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华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华

王华 (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药联合化疗,观察组是以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痰菌阴转情况对照组转阴53.33%,观察组93.3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耐多药结核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痰菌转阴率高,不良反应配合减量及对症治疗可以控制,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利奈唑胺;效果;不良反应

耐多药肺结核是全身应用化疗方案治疗效果不佳者,是控制结核病的严重障碍,全球2 000万肺结核病人中至少有2/3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MDR PTB)。为控制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新方案,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1]。现对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5.5±2.5岁,病程 0.5~32年,平均病程 9±1.5年;肺部存在空洞性病变者 25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1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5.8±2.5岁,病程0.5~34年,平均病程9.5±2.5年;肺部存在空洞性病变者 24例。两组患者均为复治,用药最多达14种,均应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失败。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衡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患者用药史和药敏结果制定入选患者基础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的多药联合治疗采用大剂量异烟肼(H)、吡嗪酰胺(PZA)、阿米卡星(Amk)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LZD)口服治疗,基础剂量为 600mg,12小时1次,6个月强化治疗后,根据具体的药物耐受性和 药物敏感性情况以及经济条件调整剂量,口服减量600 mg,每日1 次。口服用药应持续12个月以上。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片或 CT 检查。分别对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进行检查。对患者用药期间安全性进行监测。

1.4 疗效评价 痰菌阴标准:以连续2个月以上痰菌阴性,且不再转为痰抗酸杆菌阳性[2]。影像学检查:结核病灶变化包括,病灶显著吸收:指病灶吸收≥原病灶50%;病灶吸收:指病灶吸收<50%;病灶不变:指当病灶无明显变化;恶化:指病灶扩大或者出现播散。结核空洞变化:效果明显是指空洞闭合或消失,空洞闭合;好转是指空洞缩小≥原来空洞的50%,空洞缩小;稳定是指当空洞缩小<原来空洞的50,或等于原来大小,空洞不变;进展是指当空洞增大≥原空洞的50%,空洞增大[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x±s)表示,t检验;计数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进行对比 分别对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其中观察组30例,治疗1个月14例(46.67%),治疗3个月25例(83.33%),治疗6个月27例(90.0%),治疗9个月28例93.33%,治疗12个月28例(93.33%)。对照组30例,治疗1个月3例(10.0%),治疗3个月7例(23.33%),治疗6个月9例(30.0%),治疗9个月11例36.67%,治疗12个月16例(53.33%)。两组同期痰菌阴转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痰菌阴成功28例成功率为93.33%大于对照组的成功者16例成功率为53.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空洞闭合19例,缩小8例,不变2例,恶化1例,空洞好转率为90.0%,对照组空洞闭合12例,缩小4例,不变10例,恶化4例,空洞好转率为53.33%;空洞好转率观察组9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20例(66.67%),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5例(50%),末梢神经炎8例(26.67%),凝血异常10例(33.33%),尿蛋白强阳性7例(2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11例(36.67%),血液系统不良反应9例(30.0%),末梢神经炎3例(10.0%),凝血异常8例(26.67%),尿蛋白强阳性9例(30.0%)。消化系统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为轻度贫血或白细胞减少,均经对症治疗缓解,末梢神经炎给予B6治疗后明显改善,尿蛋白强阳性经对症处理后复查消失。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除尿蛋白强阳性之外其它项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化疗效果不良的病例与化疗失败的病例,只能拟诊为 MDR-PTB;耐药试验证实耐药的病例与符合耐多药结核病国际定义的病例,才能确诊为MDR-PTB。

利奈唑胺是恶唑烷酮类新型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的肺炎球菌感染。利奈唑胺是合成的抗G+菌药,其作用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4]。口服本药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大约为100%,

本研究中在治疗耐多药结核时,含利奈唑胺的观察组在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痰菌阴成功率为93.33%大于对照组的成功率为53.33%,空洞好转率观察组90.0%高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除尿蛋白强阳性之外其它项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或药物减量后,大多患者症状均能缓解,不影响治疗。

参考文献

[1]王金河,梁建琴,武丽红.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1):21-22.

[2]黄海荣,于霞,姜广路,等.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初步评价[J]. 中国防痨杂志,2011,33(5):275-279.

[3]郑楠. 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100-101.

[4]梁建琴,等.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10):44-47.

论文作者:王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