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视野中的科技创新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确定性论文,科技创新论文,视野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6)06—0128—07
综观世界历史,归根结底,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科技创新推动,而科技创新繁荣必须依靠文化支撑。“创新文化,说到底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对于科技领域来说,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的文化。”[1] 科技创新文化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创新者的行为,赋予创新行动以根据和意义,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最为持久的、稳定的强劲动力。与科技文化的提法不同,我们采用科技创新文化的说法,不是简单地把科技创新成果作为文化,而主要是把科技创新过程作为文化问题来进行探讨。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境况由其内在不确定性所规定。[2] 任何创新活动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从这个前提和基础出发,可以更为深入地探究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科技创新主体文化
对科技创新文化的理解,有多种思路,不过无法回避且为最终落脚点的是科技创新主体的行为。“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讲,创新涉及探索、发现、实验、开发、模仿以及采用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组织结构。仅从定义,探索什么在研究与实验活动本身开展之前几乎是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因此,创新努力带来的技术(甚至进一步的商业)结果事先很难知道……创新包括一个基本要素即不确定性,这不仅是指缺乏与已知事件的发生有关的信息,更根本的是还包括(a)存在尚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b)准确地追踪行动的结果是不可能的。”[3] 科技创新需要展开一个知之不多的创新对象,对于科技创新者来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情形。
对任何有创新企求的人来说,不确定性是无法回避的困局。绝大多数人无法冲破这样的困局,因而也就退回到了原有的、稳定的、保持秩序的文化系统之中,遵循着一套社会成员普遍共有的思想和生活观念,他们缺乏思想的创新能力,同时也缺乏阐述和传播创新思想的能力。但是,总有一部分精英试图走出这种困境,他们既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也有思想创新的能力,能够通过阐释思想观念而冲破不确定性的困局,推行和传播创新,把创新文化的思想观念延续下去。[4] 这些人就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平常理解不同的是,科技创新主体并不局限于认知上,还包括有实践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收益主体的内涵。
科技创新主体有其内在的性质,即主体性,包括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三个方面。能动性,指科技创新主体对创新对象自然因素制约的超越,它把来自自然方面的不确定性降到对科技创新干扰不大的程度上。创造性既是对前人与同行在构建创新对象上的超越,同时也是对科技创新社会因素制约的超越,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创造出自然和社会中没有的东西。自主性是科技创新主体对自我制约因素的超越,面对的是科技创新主体自身,尽最大努力把其自身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加以消除,或降低到创新能够持续下去的程度内,这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5]
科技创新文化的生成源于科技创新主体,因而形成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由科技创新主体性繁衍和积聚而成科技创新精神,产生科技创新主体性的示范效应。科技创新主体在其对象化的创新活动中,通过挖掘其自身的主体性,把其内在的潜力和属性加以外化,使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时间之线条把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及自主性串联起来,积聚在一个平面上,它们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进而积淀出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等,形成科技创新精神,即科技创新主体文化。它综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主体的思维、心理、观念等多方面的品质,这是科技创新主体作为人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是科技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科技创新主体以这样的精神气质来积极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生成一种如何改造世界、解决问题的精神欲望。[6] 这种精神欲望在于不甘于因循守旧、照搬照用而积极寻求创新,产生不屈不挠的创新行为。
与其他文化形式相类似,科技创新主体文化以英雄人物、标识、象征等来表征,它通过科技创新精神而展现出科学精神、社会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的内涵。近年来,学术界对科学精神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但大多局限在对其现象的描述上,缺乏基础性与生成性的挖掘。在我们看来,科学精神是从创新主体与自然关系来理解的,它建立在人的认知的基础之上,是科技创新主体能动性长期积淀起来的精神状态。科技创新主体相信在创新对象背后有着一种内在自然法则,这种法则可以通过科学理性来加以揭示和理解,创新对象的认识与构建确立于这个法则上。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精神把人的智力因素融合到非智力因素之中,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引入科技创新活动,以科学理性来展现求真的欲望和实证的态度,形成一种严谨、稳定而又超越于现实的、创造性的心理倾向。科学精神的内涵有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等方面。[7]
社会精神是科技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被学术界忽视的重要方面。社会精神是从创新主体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的。所谓社会精神,是指科技创新主体因其创造性长期积聚而成的一种精神状态。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限能力的个体,仅仅是社会有机体中的一员。他的创造性来源于社会,生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能通过社会这个桥梁,才能透视出科技创新的旨趣,深入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的本质,触发人们灵魂深处的冲动和热情,进而引出人的欲望与需求,培育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道义感,把创新对象构建起来。这不仅要冲破创新对象原型中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扬弃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具有更高效率的实践方式。因此,社会精神还是追求高效率的精神。科技创新主体通过一定组织,把承担不同角色的成员联合起来,彼此之间竞争合作,延续与升华其创造性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彰显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学者把它看作是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一种精神气质。“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8] 通常人们理解的人文精神,主要侧重于人的情感等诸多人性方面的含义。其实,科技创新的人文精神侧重于从科技创新主体来观照与反思而形成,它积淀于科技创新主体性的自主性之中,是在一定时空之中多极科技创新主体的自主性的融合与升华。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自我对现实及内在的超越而表征出来的一种精神气概,这种精神气概可以通过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加以显示。人文精神提供方法论,肯定科技创新,体现了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科技创新组织文化
