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新失业群体的技术培训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培训论文,群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失业人口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有过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就业经历的下岗失业人员,一般称为老失业群体或“4050人员”,另一部分是那些没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经历,在初中、高中毕业后即处于失业状态的“待业人员”,学者将其称为“新失业群体”。 2001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万人,实际新增劳动力800万人;2002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400万人,实际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在这些新增的劳动力中,实现就业的比率只有40-50%之间,这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人要处于“待业状态”,加入到这个“新失业群体”中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将会成为我国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技术工人持续告缺。有数据表明,我国现有高级工只占7000万技术工人的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而就业市场对此的反映是,未来几年内浙江物流人才的缺口至少在30万人,未来3年上海市年均高级技工的需求约1.8万人。“技工荒”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瓶颈”。
由此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劳动力市场的技工荒与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难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说职业培训不足是主要因素的话,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又为何出现生源短缺的现象?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发生作用?我们所关注的新失业群体是不愿成为技术工人,还是不能成为技术工人?他们的就业出路在何方?这些问题成为本课题所关注的重点。
关于失业青年职业培训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二是企业的技术培训。而与此相呼应的是,已有关于技工荒问题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的衰落,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投资不足、招生规模下降、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谢锐先,2003)。二是企业技术培训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企业培训导向重管理轻技术、重使用轻培训以及培训方式落后等问题(张颖、张桂春,2005)。三是社会观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脑力轻体力、重文凭轻技术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应该说以上三个方面都是构成技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主要关注技术工人培养的不同阶段,而忽视了培训技术的连续性以及社会转型对于培训技术机制转变的影响。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田野调查的时间从2004年12月到2006年9月。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分别对东北地区的辽宁省沈阳市、中部地区的安徽省芜湖市以及西部地区的山西省阳泉市进行深度访谈,为本报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数据和资料。
本文之所以选取沈阳、芜湖、阳泉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在于他们分别代表东北、中部和西部的不同城市,在城市类别上有所差异,更在于他们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荒问题比较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沈阳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尽管十年来大批企业破产倒闭,但整个城市的工业基础仍相当雄厚。特别是近年来,在“振兴东北、沈阳先行”的政策鼓励下,沈阳市的工业重新振兴起来。因此,对于这一城市的考察有利于比较计划经济单位制下技术工人的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异同,也有利于考察在经济由盛转衰、继而重新起步的社会背景下,技工荒所形成的原因以及新失业群体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芜湖市则是中部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经济开发区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如奇瑞轿车、美的空调、实达电脑、先锋客车等,而这些品牌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流水线工人和技术工人,在新兴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而芜湖市又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中等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和推行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市,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二、艰难求存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般而言,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连接了基础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这两个重要的领域,为新生劳动力步入社会提供观念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同时,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从而降低劳动者不得不接受最低档次职业的可能性,并且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由于新失业群体一般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对其就业能力和自我劳动保护能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技术工人成长初始性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或反映着技术工人的培养方式和水平。