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分析留置气泡技术应用于临床肌肉注射,评价患者在疼痛,药物吸收及临床用药准确性方面效果。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病人需要进行肌肉注射的患者,采用留置气泡技术结合临床常规无痛注射技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留置气泡技术;肌肉注射;评价
留置气泡技术(1)又称气泡封堵肌肉注射法(air-lock technique),流行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用于肌肉,皮下注射。其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适量药液后,再吸入0.2~0.3ml的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其特点是将药物完全注入肌肉组织而不留在注射器死腔中<每种注射器的死腔量依针头的长度,号码及注射器大小来决定,其范围从0.07~0.3ml不等,以保证药量的准确,防止拔针时,药液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刺激,病人产生疼痛。另外,还起到将药液限制在注射肌肉局部而利于组织的吸收。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留置气泡技术用于肌肉,皮下注射中,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需要进行肌肉注射的住院患者,均采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并结合临床常规无痛技术注射完成
1.1材料和方法:
1.1.1注射器:用于临床肌肉注射的5ml注射器。
1.1.2药品:患者自备或遵医嘱用药。
1.1.3方法:由治疗护士对需要进行肌肉注射的住院患者采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法并结合临床常规无痛技术进行注射。方法是: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再吸入0.2ml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或着在抽吸所需药液后,留少量空气,不必再多次排气。结合临床常规无痛技术,如放松技术或和病人聊天,以分散病人注意力,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注射毕,快速拔针,按压片刻。疼痛判定标准采用口头描述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1],结合本组实例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完全无疼;轻度疼痛:指患者有痛感或轻微疼痛;中度疼痛:指患者感到疼痛,但可以忍受;重度疼痛:指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无法忍受。采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肌肉注射后患者描述的疼痛量表,见下表:
2.结果
见表1,2,3.患者口头描述注射部位无痛或微痛,药物吸收方面使用留置气泡技术的对照组较常规无痛注射技术药物吸收率高,患者临床用药准确方面,统计学有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疼痛较敏感,对医务工作者也有更高的要求,留着气泡技术流行于北美发达国家,满足现代人们对于疼痛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局部药物渗出而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效果满意。
3. 讨论
留置气泡技术(air-lock technique)用于肌肉注射。最大受益者是病人,其次是护士。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就医后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病情的治疗。护士对患者进行注射后如能得到患者的赞美,护士的个人成就感也会大大提高,也带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常规的肌肉注射基础上进行留置气泡技术有以下优点:1减轻疼痛。减少了药物外渗刺激而引起的疼痛,该方法可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入肌肉组织,并防止拔出针头时,少量药液渗入皮下组织而减轻组织受刺激的程度,减轻疼痛。2.增加药物吸收,更安全,见表2.3减少无效腔药物残留,避免药物浪费,据统计:无效腔残留药物人民币价值最高达4.3元,最低达0.96元,该方法减少了药物浪费,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患者的利益。4操作方法简单、安全、节省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不必再排气,因注射器针栓与乳头处衔接不紧而倒置抽药物后有小气泡聚集,而常规注射法多次排气浪费时间增加护士工作量。采用留置气泡技术不用排气,节省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5使护士对工作的成就感增加,工作积极性提高。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患者的积极的情趣也会传染给护士,护士也会以更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回报给患者,促进患者康复!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8
标签:气泡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药液论文; 技术论文; 注射器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