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内源”、“先发”型现代化,英国的现代化可谓是其典型代表,在“内源”、“先发”型现代化中,现代变革的主要力量归咎于国家的内部因素,使得这个国家改革现代化的步伐领先于其他国家,加之市场的作用,国家现代化自下而上的发生和展开。但事实上,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其实已经有了一股“外源”力量来推动其工业化运动,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来探讨英国现代化的性质,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开端和发展历程,从而对思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给予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启示
一、英国现代化的“内源”、“先发性”辨析
英国现代化的“先发”性之所以被广大学者所认同,是因为他们看到,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而作为现代化原动力的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实现了现代生产力的孕育和突破,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消费化,率先完成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一般来说,都是被大家所公认的说法,可是如果追溯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历史,那么这种说法可能就会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挑战。英国其实早在1540-1640年之间就经历了一场工业化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一方面给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它其实更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外源”型现代化革命。
这场完全意义上的“外源”型工业化运动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在这之前整个英国的工业却处于一种落后的发展状况。为改变这样的局面,英国的决策者们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进口替代运动,引进了一系列的新产业和新企业。比如:首批造纸厂、火炮铸造厂、硝石厂等都是从其他大陆引进来的。之后,国内工业实现了大量的产业升级,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采煤业的技术升级,这一重大事件为后来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取得领先优势埋下了伏笔,也为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开辟了新道路。
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处于一个交往密切的国家体系,本质上他们处在一个平台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都会迅速的流向其他国家,人、物、财、技艺与思想等等频繁地跨国流动,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得以在这个大环境中孕育和发生。英国的工业革命绝不能单纯的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大陆构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经济体,英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情况,都说明了英国现代化绝不是单纯的“先发”性。
通过以上分析英国现代化未曾“先发”的同时,同时也昭示了英国现代化未曾“先发”的性质。将英国放在整个欧洲的境地,并纵观整个世界现代变革的很长时期内,英国的工业发展其实处于落后的一个境地,这里我们可以透过英国纺织业的发展来进行剖析。毛纺织业曾长期在英国处于一个首要的地位,后兴起的棉纺织业可以说是打响了了应该现代化发展的第一枪。但实际上,英国的纺织业其实存在数个世纪的落后状态,表现在存在一种发达与欠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不对等国际贸易关系和产业链低端加工者身上所常见的脆弱性--未掌握核心技术,导致无法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应得利润。该状况也阐述了一个事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哪怕是英国最具有优势的毛纺织业,在这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也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局面。那么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非要挑出一个现代化”先发者“,那笔者认为应该是荷兰,因为随着地理大发现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荷兰取代了意大利成为全球经济霸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辩证把握英国现代化的性质
根据以上对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性质的辨析,冷静思考后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放宽了英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视野,那么换句话说,当今学术界所共识的英国现代化属于“内源”“先发”型,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学者们缩短了看待英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视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之所以对历史视野进行深究,并不是锱铢必较,而是更加全面辩证的去认识英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和正式发展阶段。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阶段正式前面初始工业阶段的逻辑发展结果,任何特征和发展一定不能脱离初始阶段而孤立的来讨论,不然得出来的结论一定是片面的。然而我们来看当今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英国通过前半段初始阶段的基础而实现后来居上的赶超更能给予这些国家深刻的启发。
我们在探讨此问题的时候,绝对不能孤立的单纯的缩短英国现代化的时间框架,认为英国在整个欧洲历史现代化发展阶段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而最后得出英国的现代化是自下而上的甚至是放任自流的结论。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误导性的历史经验—“自由放任是英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经济政策,那么对于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政府都必须袖手旁观,绝不干预。”这样的观点把英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式过于理想化考虑,认为英国工业化发展的动力纯粹的归因于内部。然而历史事实证明,正是由于英国曾处于不发达甚至是落后的发展境地,才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违反“自由放任”政策的各种政策。
三、英国现代化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不可否认的是,英国仍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走入现代化的国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关系的进步,在强调原理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他的种种因素。英国现代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工业革命后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他也为其他国家展示了一条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经验。
简而言之,关于英国现代化“内源”“后发”性质的争论,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看,无非就是“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者的关系问题。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融合补充的。自由和干预两大极的交锋与震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一国经济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发展状态萧条,为治理纠正这一现状而产生。
对于我国而言,建国几十年来施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代表实行完全的“国家干预”,实行各种经济政策的改革就是逐步缩小其外延,而不断修正丰富其内涵的过程。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市场和价值规律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十三大是一个重大突破--认为计划与市场两极是内在统一的,从而肯定了计划和市场二者的同等地位;之后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从此以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提高和重视,为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雪梅.从《英国状况》解读英国现代化进程[J].赤峰学院学报,2010(12).
[3]杨豫.《译者前言》,载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张彦刚.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现代化之源[J].哲学史学研究,2009(7月下旬刊).
[5]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2004.
[6]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M].中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
作者简介:张科伟(1995.01-),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论文作者:张科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英国论文; 工业革命论文; 先发论文; 国家论文; 欧洲论文; 自由放任论文; 性质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