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程研修为平台,融名师思想,汇千般思维,促进自我发展论文_杨刚

以远程研修为平台,融名师思想,汇千般思维,促进自我发展论文_杨刚

山东省招远市张星学校校长 265400

《中小学管理》篇首语中写道,马克斯·范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有一句经典的表达——“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就如沙培宁所说的那样,这短短的几个字,丰满而瑰丽,豁然直抵教育的种种特质。教师倾一身的心血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工作、每一节课堂,他们与学生们用自己的精神与力量每天在演绎着每一个成长的故事。但教师在迷恋于学生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成长。我感觉迷恋于他人成长的同时迷恋于自我成长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远程研修给了教师一个迷恋于自己成长的平台,几年来,教师通过了通识研修、必修模块研修、选修模块研修,今年又有新的内容、新的模式。张志勇副厅长也在讲话中说到:形式年年相似,内容岁岁不同。每年的研修给了教师新的内容、新的内涵、新的思维,让教师利用这一个平台,综合这个平台,聆听专家的讲座,细品同事的讨论,细磨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达到融名师思想、汇千般思维,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各方面成长。

一、 远程研修促进教师新的教学观

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言:“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反思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教学实践领域每一次大的进展首先都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不同,以此为指导的具体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也不同。

近十几年来,伴随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展,教师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问题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传统教学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从深层次上看,由于受文化传统、个体素质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造与创新。

当前,已全面启动的远程研修不得不再次正视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教学模式问题、教学实践问题。在远程研修中提出的远程研修与教学与校本教研的“双对接”问题,就是利用远程研修中名师的磨课课例、教师的课堂实践、名师的教学思想,同事们、学科组、教研组的群讨论,针对性地对教师工作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共同的解决,对争端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对实质性的问题达成共识,共同利用平台的可持续性、交互性转变教师的思想,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名师的教学思想只有经过理性的加工与自我孵化,把远程研修中学到的东西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思考”结合起来,真正发展成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才能提高,教师才能发展,才能成为名师。

二、远程研修让教师重新认定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纵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分离成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远程研修提供了教师解决问题的平台——磨课案例的分析。远程研修中对新的问题、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为教师找到了打开问题窗户的钥匙。

以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进而形成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灌输主义”倾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知识教育”模式。于是,教师以“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为使命,学生以“学会”知识为已任,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远程研修为教师提供了解决兴趣、学习方法、教学艺术、学术研究等各方面的问题。

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新课程理念不再将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视为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并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和控制,教学的过程即是课程建构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变通的从未有过的自由,它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时空和广阔而全新的研究领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性因素的增多,使得教师不可能再仅仅以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出现,而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在这种情况下,远程研修通过这个全省的研修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各种讲座、讨论、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与同事无所不言的讨论、与名师的磨课课例的分析、综合性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解决了教学与课程的问题,通过远程研修的学习,把学到的用到工作实践中,把远程研修中的磨课用到教研活动中,真正做到了双对接,真正通过研修与实践解决了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希望在远程研修中,教师们真正学到理论要求的“言之有物”,真正做到逻辑性要求的“言之有序”,真正做到教学工作中的思维性、条理性,做到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激情性、研究活动中的参与性与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在名师下成长,在百家中争鸣,成为一名不仅迷恋于学生成长而且迷恋于自我发展的名师。

论文作者:杨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以远程研修为平台,融名师思想,汇千般思维,促进自我发展论文_杨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