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实践与论证--对复旦大学“九二”现象的思考_大学论文

“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实践与论证--对复旦大学“九二”现象的思考_大学论文

“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示范——对复旦大学“92国政现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政论文,复旦大学论文,合力论文,现象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大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以管理育人为前提,思政育人为先导,教书育人为基石,服务育人为保障,环境育人为依托的“合力育人”新思路。经过三年实践,“合力育人”教育思想已经充分显示其合理性与有效性,这集中地体现在对国政系92级本科生的教育过程中。

一、“合力育人”的前提:管理育人

国际政治系党总支与行政高度重视“合力育人”,把“合力育人”作为国政系教学、管理、服务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由此,系行政与党总支对国政系的办学思路、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管理转变与创新”,从制度上保障“合力育人”教育思想实践的顺利开展:

1.转变育人观念,在全系树立“合力育人”的整体教育观。经过不断交流、研讨,国政系党总支与行政领导、学生工作管理层、任课教师、资料室、计算机服务中心、办公室,全系上下达成共识:各部门除了要从人才培养整体需要出发规定并履行自己基本职能外,还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各部门以往单兵作战的做法,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借重、相互交叉的效应。

2.重新调整管理定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过去,办学是以教师(包括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行政供给”、“教学供给”、“服务供给”为特征的。现在,国政系明确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一切从学生需求(这种需求实质上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出发,来安排管理体制、课程结构与内容、后勤保障服务。这种“需求导向”原则更重要的是指全系各部门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从深层次上使学生需求得到满足。

3.转换教育模式,大力倡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复合型教育。国政系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政治信念培养与道德情操教育。但过去,这种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并没有形成自觉的、内在的联系。这几年来,国政系高度重视将知识教育与政治信念教育,业务教育与道德情操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工具型教育与智慧型教育,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确保“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有效实现。

4.不断增强学术氛围,把学术水平提高作为国政系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和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要想培养一流人才,首先要有一流教师,要想成为一流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流学者。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下,国政系的许多教师勤奋学习新知识,努力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在学术前沿潜心钻研,捕捉新的学术生长点。这几年来,国政系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市级研究课题,学术著作不断问世,学术文章不胜枚举(仅以政治与行政教研室为例。这几年共发表论文230多篇,出版专著约30部)。在原来较雄厚的基础上,国政系的科研力量与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

5.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形成充分有效的“合力育人”机制。几年来,国政系党总支与行政在不断摸索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些可操作的,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的管理制度,如:系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系学生工作研讨制度,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制度,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制度,连续性考察、培养并选拔优秀人才留校任教制度,信息公开和学生参与型管理制度,开放式办学制度等。

二、“合力育人”的先导:思政育人

在党总支与行政支持下,国政系学生工作组在“合力育人”过程中,起着协调、沟通、组织具体实施的特殊作用。

一般来说,如果不解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不树立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风尚,学生在文化理论素质方面也很难有大的提高;即使业务能力拔尖,但如果其政治信念模糊、道德水准低下,那么要寄希望其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也不可能。因此,在国政系学工组通过辅导员对学生所进行的全面管理、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先导意义,同时这种教育的概念既与狭义的政治素质教育相联系,又与之相区别,是一种大思政观(涉及专业学习态度、理论学习态度、基于价值判断的业务学习选择与择业选择等)。

班级管理是学生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因而作为班级管理者,在“合力育人”全过程中,辅导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政治系学生工作组把抓辅导员建设放在首位。除了在行政与总支重视下,国政系辅导员队伍具有很好的条件与基础外,学工组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辅导员队伍育人水平。如建立辅导员每周例会制度、辅导员工作考评制度、辅导员内部交流制度、辅导员值班制度等。在此过程中,国政系涌现出了象92级辅导员这样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把学生工作视为“生命与事业延续”(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语)的优秀辅导员。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采取有所不同的方法,即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由于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全面管理是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因此,从系的角度出发,应该根据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进行具体决策。国政系学生组在实践中强调了对不同年级进行初期的定位决策与不同阶段的连续决策。

1.力求做到对班级整体情况分析判断准确。国政系92级由国际政治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77名学生组成。其中,思政专业24名学生均是从全市中学推荐选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为优秀的学生,其培养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该年级92年入学后,参加军训一年,受到了严格的政治理论、组织纪律和军事基本技能的训练。进校学习时,该班已有11名党员,其中8名是在军校发展入党的。经过进一步考察,国政系学生工作组对于该班的判断是:党员的比例高,政治素质好;专业思想稳定,学习风气好,理论探索氛围较浓;热情高,对于班级工作,校园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2.力求做到对班级发展的定位决策准确。系学生工作组在国政系92级进行了比较高的定位,希望通过在国政系92级的实践,总结出新形势下“合力育人”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带动全系学生工作的发展。国政系学工组不仅对国政系92级的工作提出严格要求,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进行了指导与帮助。学工组明确要求国政系92级作实基础工作,开展基础文明建设,根据班情在系院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突出表现,用一年时间成为系学生工作的先进典型,争创上海市三好先进集体。为此,学工组为国政系92级配备了业务能力比较突出的老师担任辅导员,指导该班建立了党小组,党章学习小组。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亲自为国政系92级同学上党课,撬专家学者为国政系92级同学作治学与做人的报告,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第一学年中,国政系92级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工作,在党团建设,专业学习,凝聚力培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学年该班即被评为上海市三好标兵集体。

