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侨城文创投资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中,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因其较低的造价(与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比)和高度的可靠性(与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比)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区别及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其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1.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区别
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非火灾时,管网中维持的较高的压力和充足的流量,二者同时满足火灾时所需的压力和流量的要求;火灾时,无需临时紧急启动消防加压供水设备。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非火灾时,管网中维持的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流量,该压力或者流量不能满足火灾时所需的压力和流量的要求;火灾时,需要临时紧急启动消防加压供水设备。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非火灾时,管网中维持的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流量,只满足火灾时所需的压力要求,不能满足火灾时所需的流量的要求;火灾时,需要临时紧急启动消防加压供水设备。
2.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特点
稳高压给水系统全称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系统组成除与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相同外,还增加稳压装置。稳压装置有稳压泵、气压水罐(配套设置增压泵)或高位消防水箱(配套设置给水泵),不论何种稳压装置都必须满足灭火设施所需用的消防用水水压要求。稳高压给水系统在准工作状态和消防时,消防给水管网内的水压始终能满足消防用水对水压的要求。在准工作状态水压由稳压装置保证,管网压力因渗漏而下降,到水压设定下限值时,稳压装置工作;水压水升至设定上限值时,稳压装置停止;在消防时水压由消防主泵来保证。消防用水所需的流量在准工作状态由稳城市装置供给,其值一般小于消防设计流量,而天下管网漏失水量;在消防时,消防设计流量由消防主泵保证。
3.某高层建筑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实例探析
3.1项目概况
某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10000m2,其中分为多座塔楼,本文以D幢为例进行说明。D幢塔楼共有35层,高度为119.8m。若依照层数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则第一层至第六层是商场,七至三十一层是写字楼(其中第二十一层作为避难楼层)。
3.2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案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大,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不能满足高压部分消防管网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因此必须加压,采用消火栓给水系统减压给水方式。
3.2.1消火栓系统及竖向分区
相关规范中规定了消火栓的水量和针对不同建筑的适应性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根据水力计算得出的水柱不应小于10m;而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水柱不应小于13m。本文中所涉及建筑,消火栓箱内包含了消火栓按钮一个、消防卷盘一套、DN65胶管一套、ф19枪一支、DN65消火栓接口一个。按照压力公式计算:
第四区采用了增压给水的系统设计思路,这是由于高位水箱的供水不足以满足该区消火栓的水压需求,因此采用消防主泵与气压罐结合的方式进行消防用水的调配。当发生火情时,系统压力变化将会启动位于屋顶的消防泵,抽取并供水;同时,底下的消防泵也将会同时启动向高位水箱输水。该区的给水系统是自动灭火系统与消火栓共用,将消火栓的供水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供水分开,选用特性曲线平缓的水泵作为屋顶放置的消防主泵。
3.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竖向分区
对于高层建筑,当其建筑高度在 100m以上时,除了其中面积小于5m2的房间和不宜用水部位之外,都应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案中依照规定进行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依照相关要求,一区包含了地下室、第一至第六层的楼层和裙楼部分,这里设置了一级自动灭火系统,使用位于裙楼屋面的稳压装置保证系统的压力。当出现火情,系统压力的改变将会启动自动控制的水泵,或者由控制中心手动启动。位于第四区的增压系统可以提供给灭火系统1h的用水量,由此可以取消除第一区外,其它几个区域的自动灭火系统水泵,对于管道系统是一个很有效的简化措施,便于维护和控制,并能够提供可靠的供水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能够提高固定式消防设施的防护能力以及应急防护水平,消防水泵、稳压水泵依靠管网压力自动工作,实现无人化操作。而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必将会对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要优化系统的形式及组成,合理划分系统的供水范围,并优选管网材质和消防水泵动力源,以此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年限,实现节约投资,降低能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洪海.室内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13.
[2]杨柳.浅议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J].科技资讯.2009.
[3]李川.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在建筑消防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4.
论文作者:徐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系统论文; 高压论文; 水压论文; 消火栓论文; 火灾论文; 压力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