“文化不是上帝创造的不变之物,而应该被看成是以前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的不断积累的产物或保留下来的沉淀物。简言之,行动在文化的出现或形态发生的过程中是最终的决定因素。”[9] 科技创新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各种主体集体行动的结果,它起源于科技创新主体的行动。除了在个体层次上积淀起来的科技创新主体文化,还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即集体维度上积聚起来的科技创新组织文化。
之所以有科技创新组织文化,是因为科技创新是有组织的活动。科技创新组织源于科技创新复杂性的客观要求。复杂性是跨越不同层次而表现出来的性质,目前还未能从根本上了解它的机制,但已知主要涉及的是事物变化发展及其属性的多样性、多重性、相互交错、无规则、多层次性。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内含于其创新对象之中,如果科技创新不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而仅依靠某一创新主体自身来开展活动,那么蕴涵着复杂性的原本应同时发生的多因素、多环节、多层次的创新活动整体,就要被分解在同一条时间的链条上,使创新活动的时间被大大地延长,这样创新活动的效率就会大大地降低,甚至难以为继。[10]
科技创新的组织活动并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组织经济活动的积淀与升华就形成了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科技创新组织文化是科技创新组织经济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恒定性、规则性的那部分内容。一旦形成了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它就会对科技创新组织的活动起引导作用,开创出更有效率的科技创新组织。正如著名学者福山所说:“虽然契约和自我利益对群体成员的联属相当重要,可是效能最高的组织却是那些享有共通伦理价值观的社团,这类社团并不需要严谨的契约和法律条文来规范成员之间的关系,原因是先天的道德共识已经赋予社团成员互相信任的基础。”[11]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组织文化与科技创新组织的经济活动是相互统一的。那种把文化与经济活动分离开来,为文化而文化或为经济而经济的创新活动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创新组织活动的效率低下,难以长久地持续下去。
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要解构创新对象,找到创新对象的认识要素与实践要素;另一方面还要建构创新对象,把前一个步骤揭示出来的各种要素有机地组装起来。但是,后一个步骤与前一个步骤并不是周期性的实践活动,充其量也不过是准周期性的,甚至会出现混沌效应,在某一临界上出现分叉现象,把创新实践的相空间演变出更多的构建创新对象的路径。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创新过程。不确定性是创新对象复杂性投射到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结果,在创新主体与其他参与创新的人员的活动中表现出来。一般来说,“人类在与他人交往上受制于知识上的两种不足:(a)关于未来,人们只有不确定的知识(未来的不确定性),但他们必须猜测未来以便行动。人们喜欢获得能减少不确定性和鼓舞信心的帮助。(b)人们在了解资源、潜在交易伙伴以及它们的精确特征上具有‘横向不确定性’。特别是,当人们需要让别人为他们做事时,他们常常不清楚那些代理人究竟将忠诚、可靠、尽其所能,还是玩忽职守”[12]。
冲破这种不确定性的困局,除了科技创新主体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其他参与创新活动各种力量之间的协同。[13] 不管创新主体多么有精神气概,如果仅仅凭其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把创新对象构建起来的。也就是说,某一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精神只有得到与之相关活动的创新主体的认同,才有可能把这种不确定性加以消除,使创新活动能够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生成在于使科技创新精神在不同参与创新活动的主体之间得到相互认同。由于这种相互认同为创新主体之间各自需要的肯定与否定关系,因此这又是文化价值的认同。文化价值认同以对象性为基础,把创新主体对科技创新精神的价值追求建立在其他创新主体价值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其他创新主体的价值追求的实现来体现。如果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得不到认同,那么,不同的创新力量就不可能走到一起,即使正在进行中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会因此中断下来或归于失败。
从演化的观点来看,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的生成需要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种力量进行反复多次的博弈。蕴涵着文化价值追求的创新者,一方面要应对创新对象在自然生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还要规避创新对象在社会生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具有必然性,虽然可以规避,把它降低到一定程度,但无法根除。因此,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具有风险的活动,科技创新精神只有得到成功与收益来回报,以及其他主体的认同,才有可能持续下去。应对自然生成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属于物的,而应对社会生成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则为人的。相比之下,前一种不确定性是死的,博弈的结果是一种由经验反复试错形成的、以负反馈作用为基础的超循环机制;而后一种不确定性是活的,博弈过程的超循环机制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破坏,出现损人不利己的情况,给失败和损失方予沉痛的心理打击,使博弈各方付出极其高昂的博弈成本。[14] 只有经过众多的博弈,各方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之后,才有可能达成一定组织运行规则,进而上升为科技创新组织文化。
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合作,表述为组织的习俗、惯例、规范或行为规则。展开科技创新的组织文化,它有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层面的内涵。