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经历过一个从辉煌走向低谷的过程,而根据对三个城市的调研,我们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历这一过程之后,正在经历着从低谷中起步的恢复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经济的恢复、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以沈阳市为例,2000年至2003年间,职业高中学校数分别为91、77、93、89,招生人数分别为16567、16612、19864、21296,在校生数分别为56647、51047、54952、56893①。而这样一个恢复性阶段使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仍然面临着很多发展上的困境。
(一)计划指令与市场需求的夹缝
一般而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三个类别,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隶属于当地教育部门,而技工学校隶属于劳动部门。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必须以就业为主要方向,能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其在市场中生存的关键因素。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又归属教育部门,因此必须要遵循其行政命令,这使得他们往往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甚至有时必须和技术工人的培养方案相背离。
“我们清楚地知道应该怎么很快地培养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但上面的要求让你没有办法按照那种方法培训学生。咱们的学校叫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突出专业两字。但上边来检查的时候要求什么语文啊、历史啊、政治啊,这些和专业真都没什么用,不教这些还不行,这样就把专业课冲淡了。但是人家上边考核你啊,你不整还不行。有必要的文化课开,没必要的就不要开。你说,省重点、市重点、普通高中的孩子都录取完了才到了咱们学校,就这样的孩子能有心思学文化课吗?你硬是让他坐在课堂里,给他塞一些没有用的东西,能有用吗?所以对以后工作中能有用处的文化课就要学,没有必要的就不要开。”(访谈记录:lnsy -2005 E22)
(二)办学条件的束缚
在《芜湖市职业教育工作汇报》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由于办学形式和经费来源的单一,造成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缺口较大。以我市需求较大的机械专业为例,一方面企业不断装备新设备,使用新技术,另一方面学校还在使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陈旧设备进行教学、实训,造成教学与生产脱节,影响实用人才的培养质量。民办职业教育规模不大,数量不多,起点较低,发展也较缓慢。”而在《2003年辽宁职业教育研究报告》中提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至于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更难以得到保证,各级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减少。以省本级为例,2001年以前,每年省财政只列300万元的职教中心仪器补助费。更严重的是,省财政的直接拨款也被有的市、县财政截留,根本到不了职教中心,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设备得不到充实,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在这样的投入机制下,根本无法按《辽宁省标准化职业中心的条件》进行建设,无法达到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实验设施和基地建设的标准要求,严重地影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难以得到体现。”
正是在资金和设备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艰难地维持着生存,并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而这无疑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相当不利。
“咱们的教育经费挺困难。虽然国家有投入,但他那个叫预算内拨款。拨款拨的是什么呢?教职人员的工资,剩下的还得靠学生的学费,所以一个学校日子好过不好过,主要靠学生。你看这电费、煤、水费,这机器都运转,都得需要钱,要是没有学生的学费,根本不行。”(访谈记录:lnsy-2005 E22)
“现在咱们学校的计算机和外语课程都取消了,我也是非常无奈的取消的,为什么呢?咱们学校的计算机都是386或者486的,早就不能用了,要是纯粹讲理论的话,学生也不爱听,老师也没法教,也没法参加市里的统考。”(访谈记录:ahwh-2005E8)
(三)行业办学凸现“马太效应”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技工学校隶属于各级劳动部门,多数是挂靠在某一行业或企业之下。应该说,技工学校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于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些技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高于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然而,随着作为母体的行业的兴衰成败,技工学校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这种行业办学的模式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凸现出“马太效应”。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和技工学校之间相互促进,企业为学校提供较充实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实习场地,而技工学校则为企业输入大量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相反,如果企业衰落或经济效益下滑,则明显影响到技术学校,甚至不得不和技校解除关系或者取消技术学校。这使得原有培养技术工人的基地数量大为减少,而技工种类也相对单一。