3.力求做到班级发展的连续决策准确。不同学科,不同班级具有不同特点,同一个班级在不同学年也具有明显不同点。因此,针对这种阶段性变化,必须进行反馈,修正,连续决策。根据国政系92级基础已经非常扎实和逐步进入高年级阶段这两个特殊性,国政系学工组明确要求国政系92级应该以第二次争创市三好集体为动力,推进班级工作全面发展,并指出,国政系92级的工作要在两个方面有突破:第一,要把党团建设与班级推优工作提升到班级工作灵魂的高度;第二,要把班级工作的重心从搞活动转移到学术理论探讨上来,以此大力推动人才培养并推动班级形成更为浓厚的学习气氛,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系学工组的指导下,国政系92级逐步形成了这样一条总思路:以党组织建设为灵魂,以班团工作为核心,以人格进化为基础,以学术探讨为抓手,以社会实践为助推,以凝聚力增强为纽带。在新的一学年里,国政系92级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国政系92级已经进入毕业分配前阶段的特殊性,国政系学工组进行了新的分析,判断,决策,提出了“持续发展”工作模式,即要求国政系92级持续地发挥班级的政治优势;持续地巩固班级业已形成的学习空气与学术氛围,持续地增强集体凝聚力。三年实践证明,我们对国政系92级整体定位,阶段性目标的连续决策是准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合力育人”的基石:教书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就社会科学而言,学习有关知识与理论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态度、信仰、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社会科学的传授肩负着引导学生做学问与做人的双重使命,应该充分运用业务教师的比较优势,在“合力育人”中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政治系在教书育人方面既有着优良传统——其中政治与行政教研室被评为199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又有许多新的探索与实践,大力倡导以知识培育人,以思想武装人,以人格力量净化人。

1.结合专业特点,充分运用专业优势,把对学生的文化理论教育与政治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政治系的各专业主干课程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其中,既有“政治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基础课程,又有“行政管理”,“政策分析”,“政党制度”,“防务与安全”等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既有反映中国国情史情的课程,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近代中国外交”与“当代中国外交”,“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又有大量介绍西方思想制度变迁的课程,如“比较西方政治制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等。在教学过程中,国政系教师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用正确与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教育方法分析西方的各种思潮、学派,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及其发展趋势。这样,就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大大提高国政系学生的政治理解力,判断力,这也是国政系92级学生政治素质普遍较高的深层次的原因。

2.为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具有优势的传统课程的同时,大力调整课程结构。国政系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课程,以及一些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课程设置是比较全面、综合、跨学科的,有利于在专才教育的基础上发展通才教育。

3.坚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政系92级同学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时,任课教师要求77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第二学期还举行了调查报告评议会,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质,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的能力,坚定了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教师在为国政系92级开设“港台政治制度”一课时结合课堂教学,在班里组织了“香港基本法知识竞赛”,还组织同学参加香港《大公报》举行的“我看基本法”征文活动(行政管理专业100%的同学参加了征文,其中两名同学获得优胜奖),以此巩固课堂知识,开拓视野,锻炼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深化了对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的认识。

4.实行名教授为本科生开基础课。复旦大学“杰出教授”、著名学者先后为国政系92级开过课。他们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凭藉博大精深的理论功底,精密透彻的分析,生动而富有人格魅力的讲解,深深折服了同学,使国政系92级领略到了大家风范,大大增强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5.让优秀青年学者逐步挑起教学大梁。几年来,国政系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在学术科研上脱颖而出的同时,在教学上也逐步形成了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他们知识结构完整,对新的学术生长点比较敏锐,学术思维活跃,这就使得他们的讲课深刻而鲜活,富有时代气息;他们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讲解,让学生感知到了生命意志的魅力;他们甘于寂寞与清贫,却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知不觉经历了灵魂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

