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历史课堂,存在着低效教学。笔者经常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在束缚着历史教学工作者的智慧和创造才能,致使历史学科越来越淡出学生兴趣的视野而沦落为应试的工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培养、良好素质的养育影响力越来越薄弱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心智的发育、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升,离不开自主的探索和自由的选择。毫无疑问,历史课堂要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和精彩就必须摆脱各种束缚教学双方手脚和头脑的观念和陈规,还师生一个无障碍对话交往的广阔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教学工作者:让受教育者“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帕夫雷他中学》)。国内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也持有与苏相同的观点。有论者强调指出:“对于学生来说,自由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有了充足的自由时间,才会享有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爱好、兴趣和才能的机会”(何齐宗《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人格》)。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句话的实质应该是指在学习中学生可以享有无拘无束地与教师、学习伙伴进行对话交往的权利,可以享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可以期待教师对他的每一点进步与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权利往往得不到尊重,学生的期待往往落空,课堂因此而死气沉沉、了无生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不少历史教学工作者由于观念理念的转变滞后,教学追求、教学行为还受着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首先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的角色定位的束缚,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正确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见解: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交往关系。从这一认识出发,笔者相信,历史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够自觉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者努力向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探究活动的启发者和促进者、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的顾问者和参与者转变,那么教学双方的互动对话、智慧碰撞、思维交流就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生成的渠道就定然会畅通。这方面一批历史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为我们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具有实际仿效价值的生动案例。
且看扬州中学王雄老师的历史教学课堂。他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研读各种资料,可以自由讨论、公开质疑,可以提出与教材结论完全背道而驰的观点。在王雄老师的课堂上通常没有统一的结论,更不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诘难、争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切源于王雄对历史教师角色的理解,自己不应该是现成知识、现成结论的讲授者、灌输者,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就合格公民的引导者、培育者。王雄否定历史课堂上的单一灌输,他的认知是,历史课堂要呼唤理性回归。“怎样让理性回归到人们身边呢?主要是让人们质疑,质疑是理性的基础。”历史教学的理性就是着眼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质疑则生成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为此,教师必须为教学双方的对话互动搭建无障碍的交流平台,而交流平台的成功构建,必须以教师摆脱传统角色定位的束缚为前提,因为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成功扮演两种角色:健康生态的建构者或是毁灭者。教师角色地位发生转变,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一旦确立,许多阻遏课堂生机活力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要让历史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和精彩,必须突破的第二重束缚就是改变单向度传递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解放学生的手脚和头脑,给学生以自主选择学习探究方式的自由。这里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重教轻学,缺乏互动的教学行为”是历史课堂丧失活力和生趣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现的是由对学习主体人格的忽视转变为尊重,这是民主教学关系确立的主要标志。历史教学工作者在课堂上最应该去做的,不是强制学生接受灌输、被动记忆,而是提供富有趣味、能吸引注意、促进思维、推动探究、激起参与热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体悟、思考质疑、探究实践,促成智慧和能力的生成发展。教师应该调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等不同的学习方式选择,使互动合作、实践探索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智慧生成、能力发展的源泉。不难理解,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如果获得了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他就享有了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的自由,而“学生有了充足的自由时间,才会享有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爱好、兴趣和才能的机会”。
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历史教学工作者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改变评价视角和方式,让积极的教学评价成为智慧生成、素质提升的润滑剂和驱动机。要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要从知识把握、活动参与、合作交流多个视角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评价要以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为依据。事实上,能否记住某个知识点、能否背诵某个现成结论、能否在某次作业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不重要。就历史学科而言,教学的追求应定位于历史知识和历史认知技能的逐步积累,正确历史观的逐步形成,观察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渐趋完善。从这一价值取向来观察,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应放置于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创造性、交往合作的态度和能力等方面。传统的结果性评价确实束缚着教师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带有太多的功利化、情绪化的色彩。完全可以想见,一个充斥着否定、斥责甚至讥讽、嘲笑等消极评价行为的课堂,其学习氛围必定是沉闷压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必定是低落的。这样的课堂何来生命的活力和光彩呢?
论文作者:曹如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自由论文; 评价论文; 方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