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BIM技术支撑下,三维立体设计平台得以有效搭建,各个专业可以在设计平排上进行实体模型建立,然后在模型处理器的支持下,实现不同专业之间设计的有效沟通,并进行设计模型更新、修改,从而确保设计质量、设计效率的提升。3.3建筑设计的前期其模拟设计因为BIM技术实际上为一个基于有关设计而随其生成的虚拟模型,因此,在建筑项目具体的执行施工前,都可借助于BIM技术来针对其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内容、方法、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应急措施来展开模拟处理,如此一来即可在有限的时间里及时性的去捕捉到建筑在其具体的设计阶段中所隐含的缺漏点,在建筑开展其施工工作之前,对其施工方案执行修正,以求施工过程被切实改善的根本目的,再者,还可借助于BIM技术来针对招投标的方案加以模拟,譬如说现场施工以及运输模拟等等,借助于模拟手段以捕捉到或许会存有的缺漏,以完成对于其方案以及管理、成本上的切实优化。3.4BIM技术的运营维保进行建设设计后期的运营维保是BIM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从实践过程来看,其运营维保的内容包含以下层面:其一,进行设计内容的虚拟建设,在BIM技术平台下,通过建筑物理原型特征、空间特征的输入,进行建筑物的搭建,然后在这种先试后建模式下,为后期建设提供指导。其二,在BIM技术平台下,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专业、管线碰撞内容的有效检查,其也是涉及后期运维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三,在算量技术下,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各个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并在数据共享下,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现。3.5技术交底整个工程的事前控制依赖技术交底完成,由于文字没有足够表现力以及工人文化水平不足,导致他们无法深入彻底了解技术交底的内容,更多的倾向于自己的以往经验工作。BIM系统涵盖的可视化能够很好的服务在技术交底中,同时BIM技术的模型也能够模拟,这为之增上了特色。将需要注意的特殊施工及施工工艺、专门的施工计划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传达给技术人员和工人,给他们交底。这样的方式更加的直观且准确,让他们透彻的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避免出现不良因素造成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施工程序,缺乏相应的技术经验等。工程部首先应该设计有效的施工方案,而技术人员应该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而后利用做好的模型进行新一轮的渲染,再通过视频剪辑等手段,加上施工注意事项文字注释共同整合为视频,等工程部技术人员把所有相关的交底完善之后,可视化交底资料便由此形成,并能提供给工人学习和使用。4BIM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前景分析在对BIM加以应用时,先应由有关部门来进行牵头,将BIM推广当成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关键性战略,特别是要责成有关的建筑管理部门来强化性的编制出有关的标准,对有关模型加以完善,拟制出有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合同。政府方面则应当要强化其在BIM方面的有关投资力度,强化对于BIM技术的创新研发,并且鼓励有关的工程企业去将其具体成果实际性的应用于项目的整体建设过程中去。就企业方面来讲,BIM的发展以及其价值都应当要被其决策人员高度认同以及支持,唯有将BIM真实性的运用于实践之中并显出成效,使企业看清楚BIM所富有的巨大价值创造力,企业才会有干劲的去进行发展。BIM模型技术必须要积极的结合先进的云技术,建筑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电子施工队,通过计算机技术根据图纸将BIM模型完美的呈现出来,最终将质量和安全问题及时的发现,做好施工前的纠正和准备工作,将施工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结束语:BIM技术对于建筑设计质量提升具有深刻影响。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持有充分认识到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做好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才能确保BIM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继而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杨佩衡.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6)[2]谢桂华,高焕强.谈基于BIM的“互联网+”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7(09)[3]张永康,秦拥军,骆淑芬.基于BIM技术的质量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7(08)
论文作者:张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模型论文; 质量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