(咱们学校是什么时候兴办的?)“是在50年代末吧,后来招了两届以后呢就到了文革了,然后就组建721大学了。毛主席不是有段话嘛,叫两条腿走路,企业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才。当时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校。像什么江南造船厂了,现在也很辉煌,很多上海的孩子不上大专,都愿意到那去。像人家就形成良性循环了,企业办得好,就会给技校投资,反过来,技校也给企业输送人才。咱们和人家没法比,企业一分钱都不给咱们。”(访谈记录: ahwh-2005E8)
(是不是技校的学生更了解本企业?)“现在一般的技校都是采用双元制的,就是先学半年理论课,再到工厂实习半年,然后再学习半年理论课,再实习半年,最后一年就到你的岗位上实习去了。这种方式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就是把理论和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能让学生了解到咱们企业的设备设施啊,工业流程之类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咱们的学苗非常差,因为我参加过招生我知道,只要是小男孩,只要不傻,都可以进来。这些孩子就是家长们不忍心让他们在社会上流浪、但别的地方哪也去不了的那些人,就找个技校呆着吧。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实习,而且师傅们为了干活,还嫌他们挡碍,所以就有点恶性循环的意思。谁的双元制实施的效果好呢?金杯,人家的效果就好,当然人家投入也大”(访谈记录:lnsy-2005E15)
综上,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模式受到行政命令的限制,资金和实习设备有所欠缺,又受到所处行业的影响,他们在有限时间内培养技术工人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严重削弱。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成熟的技术工人并不是教育机构可以培养出来的。
“一个高级技工的成长年限比你一个研究生还要长,他们的工作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纯粹的体力劳动了,又要用脑,又要有经验。现在一个高级技师出来的工资比你们可高多了,它这种成长周期太长太长,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学,也不是多实践就行,需要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断摸索,他们工作时,需要理论和从前的经验结合,在实际问题中再创新,解决关键的问题。”(访谈记录:sxyq-2005E24)
“比如说钳工,如果他没到40岁,他就很少可能接触到足够多的东西。而50岁以上呢,人就大了,有些事就干不动了,所以作为技术工人来讲,黄金阶段应该是35岁到50岁之间。如果一个人技校毕业之后,悟性比较高,又比较勤奋,经历的工作类型多一些,他也可能30岁就出道了。”(访谈记录:lvsy-2005E22)
“他就是参加过技校,那技术水平也不会很高的,至少得实践过几年才行,所以技术条件也不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刚毕业的工人是初级工人,企业需要的是高级工人,两者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职业学校只能培养初级工人,就是“回炉”的话也只是有一个理论上的提升,要学到真正的技术还得到企业去,否则不会有那么高的技能。(访谈记录: lnsy-2005E13)
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只能培养初级技术工人,但即便如此,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初级技术工人的能力都有所下降,这也成为技术工人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的原因,而现代厂商又没有在后天的培养上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这使得高级技术工人的成长道路更加狭隘。
三、培训技术工人机制的市场化转变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只能提供初级技术工人的培训,而高级技术工人对技术的习得只能在工厂实践中完成,因此厂商对于成熟技工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内部培养技术工人的方式和市场化后的方式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但这一时期,经过职业培训的初级技工的工作岗位一般在单位制工厂,并在工厂中完成“认师傅”这一关键性环节。单位制工厂一般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它在完成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而兴办技术学校、培养技术工人在当时可谓一石二鸟。“认师傅”环节是他们从初级技术工人到高级技术工人转变的重要条件。这不仅意味着初级技工可以获得锻炼技术的场所和空间,也意味着他们获得了一个从师傅们那里习得高级技术的机会。师傅们一般已经是这个行业里的高级技工,他们的技术也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习得。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师傅们大多不会考虑竞争的问题,所以一般会乐于将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徒弟们经过在工厂里的长期培训和实践,逐渐也可以成长为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和“师傅”,从而完成了一个高级技术习得的过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独特的“师徒式”培训技术机制和传统社会中手工业者的培养具有相似性。但当社会全面市场化以后,单位制工厂转变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厂商,这使得原有的培训技术工人的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作为附累的职业培训
企业对于技术工人的培训投入不仅包括设备、生产材料等耗材,还包括对“师傅”的补助和由于影响生产进度而造成的损失。而这样一笔投入对于同样面临市场竞争和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而言,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无疑越少越好。