6.结合各年级特点,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根据国政系92级学术理论空气浓、参与热情高的特点,很多老师在二年级开始就在国政系92级尝试开设讨论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教师在为思政专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课时,组织每个学生试讲,集体评议并相互讨论,当学期结束时,该专业学生也写下了累计16万字的讲稿。思政教研室还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合作,组织92级思政专业同学进行“大学生生活导论课”的集体备课,让他们对全校96级新生开设此课。这种由一个专业的大学生对全校大学生开课的做法在复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7.大力倡导教师进行课堂后的教书育人。大学老师在下课后一般与学生很少有联系,但在国政系则不同。以国政系92级为例,他们中很多人都与自己所敬仰的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国政系的很多老师都为国政系92级全体同学做过“治学与做人”的报告。对该班的学术团体“新半月谈”(被评为复旦大学十大优秀社团之一)一直给予关心、帮助和指导。他们先后为“新半月谈”开设专题讲座,还指导“新半月谈”会员撰写学术论文,编辑会刊《放眼》,出版了《邓小平理论体会集》、《发展政治学习作集》等论文集。该班另一个学术团体“国际问题研讨会”也得到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正是在这样一些老师的传帮带下,国政系92级学术空气浓厚,出现了在复旦大学学生中很有名气的“学生理论家群”,不少文章在市、校各类征文中频频获奖,有些文章发表在《复旦学报》、《探索与争鸣》等权威杂志上。

四、“合力育人”的保障:服务育人

教学辅助部门、学生生活管理服务部门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低估。但从“合力育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其作用则不言自明。由于这些部门是除了课堂之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优劣。更为重要的是,青年学生容易根据这些部门在提供管理服务中所发出的信息形成对人、对社会的某种判断与看法,如果这种判断与看法不断加深、固化,则必然对其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人格情操产生内化影响。这足以表明服务育人在“合力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努力做好服务保障。一般来说,高校院系资料室在夜间是不对外开放的。然而,在国政系,资料室坚持晚间继续向学生开放,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查阅专业书籍、资料和自修的好场所。为了满足很多同学学习电脑的强烈需求,系计算机服务中心改变了只向教师开放的做法,开始逐步把其服务重点转移到学生,该中心以其坚持低廉的收费,受到广大同学的好评。机房已成了学生名符其实的“第二课堂”。

⒉由简单服务到深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知识含量,更好实现“合力育人”。在实践过程中,国政系教辅部门越来越不满足于提供适应性服务,即同学有什么需求,努力去满足它,而是从引导与激发同学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更为积极主动也更为有效地开展服务。这集中体现在教辅部门把其服务延伸到课堂,正式开设了“政治文献检索”、“办公室自动化”等课,这些课已成为由学校教务处认定不能随意改动的专业必修课。这样,“服务育人”与“教书育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很好地相契合。

⒊通过吸收同学参与管理,既提高了服务部门效率,又锻炼了同学的能力。国政系92级的很多同学之所以与资料室、计算机中心关系特别密切,是因为他们参与了管理。他们既是被服务对象,同时又是服务者。国政系92级相当一部分同学一有空就到系资料室帮助整理资料、登记卡片、把资料信息输入电脑,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在计算机服务中心当起助理教员,指导其他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在毕业实习时,资料室与计算机中心也成了一些同学中意的实习单位。

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系资料室主任以系为家,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为同学提供服务。几年来,他不计任何报酬,坚持夜间值班,使得资料室得以全天候对同学开放。国政系92级很多同学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在他们身上,同学们看到了人格力量的光辉。

五、“合力育人”的依托:环境育人

国政系“合力育人”的教育思想能在国政系92级取得很大的成功是与复旦大学良好的环境分不开的。

复旦大学良好的校风学风,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师资条件与办学条件为全体复旦学子的成才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不仅给同学提供了大舞台,创造了大量机会,也促使他们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国政系“合力育人”实践有了指导、支持和依托。校党委书记格外关心国政系92级的发展,亲自为国政系92级《放眼》报纸题写了“立足中国,立足党的基本路线,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多次与国政系92级同学进行谈心,特别是专门为国政系92级同学做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报告,对国政系92级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推动班级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复旦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以及校教务处、马列部等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国政系92级同学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法学院成立后,院党总支书记为院学生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国政系92级面临困难时,她总是给予最大支持,而国政系92级同学取得一些成绩时,又是她提醒国政系92级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前任法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在国政系92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予了直接指导与大力支持。

三年来,正是在“合力育人”教育实践作用下,国际政治系92级循序渐进,在党团建设、人格养成、学术探讨、社会实践、集体凝聚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出现了“人人争着入党,个个抢着为班级做贡献,在名利面前礼让他人”的令人可喜的“九二国政现象”,国政系92级先后被评为“1994年上海市三好标兵集体”、“1995年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1995年上海市红旗团组织”、“1995年全国先进班集体”,95年底,再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好集体”。

国政系92级的成长凝聚着复旦大学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太多人的心血,它充分展示了国政系“合力育人”教育思想实践的创造性、有效性。它的重要启示在于,要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造就更多的优秀集体,就必须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合力育人”。“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实践对于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具有普遍有效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标签:;  ;  ;  ;  ;  ;  ;  ;  ;  

“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实践与论证--对复旦大学“九二”现象的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