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中医院;贵州金沙551800)
摘要:目的 观察膝关节损伤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经随机平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行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29%、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损伤护理中,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膝关节损伤,为临床方面的多发病、常见病,为损伤性病症。这类病症的发病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发病人群多为体力劳动人员、运动员。临床方面需给予这类病症积极的治疗,并实行护理干预,以便降低病症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所构成的不良影响,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1]。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观察这一病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现针对本次研究展开具体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6例,女9例;年龄区间18~60(39.8±3.4)岁。对照组男28例,女7例;年龄区间22~54(38.5±3.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需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实行严格的观察,以便发现异常及早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手术后1~2d康复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指导患者加强机体锻炼。主要训练的内容包括:股四头肌、直腿抬高和踝泵等训练。股四头肌训练,能够预防下肢静脉栓塞、肿胀、进而促进静脉回流。将患者床上大腿平放、绷紧肌肉实行指导,每次坚持时间为15s,每日3组,每组练习10次;直腿抬高,可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取平卧位,将患侧膝关节伸直。维持踝关节功能位,健侧膝关节屈曲,缓慢、匀速抬高,确保腿和床面角度低于45°,空中停留的时间为10s,每日3组,每组20次;踝泵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肌力。对患者膝关节伸直动作进行指导,并加强踝关节背伸、跖屈练习,每次练习的时间为10s,每日5组,每组15次。
手术后3~4d康复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屈伸动作实行指导,坐在床边,保持双腿下垂状态,健侧腿放置于患侧腿的前方,轻轻向后方压,维持时间60s。这个过程,应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的调整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角度。然后,实行地下行走指导,每次行走的时间≥5min,需确保训练循序渐进。
心理康复疏导,因膝关节损伤患者发病后,易于产生负性心理,如不安、惶恐、紧张、焦虑等,这对于手术和治疗的效果,均会构成 严重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平时需主动和患者沟通,以便实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和临床需求,实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实施。
疼痛康复护理,发病后患者易于产生一定的疼痛感,为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制定疼痛康复护理计划,可提供报纸、杂志、广播、视频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
1.3观察指标
护理90d后,对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实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的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检验经(%)、X?代表;P<0.05,即可判定数据间、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29%,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节镜手术,为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主要方式。主要因为关节镜创伤性较小,且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利于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同时,这种手术对膝关节进行治疗,所构成的干扰较小,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防止以往膝关节切开的现象出现。当前,关节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膝关节损伤重建、修复中[2]。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效果,本次研究,为患者提供了康复护理服务。手术后,由于患者容易产生功能方面的障碍。为此,手术后实行康复护理干预,鼓励患者加强功能方面的锻炼,可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粘连的出现。手术后,制动能够使得韧带和肌腱、关节囊纤维的排序发生紊乱情况,进而使得股四头肌发生痉挛、纤维化等症状,以及关节粘连情况。康复护理,为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的护理模式,早期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并使得淋巴液、静脉回流,而加强关节液的吸收、水肿消退,能够防止关节出现僵直、粘连现象[3]。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的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对关节部分实行充分的保护。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这与邓丽梅的报道基本一致[4]。由此能够看出,膝关节损伤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且能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膝关节损伤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可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凤英,刘杰.探析应用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44—245.
[2]孙静荣.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09—110.
[3]巫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06(4):137—137.
[4]邓丽梅.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 2016(1):220—221.
论文作者:刘守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膝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效果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关节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