小儿肺炎可直接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病情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的生命[1]。雾化吸入治疗主要是利用能,将药液转变成雾状经由患儿的呼吸道吸入,以达到有效治疗小儿肺炎的目的[2]。将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是当前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手段,其疗效显著。但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也会给患儿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期间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才能保证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我院对2013年3月~ 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54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肺炎患儿。这些患儿的病情均经相关的检查后被确诊患有小儿肺炎。对这些患儿进行胸部x 线检查可见其肺部纹理增粗,其肺部呈斑片状阴影。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咳嗽症状。在这154例患儿中,有男性89例,女性65例。他们的年龄在3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4岁。其中,出现阵发性咳嗽的患儿有96例,出现气喘的患儿有15例,出现剧烈咳嗽的患儿有17例,出现肺部湿罗音的患儿有16例,出现鼻翼煽动的患儿有8例,出现轻度紫绀的患儿有2 例。
1.2 方法
我院对这154例患儿均使用抗感染和糖皮质激素类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为:①在进行雾化吸入期间,护理人员应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口唇紫绀、烦躁不安、面色发青等症状,若其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停止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通知当值医生,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吸氧、吸痰等处理。同时,对患儿是否出现高热、痰液堵塞、呼吸窘迫、心率异常等症状进行监测。②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让患儿饮水,以稀释其痰液,防止其发生痰液堵塞等情况。让患儿取侧卧或半卧位,以防止其出现口腔积液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定时为患儿变换体位,以保证其治疗的效果。每日对患儿进行2 次雾化吸入治疗,治疗间隔的时间为3~4h。③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后,对患儿的背部进行叩击,以促进其排痰。必要时为患儿选择大小合适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插管时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其呼吸黏膜。④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及进行吸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鼓励和安慰患儿,以减少其恐惧感,使其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嘱咐患儿家长配合护理工作,让其看护患儿进行治疗。为昏迷的患儿使用高枕卧位进行治疗,并使其头部偏向一侧。⑤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通风良好,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减少亲属探视和患儿外出的时间和频率,以防止其发生交叉感染。⑥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应对雾化器、湿化瓶等器材进行消毒处理。在进行消毒时应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和进行消毒的时间。
1.3 疗效判定
将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在进行治疗的1周内,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其咳嗽、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和体征消失。②有效:在进行治疗的1周内,患儿的体温降低或恢复至正常,其咳嗽、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③无效:在进行治疗的2周内,患儿的体征和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其临床症状在加重。
2 结果
在进行治疗期间,所有的患儿均能配合治疗及护理。治护结束后,在154例肺炎患儿中,治护效果为显效者有103例,为有效者有51例,为无效者有 0例。这些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3.9±0.7)d,其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4±1.5)d,其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2±1.1)d。有14例患儿在治疗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静脉刺激反应的患儿有2例,出现肠道反应的患儿有11 例,出现皮疹的患儿有1 例。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其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3 讨论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副作用小、药物作用直接、药物起效快、对消化道和静脉刺激少、可湿滑气道、有保护粘膜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患儿出现体温异常、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普遍于治疗后 消失。这表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的优点。但是,雾化吸入治疗也会给患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要做好护理工作,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通过以上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在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肺炎患儿进行护理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帮助患儿选择合适的体位。由于患儿年龄小,体力不足,因此为其选择侧卧或半卧位可增大其气体交换量,提高其吸入治疗的效果。②控制患儿的雾化吸入量。由于患儿的喉部组织发育不完全,其喉腔及鼻毛的缓冲作用小,短时间内难以承受大量的外来气体进入其气管。③控制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吸入药物的时间过短会导致患儿在短时间内吸入过量的药液,引发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吸入药物的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患儿发生痰液堵塞气道的情况,进而引发气促、呼吸困难及不配合等症状。因此,应将2 次进行治疗的时间间隔3~4h。④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应对雾化器、湿化瓶等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患儿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发生感染 [6]。⑤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患儿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使其不愿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慰、鼓励患儿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对进行治疗的依从性。结合以上所述,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可保证患儿的治护效果,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莫章.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科学,2013,6(10):124-125.
[2]孙卓. 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0 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3,9(15):30-31.
[3]李晓卷.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2,41(13):2896-2897.
[4]王金萍. 系统评价超声雾化吸入及护理对小儿肺炎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4,14(1):129-132.
[5]刘昕. 对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2(13):118-119.
[6]李芳. 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5,26(10):1402-1403.
[7]符春茹,陈道环,占达丽.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 例小儿肺炎的护理[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16(1):58-59
论文作者:仝向磊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超声论文; 时间论文; 肺部论文; 效果论文; 小儿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