共同价值观是科技创新组织秉承科技创新精神而积淀起来的,它以科技创新作为价值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把科学精神确立为求真求实的共同立场。这种立场映射出科学思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要素,使共同追求创新价值的目标渗透到组织的各个成员之中,成为他们的知识与认知结构的思维框架。不同的创新成员共同分享创新的理念与价值,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认同、分工协作,在各自的角色定位上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交流与传播有关的创新信息与创新知识,承继、复制、认同、繁衍和延续有利于创新的各种观念。“在一个创新组织中,信息可以自由共享,人存在高度依赖,对组织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奉献将每个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15]
组织秩序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一套组织运行模式,这套模式是受不确定性的影响而建构起来的,它的功能在于把两个或两个部分以上的创新社会资源,如信息、知识、思想、物质、人员等,在创新目标的驱动下,进行有效的交融和组合,凝聚或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创新目标。尤其是把人作为一种创新资源,在有效的组织秩序激励与约束之下,对组织的人员作合理的秩序安排及功能定位,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构建人力资源的共享与开发的平台,促进相关创新知识和创新信息在组织中流动与传播,特别是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16]
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科技创新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比重复性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大得多。一旦科技创新被迫中断或失败,即使没有经济上的损失,也会在创新者的心中留下一定的阴影,打击创新者的决心与信心。即使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创新者,一般也难以接受多次挫折与失败的打击,如有经济投资损失巨大的情况,创新者受到的打击会更加严重。如果这些负面效应被积累起来而加以放大,那么科技创新就很难形成文化现象。但是,科技创新具有正面效应,科技创新一旦成功,它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收益远大于其先前的各种投入。正因为这样,创新者又对科技创新存在着一种成功的期待。因此,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本身存在着一种风险分摊机制,它建立在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基础上,使有可能获得受益的创新参与者,按照他们预期的收益,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与风险。风险分摊是科技创新持续下去的组织文化保障。
三、科技创新社会文化
“创新文化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17]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构建源于创新主体,而创新主体是由创新个体与创新组织来表征的,因此从创新主体作为创新活动出发者的角度来看,也就有了对科技创新主体文化与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的理解。但是,这两个层面的科技创新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它们还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互动效应衍生出科技创新社会文化,这是科技创新文化的第三个层面。
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源于科技创新主体应对不确定性的不完全性。“不确定性本来是一件实事。它意味着,当前经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些经验本来就障碍重重。”[18] 人们对不确定性消除只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随着科技创新活动向社会活动领域的延伸,在个体层次及组织层次上已经规避了的不确定性,又会因为新的因素的加入而被转移到科技创新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这样一来,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科技创新文化的新视角,也就是从科技创新主体与社会活动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科技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包含着互斥与互融两个方面。所谓互斥,是指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排斥关系。与社会文化不同,科技创新文化实质在于创新,而反观社会文化,它却以稳定和保守为内在属性。科技创新起初难以容纳到社会文化之中,而社会文化也难以接受科技创新。由于科技创新文化以社会文化为母体,因此不管在哪一个时间点与空间点上,原有社会文化都处于强势的地位。这种强势的作用容易产生排斥效应,使科技创新价值边缘化。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社会文化的评价体系来加以理解,因为几乎所有社会文化都属于成功型的价值评价体系,喜爱成功而难以接受挫折与失败,而科技创新却恰恰是最容易遭受挫折与失败的。即使取得成功,往往也是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或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在这种文化母体下,创新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很难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因而科技创新文化就容易被边缘化。
社会文化尽管是滋生科技创新文化的母体,但它只是一种软力量,所仰赖的不过是一套大家共守的规则或规范。这套规则虽然有一定的底线,却要诉诸人的良心,而良心无法适用到所有的个体来把他们全部束缚在一个水平上。也因为如此,社会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对科技创新未来所创造的新价值产生期待,而置既有规则于不顾,不是从暂时的得失出发,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开拓出与众不同的新领域。甚至有些人对科技创新纯粹是出于兴趣或个人的爱好,根本就没有功利性目标与理性考虑。对他们来说,科技创新只不过是一种心里的内在冲动。事实上,不管科技创新遭受多少挫折,总有一部分能够获得成功。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一旦成功,就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因此,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又是互融的。所谓互融,是指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而构成为同一整体。互融既是社会文化对科技创新价值的认同,又是科技创新所创造的价值对社会文化评价体系的肯定。不过,在常态下,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而构建起来的文化,包含着对其创新者的不屈不挠等综合素质尤其是非智力方面因素有非同寻常的要求。因此,这种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最初存在于家庭、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的小空间之中而难以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即使在这个关系空间当中,也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追随社会文化的大流,难以容忍创新者所遭受到的一系列挫折或失败,进而排斥科技创新,但最终科技创新文化会辐射到全社会。
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包含着科技创新活动中不同形态的文化内涵。展开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它包括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内涵:
