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论文_敖文

敖文(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608)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54 例,经手术病例明确确诊92 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病灶共98 个,评价了小肝癌的增强变化,记录了98 个病灶造影的增强模式,并与动态增强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与动态增强CT(Computer Tomography)进行了对比。结果: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呈高增强、门静脉期呈等增强或者低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正确诊断率为96.94%(95/98),假阳性率为3.06%(3/98)。结论: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利用超声造影,提高了诊断率,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硬化;小肝癌;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98-01

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难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回声异常不明显,肝脏的结构形态与超声造影缺少典型性[1]。目前,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方法主要为增强MRI、增强CT 与血管造影等,但上述方法难以实现微小病变的有效确诊,其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因此,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而言,其临床诊断应用了超声造影技术,此项技术通过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测,明确了病变的具体情况[2]。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了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探讨了其诊断的价值,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54例,经手术病例明确确诊为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92 例,其中男58例,女34 例,平均年龄(46.3±3.5)岁。病灶共98 个,病灶大小:5 个0.8~1.0cm,22 个1.1~1.5cm,29 个1.6~2.0cm,42 个2.1~3.0cm。

二维超声检查:63 个低回声病灶,24 个高回声病灶,11 个等回声病灶。所有患者行血AFP(Agence France Presse)检查,其中AFP 升高54 例,并行增强MRI 与增强CT 检查。

1.2 方法使用博莱科公司生产的超声造影剂Sono Vue,新型植脂末六氟化硫,微泡直径范围1~10μm,平均2.5μm,其中90%<8μm,pH 值范围4.5~7.5。在使用前,利用5mL 的生理盐水溶解造影剂冻干粉,在振荡混匀后,抽取2.4mL 行静脉注射,在2~3s 内完成。

使用百胜超声档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TechnosDU6、DU8 与CnTI 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

所有患者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病灶位置、数量、直径与回声特性,在造影前完成初步诊断。实时超声造影主要包括3个时期,分别为动脉期、没静脉期与延迟期。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采用χ 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造影增强消退时间超声造影后,小肝癌增强时间、增强峰值与消退时间如表1 所示。

2.2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98 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75 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呈高增强、门静脉期呈低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12 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呈高增强、门静脉期呈等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8 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呈等增强、门静脉期呈等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3 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均呈等增强。

2.3 超声造影、增强MRI 与增强CT 的诊断结果98 个病灶均行增强MRI 与增强CT 检查,超声造影和增强MRI或者增强CT 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病灶诊断的情况为:增强MRI 或者增强CT,8 个肿瘤未扫到,6 个肿瘤被误诊为血管瘤和小囊肿;超声造影检查98 个肿瘤,正确诊断率为96.94%(95/98),3 个(3.06%)误诊为增生结节。

3 讨论

对于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而言,肝动脉造影是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但此方法属于有创检查,其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常规超声方法具有众多的优点,如:定位准确、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因此,在肝癌诊断中仍占据着主导的地位[3]。但常规超声检查的局限性较为明显,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同时,彩色多普勒检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准确率不断降低。

近几年,在临床中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无创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肝脏肿瘤循环灌注状况的实时显示,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率。本文研究了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标准为高-等-低与高-低-低,其正确率为96.94%。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的快速增强,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分别为等增强、低增强与低增强。

肝癌的发展过程为肝再生结节、低度异型的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再到肝细胞癌,在此过程中,结节供血由没静脉供血转变为肝动脉供血。对于早期小肝癌与动脉供血较少的小肝癌而言,其增强表现为重叠的高度异型增生结节,因此,利用超声造影难以实现准确的诊断[4]。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主要表现在简便的操作与较高的正确率,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1]林旻,李红.超声造影对肝硬化的增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2.[2]石莹.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05:160-161.[3]段红艳,罗葆明,张彤.超声造影对小肝癌合并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09:668-670.[4]徐金锋.超声造影早期诊断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作者简介:敖文(出生1980 年、3 月)性别男、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现供职单位全称:宜宾县第四人民医院,职称:主治,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单位邮编644608

论文作者:敖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论文_敖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