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影响、问题及对策_连锁经营论文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影响、问题及对策_连锁经营论文

中国连锁商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成效论文,对策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经营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传入我国,但数量有限。连锁商业的真正发展是近三四年的事情,特别是在1995年3月上海座谈会以后, 连锁商业在我国沿海地区和三十五个大中城市得以迅速发展。从连锁类型上看,国外通行的三种连锁形式都有发展,其中正规连锁数量最多;从行业上看,主要分布在食品、副食品、日用百货等零售行业,快餐业和旅馆业中也有所发展。据初步匡算,到1995年底,全国实行连锁经营企业达到400多家,有各种类型的门店6000个,年销售额达80亿元, 约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千分之五左右。连锁商业作为我国流通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为我国商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其积极作用不应低估。但由于连锁店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经验不足,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一、连锁商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连锁经营成为大型零售企业扩展规模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来意义上的连锁是指直营连锁(regular chain), 美国将直营连锁定义为:“总公司管辖下的许多分店组成。它往往具有行业垄断性质,利用资本雄厚的特点大量进货、大量销售,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日本通产省给直营连锁下的定义是:“本质上是处于同一流通阶段,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并在同一经营资本及同一总部集权性经营管理机构统一领导下,共同经营活动的若干单位店铺组成的零售集团。”可见,直营连锁系统是一个零售企业集团,直营连锁是零售企业集团的一种经营形式。国际连锁经营的实践也证实了这种看法,美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流通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零售企业无不采用直营连锁的形式。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现在表面上购销两旺,效益良好,但事实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型零售企业集中于商业繁华地带,重复建设,各自为战,内耗式竞争严重;各店商品类似,装修豪华,少有特色;同一店铺内商品品种重复,甚至有同一楼层经营同类商品的现象;商品部自采,流通费用过大,不得不大量引厂进店及至出租柜台等等。大型零售企业迫切需要继续扩大规模经营,发展大型零售集团,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扩大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方式为大型零售企业找到了一条出路。北京西单商场、王府井百货大楼、上海华联集团、武汉商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等都开始走上连锁经营之路。这使国有大型零售企业迅速扩展规模,壮大经营实力,形成为我国零售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壮大,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成为能与国际商业资本进行有效竞争的民族零售企业。

(二)连锁经营救活了一大批小型国有零售企业

国际上小型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是为了抗拒大型连锁集团的竞争威胁,可以说是小型零售企业走的联合自救之路。中国小型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的原因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国的小型零售企业首先进行了连锁经营的探索。流通体制的改革使国有小型零售企业面临着生存与否的考验,“改、转、租、卖”等多种形式的探索都未能解决小型零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出路问题。小型零售企业在过去的年月中为国家作出过不少贡献,有大量离退休和现有职工需要安置,而且小型国有零售企业是历史形成的商品流通体系中最能方便消费者日常需求的组成部分,不能简单的放弃。小型国有零售企业只有既发挥自己贴近消费者的优势,又上规模,取得规模优势,这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连锁经营恰好符合这两个要求,成为中国小型零售企业的有效的自救之路。这也可从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中国的连锁经营首先出现在小型零售企业,而不是大中型零售企业的原因,小型零售企业有改变自身困境的迫切要求。以北京希福连锁店为代表,上海衡山百家便利超市、广东东莞美佳等成为中国小型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的先行者,并初步显示了规模经济效益。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众多小型零售企业的选择,并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连锁经营产生了较强的连带效应

连锁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外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它的发展对外部条件的形成和完善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中国的实践来看,连锁经营的发展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连带效应:一方面连锁业的发展伴随着商业网点的改造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一些相关的新兴产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电子计算机、商业机械、包装工业、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产业,都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而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连锁业要在广域分布的空间内统一计划、统一战略、统一经营,必须要求市场的高度统一。连锁业的发展会对区域封锁、部门分割的情况产生冲击,要求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格局。连锁业的发展伴随着企业产权的调整和重新优化配置,会对企业产权的部分所有、产权不明产生冲击,要求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产权结构,并按照效率原则进行配置。这无疑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顾条件,盲目发展,动因各异