(1)观念情结为科技创新主体能动性与社会文化相互建构的产物,这是创新价值社会认同的直观表现,社会成员因认同科技创新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社会情怀,亦可称创新情结。创新观念在社会结构中展开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有关的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发生相互碰撞和融合,把创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及价值意义等通过某种理性的逻辑结构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凝聚成一种社会观念,以不同的方式深入到社会成员的观念之中,触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形成一种向往创新的心理倾向。
(2)需求享受是科技创新社会文化生成变化过程中一个基础环节,也是科技创新社会文化的重要内涵,它是社会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相互建构的产物。需求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动力,它是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的。科技创新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物质财富首先使人在生理需求上得到满足,构筑起人类基本生活的构架。随着科技创新创造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这个基本生活构架也越来越坚实,并带动精神财富的创造,使新生活方式成为可能,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带来更多满足。
(3)规范秩序是科技创新组织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在构建创新对象的过程中,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只有通过一定的规范秩序,才能把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社会行动,使相关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运行结构,提高科技创新组织的社会运行效率。在这种结构中,社会成员共守着创新社会运行的规范,既维系着创新行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则,同时也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把科技创新与原有社会行动系统之间的结构特征、关系网络和组织规则适应和协调越来,容纳到整个社会文化中,形成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组织运行体系。
(4)风险共担反映了科技创新收益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科技创新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根据收益与风险相对称的原则,社会应当承担起科技创新风险的责任。但是,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机整体,组成社会的既有个人,也有各种组织机构。与科技创新收益一样,科技创新风险是巨大的。在科技创新社会组织运行的链条上,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组织都难以承担这样大的风险,这就需要创新者根据其预期收益来承担相应的风险,让社会来共担风险。风险共担既是一种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机制,也是维系科技创新社会运行的支撑力量。
(5)人的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科技创新不过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当科技创新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化环节而最终回到人的发展自身时,科技创新的文化构建也达到它的人文文化高峰,这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最高层次。科技创新从社会生活的镜像中提炼出创新的价值观念,并把它着落在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上。按照马斯洛的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科技创新成果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消除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因素的束缚,把人解放出来,沿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道路前进,使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具有人文内涵。
四、结语
科技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在构建创新型国家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学术界展开了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侧重于科技创新文化生成视角,展示一种思考方式,揭示一种可能的创新方向。
我们认为,不确定性对科技创新文化有建设性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受到不确定性的层层制约,冲破这些制约也就构成了人类科技创新的永恒主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认知、经济、社会与文化相互统一。它生成的逻辑起点源于具体的、活生生的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对象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生成具有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和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它们互塑共生,表现为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主体—客体—主体的互动结构。这个互动结构存在着“集体行动的困境”,创新者之间面临着互为不确定性的问题,融合着许多功利化与非功利化的价值追求。一旦相互构建起来,可能向两个方向演化:一是每个创新者都相互合作、相互信任、互利互惠,产生良性循环的效应,不断向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演进,并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另一个是每个创新者都猜疑、背叛、孤立,如果相互积累与互动,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一种低效、阻滞与畸化的状态,这是应力求避免的。
走向未来的科技创新目标的根本在于构建科技创新文化。这不仅需要把科技创新活动与文化活动统一起来,注重不同层次上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克服就经济而经济或就文化而文化的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融合了多种功利化与非功利的价值追求之后,要把那些可能产生猜疑、背叛、孤立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更高层次上加以控制,引导科技创新文化走向良性循环的自组织过程。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与市场开发活动不断延伸和扩展的过程中,把企业层次上的价值追求植入科研机构及大学等研究与开发组织之后,更要注意由此产生的学术腐败问题,要从文化目标与现实制约方面来加以处理。
[收稿日期]2006—06—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2JA7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