“人家师傅都不愿意带徒弟。现在工人都是算工时的。假如这车上的变速器要拿下来检查一遍再修好了装上去,一般的技师需要8个工时。如果我技术过硬的话,我可能6个工时就干完了。这样我6个工时就挣了8个工时的钱。但如果我带徒弟,我可能不但不能8个小时干完,还得多搭进去几个小时。但是有些企业为了后继有人,还是鼓励师傅带徒弟的,这样企业会权衡一下,大约差了多少会给师傅补上的。所以尽管企业没给徒弟钱,但是却搭在师傅身上了,所以企业是承担了潜在的成本的。像咱们派到上海去的德国宝马的生产线的学生,一个人的培训费就得8000,咱们学生还说一个月才给他500块钱,但企业还认为他们的投资已经很大了,还得解决他们食宿,还得请德国人过来。”(访谈记录:lnsy-2005E21)
(二)招之即来,来之能用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自身兴办技校且效益较好的为数不多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都意图“从社会招工”,而拒绝承担培养技术工人的社会责任,而这样一种趋势势必影响技术工人的培养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好多领导都没有看到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觉得用的时候到社会上现用现招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空档。……企业转制必然要剥离一些社会职能,这要看企业对职业教育怎么认识。应该说,企业应该保留一个职业教育机构,负责本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如果没有的话,都委托社会,这不是不可以,但是学校出来的学生,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但真正的要达到很高的技术,必须经过生产实践,那么这个任务最好还是企业来完成。咱们说技工缺,缺的是什么呢?高级人才。那么企业如果只招收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此以往,恐怕会不适应的。毕竟学生在学校里学的都是比较宏观的,比较通用的一些知识,而企业要有一些专门的考虑,所以高级技术人才在生产经营中承担的不仅仅是生产和粗加工,而且要解决一些生产技术难题啊、攻关啊等等。这样他就必须长期在企业,如果企业都把培训移交给社会,都吃现成的话,那么技术工人培训会遇到很大问题。(访谈记录:lnsy-2005E20)
(三)供不应求的虚幻表象
由于现代厂商在市场竞争中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在那些机器大生产的现代化厂商,操作工人可以没有技术技巧,只要价格低廉,只要拥有青春和体力。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生无疑是最佳人选,然而他们在为企业奉献青春年华的时候却也正失去习得技术的最佳年龄。
“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为什么供不应求呢?是因为学生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学生是只拿实习费的,是不拿工资的,甚至有的学生能干到半年或者一年,那都是相当不错的学生了。在工厂里,学生是双重身份,一是准职工,二是学生,而且学校还帮着工厂管理这些学生。他们干的活不比别人少,而且可能还比别人好,但工资却非常少,当然供不应求了。学生毕业后,企业会选择最好的学生留下,但至少50%的学生都要重新面向社会。而学校是一年一年的给他们提供劳动力,他们会选择最精英的一部分留下,同时也会一年接着一年的要更低贱的劳动力。我觉得供不应求应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去年真是忍无可忍,觉得真应该向劳动质量监督局汇报,我们的学生连续20天工作12个小时,这与劳动法也违背啊!原来是三班倒,这样才是8个小时,现在是两班倒,就是12个小时了。这不就是延长劳动时间来剥削工人嘛,而且剥削的还是童工一样的人,好多都不满16周岁。人都有恻隐之情吧,而且我孩子也这么大,你能忍心看他们一天工作12个小时吗?咱们学生还是小,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一旦有什么事,第一想到的就是学校老师,老师再缺乏一定的情感,就会伤害到这些学生,这也是学校最后招不来学生的根源之一。”(访谈记录:ahwh-2005E8)
(四)稳定与流动
单位制工厂的重要特征是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明确的上向流动机制,大多数工人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会将一生奉献并托付于所在的工厂,这使得他们可以长期从事某一类型的工作或工种,并由此积累经验、习得高级技术,这也是在单位制下习得高级技术的必然途径。这种高级技术的习得方式也通过单位的规章制度得以确定。在沈阳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我们发现了对技术工人职称申报资格的规定:“高级技师:从事本工种工作15年以上,获得技师证书3年以上,并作出突出贡献。技师:从事本工种工作12年以上,获得高级工证书3年以上。高级工:从事本工种工作10年以上,获得中级工证书3年以上。中级工:从事本工种工作6年以上,获得初级工证书3年以上。初级工:从事本工种工作3年以上。”尽管规定未免僵硬或机械,但至少保证了技术工人从事某一工种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而这对于技术工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中,跳槽或者说流动却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一方面,技术工人对于技术能力的追求远不如经济利益感兴趣,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显然,频繁的流动并不有利于技术工人的成长。
“单位的因素是有,作为用工单位,他们是不会管你的,原来的国有企业每年就有一定的培训费,送你到什么有先进技术的地方学习,可是现在用工单位考虑不了那么多。作为职工吧,他有点技术,他想的不是更进一步学习,而是拿着企业400块的工资,再去外面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干,挣点外快,就不是好好钻研技术了。再有就是技工这个工作是个半体力半脑力的工作,成长周期太慢,前期回报很不明显,后期的回报谁也不好说,所以人们只能看眼前。我再举个例子,咱们阳泉又有煤,我想点办法弄一车煤拉到河北,一下就不少钱,所以他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会考虑长远打算。”(访谈记录:sxyq-2005E24)
图1 单位制工厂与现代厂商培训工人技术机制的比较
综上所述,由于市场经济下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厂商在培训经费、培训意愿、产业类型和用工制度与单位制工厂有着显著差别,培训技术工人机制市场化转变并非有利于技术工人的成长。相反,由于现代厂商不意愿提供习得高级技术的成本,又不具有促使工人长期稳定就业的条件和能力,技术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此外,十年间工业衰落、工人地位下降等社会记忆的连续性影响也严重影响到新失业群体对于技术工人的选择。
