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方法论文_罗鑫,黎国建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方法论文_罗鑫,黎国建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 昆明 6500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评估质量的高低能够极大的影响到工程后期的使用时间及运行的质量。因此,采取措施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质量进行提升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在对水工环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本文中,首先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思路与方法

1.引言

对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拟建项目用地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和现状地质灾害的调查,同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评估区内拟建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加剧、引发及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对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征地、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现如今,水工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随着水工环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而增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十分必要。

2.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分析

为了保障大型工程的顺利开展,并能够按照预期目的达到预期建设效果,必须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制定相应的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对工程建设场地的现场勘探和环境综合分析是开展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关键环节。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现状条件下,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少一批专业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人员。我国水工环技术最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各项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但是在此之前我国没有足够的相关人才培养机制也就没有人员配备能力,造成了部分相关行业人员专业能力较差,没有相关实际经验,这是影响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现有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存在着设备运用不熟练、不科学,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不准确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急需解决和调整的问题。

3.影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现实因素

3.1地质灾害特性产生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会对当地的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较大改变,容易引发地质灾害。而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往往不能够被勘测人员准确的预测,成为干扰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要求评估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施工现场现状地质灾害进行评估,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引发的新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方案提出施工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性意见。

3.2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地貌是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地形地貌会产生不同的地质灾害,要针对场地所属的地形地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对于斜坡地形地貌,要查清斜坡的结构类型、坡度及高度,评价斜坡的整体稳定性及局部失稳的可能性,是否有可能形成滑坡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产生影响;对于沟谷地形地貌,要查清沟谷的汇流面积并计算沟谷的最大流量、查清沟谷历史最高淹没水位,评价沟谷是否为泥石流沟或活动性冲沟,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泥石流或洪水对工程建设产生的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水工环地质灾害的评估

4.1水工环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判定依据

对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判定,主要依据以下内容进行:如果发生灾害的现场的人员伤亡不超过3人,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人民币内,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判定为低等程度的危害。而中等程度的危害则指的是现场的人员伤亡数﹥3~﹤10人,并且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如果超过了上面所述的区间,那么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为严重。

4.2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要求基本查明评估区及周边已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类型、活动规模、变形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等,对其稳定性或发育程度进行初步评价。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成因历史分析法、赤平极射投影法等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对岩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大面积填方及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区域应进行重点调查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应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建设工程的类型和工程特点进行预测评估。应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遭受、引发或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学统计法等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

5.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分析

5.1注重施工现场勘察

对现场水工环地质工程勘察是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和先导。只有对施工的现场勘察准确精细,才能够使后期的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加合理和准确,从而保障工程安全顺利的实施。技术人员跟读场地勘察数据进行分析各项工程实际的施工需求。同时前期的施工场地勘察还能够使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施工策略,制定更加长远的施工目标,明确施工重点问题,细化工程开展步骤。遇到现场条件较为复杂的施工情况,现场勘察人员还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意见指导,建议施工单位引进特定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材料质量和技术保障,制定更加完备的技术应用方案。因此,在山区建设过程中和复杂地形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施工现场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5.2注重地质环境勘察

现场水工环勘察技术人员除了应该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勘察以外,还应该对整个项目的具体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在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减低地质环境勘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起到对工程施工的前期水工环地质勘察监督管理的作用,制定具体的施工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小化。

5.3注重对水文环境的勘测

在评估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时,应重视对水文环境的勘测,科学地分析水文条件,恰当地使用水文因素来评估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提升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奠定基础。在优化水文环境勘测的过程中,应对评估依据及参考数据进行科学地设定,合理地分析现有的水文条件,一般来说,应将地下岩溶的发育状况作为主要的评估依据,通过对危险等级和岩溶发育状况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来得出危险评估结果,再根据危险评估结果来编制处理对策及防范对策,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结语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已步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也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评估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地质环境、水文环境及施工现场的勘测,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提供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顺利、有序开展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

[2]佟其伟.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4).

[3]何迎,左丽敏.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J].低碳世界,2017(7):71-72.

论文作者:罗鑫,黎国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方法论文_罗鑫,黎国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