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管理是我国政府重要的职能,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中各类问题的频发出现,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应正确认识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带来的双面性影响,从而利用有效的策略突出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管理;影响;策略探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壮大,群众介入信息传播、获取信息和参与评论的渠道更为多元化,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新媒体的传播领域更加广泛,传播速度快,来源多样,中国网民绝对数量大,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以滚雪球般的速度迅速膨胀。尽管信息的快速传递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但是消息来源的不同导致了消息真假难辨,而公共管理作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此时便遭遇了窘境。那么面对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的凛凛寒光,对公共管理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一、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工作过程的影响
(一)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
传统的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将公共信息及时传播出去,造成人民群众不能参与到公共管理工作中,不能及时、充分地发表建议,人民群众不能积极参加公共管理工作。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之前的传播方法和途径,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和范围增大,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其中,能够与政府进行互动交流,而政府也能够快速地传达管理思想,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二)管理范围变得更大
随着数字科学的发展,新媒体随之崛起,将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使得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传统的公共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民群众想要发表一些意见还需通过管理部门的把控,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充分实现了人民群众自由言论的权利,使人民群众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到管理中,而人民群众也成为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传统媒体舆论空间狭小,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空间变得更大,信息资源的传递速度变得更快。
二、如何让新媒体促进公共管理
(一)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完善辖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为辖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媒体作为新兴发展的领域,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做出的损害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为需要尽快地受到法律的规定和限制。此外,对发布虚假性信息甚至危险性信息的人要进行合理且合法的法律制裁。加快实名制法律构建将有助于此类信息的减少,促进规范健康的言论发布与表达的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辖区政府应当结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法律法规的分层建立,以完善本地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例如,某地区政府在仔细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部门法定职责、管理流程、监督追责三方面进行法律体系的建立。部门法定职责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各部门之间明确彼此之间的职责,然后进行相互合作,规范中将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各部门分别指派多少警力,调用多少社会资源,包括各个应急措施中部门扮演的角色都清晰指出,使得任何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缺席,但是也不越位。对于管理流程的制定时明确了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工作流程,包括工作展开的具体步骤,在公共危机事件善后中应当投入多少费用,应急管理人员组成结构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督追责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監督机制,将违反规定的处罚进行升级,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根据责任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能够确保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有法可依,加快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效率。
(二)建立权威的公共管理系统
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但也使信息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尤其是政府相关决策信息的传递,经过不同的演化与阐释,会影响公众的认知方向,从而错误的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公共管理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实现公众有序地参与公共管理,应在新媒体中建立权威的公共管理系统,让民众在该系统中发表观点、看法,了解政府决策,正确理解政府行为。政府应根据当前公共管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助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支持下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在系统中民众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反馈意见;而政府内部也要组织专门的团队管理系统,搜集民意,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民众反馈的问题进行恢复;并完善公共管理事业信息化系统,将公众号、微博等建设都作为管理系统的内容,全面利用新媒体的形式,加大政府公共管理事业的宣传,从而加强对民意的了解,为民众参与公共管理事业提供规范的渠道。
(三)正确认识新媒体,转变思维,积极应对
我们的政府正在逐步适应新媒体环境,可是有些公共管理部门在涉及到新媒体的问题上,或是出于经验不足,或是怕担责任,或是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等原因,在舆情出现的时候,不是积极应对,认真调查,承认错误,而是视而不见,不出现大问题不解决,有些部门在事实淸晰或人民疑问较大的问题上,不是认真总结经验,回应人民关切,而是颠倒黑白,拒不认错,回避问题,这种问题反映出了个别部门不作为,作风官僚。因此,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个别部门必须转变思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懂是非的。公共管理的有关部门必须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做到人民有关切,我们及时回应,人民有质疑,我们认真解释,人民有批评,我们一定整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有公信力的政府。
(四)完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辖区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将准确消息传达给民众,安抚民众的恐慌情绪,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错误引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建立综合的传媒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提高政府的舆论引导力。例如某地政府在进行信息传播机制构建时,除了主流媒体之外,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了综合传媒网络。当地政府除了基本的微博、公众号、门户网站的建立外,还在该地区建立了报纸、广播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传媒网络,定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而且这些平台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地区信息的全面覆盖。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地方政府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实现传播媒介的合理利用,在事件发生初期,政府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信息传播,起到稳定民众情绪的作用,随之结合传统媒体进行信息的同步传播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在事件发生后期地方政府可以重点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事件的深入报道,为民众留出处理信息的时间,有目的地进行舆论引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应当及时掌握媒体平台的舆论方向,减少负面信息的传播,从而加强地方政府的舆论掌控能力。
结语
新媒体是新时代的产物,在公共管理领域有着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扰。公共管理工作要想更加高效、更加顺应民意,就应当重视新媒体带来的影响,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并采取一定措施规范并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放开的同时适当制约,从而使其在公共管理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洋.以民生新闻为视角的城市电台媒介生态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2).
[2]张军辉.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回顾与断想[J].新闻战线,2015(5).
论文作者:张范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媒体论文; 政府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危机论文; 民众论文; 事件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