“这跟家长有很大关系。从80年代末期开始,整个90年代到了21世纪,沈阳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城市,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很多工人都下岗了。所以人家家长就说,我孩子就是干什么,就是去商店、做点小买卖,我都不让孩子当工人。”(访谈记录:lnsy-2005E22)
四、结论与政策意涵
基于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状况和现代厂商培训技术机制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尽管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已走出低谷,但由于自身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不能为技术工人的前期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这使得技术工人的成长基础羸弱。其二,由于现代厂商往往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忽视或无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并放弃了单位制工厂原有的培养模式,这使得技术工人的成长后天不足。其三,由于初级技术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高级技工由于生理等原因退出工作领域,“技工荒”可能将长期存在。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当前“技工荒”的社会背景,技术工人应该成为新失业群体职业选择的重要部分。然而,当前职业技术培训的缺失使得新失业群体很难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并成为成熟技术工人。因此,考虑到新失业群体就业能力的提高和未来发展,必须将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重要环节加以考虑。这也正是要求我们需要具备“造就下一代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的“面向下一代的发展”的战略思想(孙立平,2003),而这样一种思路使得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问题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市场化。应该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市场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作为以就业为主要面向的教育机构,能否实现完全市场化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中专和职高仍隶属于政府的教育部门,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也均由其负责。然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经济投入并非仅仅如此,设备的更新、实习材料的消耗、实习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大笔经费,一台设备动辄需要十几万、几十万,仅仅依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招生上或者实习工厂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些对于现代技术工人的培养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能否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对于新失业群体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竞争能力的增强、对于现代厂商经济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二,厂商应担负怎样的社会责任。对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企业而言,为培养技术工人而花费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可能是一种浪费,但对于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而言,对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却恰好有利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毕竟最熟悉企业生产的技术工人只能由企业自身培训。同时,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也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维持本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义务。否则,仅雇佣不培养的用人模式只能导致本企业或本行业后继乏人,并最终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发展。
问题三,政府为新失业群体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促进就业等问题上的行政职责。尽管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政府对于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监督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影响到新失业群体就业能力的提高,也是健全劳动力市场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就用工监督而言,政府在企业用工问题上应承担监管职责,比如对工资、工时、职业资格的审查等等。尽管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已经受到多方关注,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社会上存在大量无证上岗的现象,拥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的竞争能力受到削弱,青年人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损害,这也成为新失业群体忽视职业技术培训以及技工荒发生的隐性条件。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指导,宣传并鼓励青年人以高级技术工人为职业选择方向,为技术工人的成长提供后备力量。
注释:
①数据引自:《2003年辽宁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2003~2004年度辽宁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标签:职业技术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