目前,连锁商业的发展相当迅速,已经由原先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主扩展到沿海地区和35个大中城市,有的省由省会城市开始向非省会城市扩展,由点到面,大有全面推开普及之势。各地发展连锁店的动因可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政府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内贸部对连锁商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商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有不少地方的政府把连锁店的数量作为政绩之一;二是企业自主行为。发展连锁经营的企业中不乏真正认识连锁经营本质、力图通过连锁经营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把连锁经营作为挽救企业不利局面的灵丹妙药,盲目上马。还有一些想进入流通领域的企业看到连锁经营似乎是一种新颖的获利手段,也打出连锁经营的旗号;三是舆论诱导。一些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连锁店的报道宣传有些片面、过热、误导,某些省市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求连锁店的普及面和数量;四是贷款的利益诱惑。流通主管部门会同工商银行和各级政府为鼓励连锁商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提供低息贷款、对新开连锁超市房租优惠以及对经营粮油、副食品、蔬菜的部分返税,有的企业实行连锁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获取这些优惠。

(二)部分连锁店有名无实

连锁经营的生命力在于它把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活动,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单纯化,它把各流通环节大量的分散的市场交易内部化,通过有效的协调管理,使得商品周转速度比在外部高超上各流通主体之间的分散交易更快,成本更低。从国际经验和我国连锁经营的实践来看,连锁经营要显示出优势要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店铺,如美国规定连锁经营最低店铺数量是10家,英国、日本规定为11家,并且重要的是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否则,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分工优势等都难以实现。我国的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在发展连锁店的过程中,没有把握连锁经营的实质,只是走走形式,装修一下门面,换一下招牌,没有几个成员店铺,即使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店铺,在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等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方面也没有实现规范。

(三)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经营范围窄

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体现了商业现代化与大众化的结合,它们既可以作为零售中小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的一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大型零售企业扩展规模的一种形式,又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是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重点,目前在各种连锁经营形式中发展势头最好,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途。但是,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现在主要经营包装食品、日用小百货,范围太窄,难以满足一个社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要。我们知道,商业经营方式存在和发展的长久动力不仅在于其经营费用的节约,更在于其适应消费者的生活与消费习惯,消费者才是某种经营方式能否长期存在与发展的最终选择者。具体到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一个便民店、一个超市应基本解决商圈内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要,包括“肉、菜、米、油、盐、酱、醋、茶、书报、药品”。居民在很短的距离、很短的时间(步行5—15分钟)就能方便、放心、 一次性买全日常的生活用品,这样,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才能有吸引力。

(四)资金紧缺,连锁系统扩展成员店铺的速度慢

连锁店从无到有直到形成一定的规模、获取规模效益存在较长的时间差,需要连锁店总部进行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是难以进行的。资金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必然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遇到的资金问题更为突出。以北京市为例,把一个原有门店改造成连锁店成员店铺,为统一门面、统一店貌,购置收款机、售货架冰柜等必不可少的设施需要50——100万元,基本上是便民店50万元左右,超市100万元左右。而据内贸部统计,1994年全国国有商业企业所有者权益占整个资产的比重不到20%,零售企业还要低,企业经营资金主要靠银行借贷和主管部门的初始投入,筹资渠道狭窄。连锁经营的实践中,一些靠银行贷款起步的连锁店继续发展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联合起来走连锁经营的路子发展不快的原因大致在此。资金不足使连锁店难以快速不断开设网点,达到规模经营的数量边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一些连锁企业已经陷入了不发展没有规模效益,欲发展没有资金实力的两难困境。

(五)管理水平不适应,管理人才不足

与传统零售店相比,连锁店具有管理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从管理上看,传统零售店无论面积有多大,也只是一个集中的地点;连锁店总部和分店一般不在同一地点,辐射范围广,总部管理难度大。从科技含量上看,连锁店开架售货、统一管理,要求配备收款机、冰柜等设备,要求较好的能使总部与分店沟通的设备。总部面对众多的成员店铺,为提高效率,迅速处理发生的有关问题,必然要实行电脑化管理。

面对这种新型经营形式的要求,原有的传统的单店管理知识、电脑技术显然难以适应,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都需要重新构造,这不仅必然会带来阵痛和困惑,而且需要一段时间的转换过程。管理水平的不适应,管理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连锁店成长的障碍。如广东东莞美佳连锁店发现分店经理自行进货后,一连撤换了三名经理后才刹住了自行进货;上海华联连锁公司已有派不出经理的忧虑。

