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工程结算现状,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阐述工程结算中常见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工程;结算;问题;建议
前言
工程结算是指施工企业依照工程承发包合同,以完工程量为依据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清算的经济文件。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施工企业工程结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例如索赔问题仍然是困扰施工单位的常见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工程结算对施工企业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福厦线的工程结算实际情况,针对施工企业工程结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1施工企业结算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1.1建筑市场现状对结算工作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仍处在基本建设高峰期,根据国家铁路局《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期间铁路基建投资就有约3万亿元。施工企业都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谋求发展,但同时我国各级施工企业扎堆,市场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些施工企业急于中标对承揽的项目缺少筛选,测算后明知道中标后项目是微利甚至亏损仍然投标,将盈利寄希望于施工后的变更索赔;还有不少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存在不平等条款。这些情况的普遍存在势必导致工程结算过程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工程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如笔者参与的福厦铁路项目,竣工几年后,竣工结算仍没有办理结束。
1.2施工企业组织管理对结算的影响
部分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经济和技术脱节、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脱节现象严重,很多项目管理人员不懂合同管理、只懂技术不懂经济。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前期虽然任务繁重,但大部分工作按部就班比较简单,管理人员也收益高,容易出效益,出成绩,工作人员积极性也高,而到结算收尾阶段就正好相反。经常出现工程中前期施工人员为赶进度片面重视工程进度和质量,不重视成本管理和造价,忽视了工程资料、各类签证的收集和整理,工程竣工后前期抢工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在开始显现:在编制结算时发现需要的资料缺失,或资料签证不严谨,事后再要重新收集资料和补签困难重重。另外,由于我国基本建筑市场的高速发展,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快,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层出不穷,对结算工作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出现定额缺项问题时双方在工程造价确定上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的协调困难问题等,这些都制约了工程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变更索赔对结算的影响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工程量变更,也会根据需求增加一部分合同外项目。如笔者参建的福厦铁路,仅一个站前标段的Ⅰ类变更就有22项,Ⅱ类变更通知单有643份。对于这些变更设计和合同外的增加项目,部分项目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和预算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和及时,使得这些增加的价值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得到确认,并对最终的结算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由此可见,合理的工程变更、索赔是施工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因国内相关制度执行不规范,变更索赔不按规范标准和合同进行的普遍存在,因国内建筑市场的高度竞争,施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变更索赔如果不能充分落实。必然使施工企业的权益受到损失。
1.4造价人员业务能力对结算的影响
由于施工企业造价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存在客观差异,对结算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造价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有熟练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有管理、经济、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而这种能力需要造价人员在工作中进行大量实践、不断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规范、标准、知识日新月异,很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结算人员因为没有在正规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加上工作繁忙导致疏于学习,对形势发展不适应,多表现为对新知识、新标准接受慢,对新软件应用能力差。也有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生进入施工企业的造价岗位,他们对造价知识掌握全面,能熟练操作电脑,但严重缺少实践经验,这使得这些从业人员往往无法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理赔能力差。
2提高工程结算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2.1施工企业加强重视是做好结算工作的基础
近几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近几年我国正处在基本建设高峰期,施工企业为了抓住机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求生存、谋发展,首先就需要多中标,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往往降造比率都很高,但是项目盈利水平对于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加重要。这就需要企业全过程科学控制,施工中实施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施工企业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投标、成本控制、结算管理制度和程序,并保证得到充分落实。施工企业要在项目结算时配备足够的素质专业人员,不能只重视在建项目,忽视结算收尾项目。
2.2过程中注重各种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及时收集整理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基础工作,完备的基础资料对结算资料编制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撑,也有利于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免结算时缺少支撑性资料,减少审核时出现的麻烦。为了能为结算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过程中应重点收集和整理以下资料:
(1)投招标文件、工程承发包合同、相关协议、补充协议及重要文件和会议纪要。这些文件是结算时计算项目费用的依据,直接决定各项费用是否可以计入或是否可以调整等。
(2)包括各类图纸、各类签认单、工程联系单和设计变更通知书在内的各种设计资料,这些资料是结算时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3)与工程有关的种预算定额,材料市场信息、与项目有关的国家或地方调整政策、文件规定等。
(4)包括各类联系单、往来文件、试验质监资料以及施工日志等在内的其他资料。
2.3加强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统计与保管
因建筑工程项目有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针对这种情况,项目各岗位管理人员必须在及时与相关各方对接,完善变更设计签证资料,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签证资料的整理与保管,对设计变更要建立变更台账进行登记并核算,明确哪些项目已经批复,哪些属于未批项目。同时,对于现场变更和现场出现的索赔应当及时收集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分类保管,以便为后期的工程结算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2.4施工企业应重视造价人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施工企业结算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将直接决定项目的结算质量。这就首先要求编制结算的预算人员对企业抱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同时具备较强的个人业务能力。专业业务素质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熟悉并掌握合同条款和协议内容;理解项目所用定额内容、项目以及价格构成;熟练掌握工程量计量计算规则、合理套用定额;还需要能够深入施工现场,时刻了解施工进度,及时掌握变更索赔第一手资料,依据合同及政策文件对施工各环节发生变更设计给予合理性审核,以保证变更索赔内容可顺利批复并纳入调整。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大力培养,使用经过专业学习的造价人员,并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2.5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编制人员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项目的结算工作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提高结算质量需要结算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结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高度负责,积极主动,必然会提升结算成果的整体质量,相反一旦结算人员认为项目结算多少和自己毫无关系,只想尽快结束结算工作调到新的项目,就会导致结算文件编制水平差,企业也会因此受到损失。所以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以充分激发结算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对结算工作完成好的应适当给予奖励,反之给予处罚,并通报批评。
3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施工企业都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对项目施工质量及进度严格把控的同时对工程结算提高重视。工程结算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工作过程,需要从业人员工作严谨、细致、大胆创新,在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从工作中总结工程结算的规律提高准确度。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娟.工程结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方春艳.工程结算与决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蔡雷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资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