(六)部门、地区分割导致连锁店发展无序,企业合理布点很难

我国连锁店是在传统行政区域色彩较浓、部门分割的格局下起步发展的,体制制约使得我国连锁店的发展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客观地讲,没有主管部门、各级政府的支持,就没有连锁店的起步与初步发展,连锁店发展受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视是件好事,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角度齐头并进,连锁店数量大增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一方面,连锁成员店在同一商圈区域内由不同部门重复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经营范围、品种基本一致,无特色可言,造成了过度的无序竞争,有限购买力被分散于各个店铺,任何一家店铺的效益都大受影响。这样的结果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处在发展初期、规模效益难以显现的连锁店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区按照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自行规划,兴办连锁店,带来了部门和地区分割,连锁网点发展“跨行业难”、“跨地区难”。行政区域的限制在连锁店发展伊始以区域布局为主的条件下还可以容忍,但到今天有些连锁店已具有一定的实力、需要根据网点布局的经济合理性原则跨地区进行综合考虑时,区域限制问题就愈加显得突出起来。

三、连锁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端正指导思想,不追求单纯的数量扩张,坚持规范化发展

连锁店的发展要求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充足的货源保证,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规格化的小包装商品,强有力的消费市场,发达的交通和通畅的信息系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发展连锁商业的条件,还不宜在全国大面积地推广,特别是不可为了追求发展速度,不顾客观实际,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内陆中小城市展开。即使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和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也不应单纯追求数量的扩张,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搞门面工程,而应该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以免重蹈80年代搞贸易中心的复辙。

(二)摆正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企业自主选择,政府积极扶持

连锁是企业组织和实现其经济活动所采取的一种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的选择是企业的自主权,政府不能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或出于好心来决定企业搞不搞连锁。因为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其规模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资金有充足的也有匮乏的,人员素质有高有低,经济效益有好有坏,只有企业最了解自身的实际,要让企业自己来选择搞不搞连锁经营。当然,政府并非无所作为,据了解,不少国家的政府对发展连锁商业都有一定的支持政策。我国处在体制转轨时期,众多关系还没有理顺,连锁店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受到体制的制约,更需要政府在宏观政策上创造条件,给发展连锁经营的企业以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如对于连锁店的工商登记,要根据连锁经营的特点,采取区别于一般商店的具体办法;对于发展便民服务的连锁店,城建部门应在新区规划上予以一定的安排;对于现有的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要扶持其解决经营品种不全的问题,积极倡导冷冻食品、冷藏肉、鲜活食品、净菜等进超市、便民店,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国家应对经营肉类、蔬菜等高于一定比例的超市、便民店以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这样,既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生活的需要,又提高了连锁超市、连锁便民店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制约连锁店发展的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问题。国家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首先要打破行业分割,突破行业限制,实行跨行业经营。打破地区分割,要先在大城市打破区与区之间的分割,再探索跨地区的连锁。只有这样全面考虑连锁店的发展,我国的连锁商业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拓宽发展思路,广开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

发展连锁经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有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才有发展连锁经营的能力。资金实力是指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的综合。从国外情况看,大的连锁企业集团都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如美国的本尼、西尔斯公司都有自己的金融机构,沃马特、凯玛特都是通过公司总部向银行借贷,这些公司实力强、信誉高,能得到周期长、低利率的贷款。并且,这些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能从资本市场上筹得大量资金。我国的连锁商业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现阶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流通网络,进行资本存量重组,批发企业向物流中心或向连锁店总部转化,小的零售店进行产权重组,成为大的连锁公司的成员店,这样可以节约启动资本,尽快形成规模;二是银行贷款对连锁店的扶持不宜过分分散,不能把有限的钱“撒胡椒面”,遍地开花,结果哪一家也难形成规模。在同一城市,目前只宜集中扶植若干家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系统进行试点,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并且适应当前资金紧缺的局面,集中力量促其上规模;在全国,国家贷款只应扶植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连锁集团,鼓励它们跨地区、跨省发展,使它们形成为我国现代化流通的主力军;三是改变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目前政策性扶持连锁店的贷款主要用于单店的设备购置,门面装修,这种不管企业效益如何,只要增加门点就给予扶持的办法不利于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连锁企业,应该学习日本的经验,对连锁企业建设共用的配送中心提供优惠贷款。政策性贷款不是扶连锁企业上马,而是助连锁企业共同发展;四是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大型零售企业特别是上市的零售企业资金实力较强,又有多年搞零售业的经验,这些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很容易受到银行部门的青睐,融资能力也较强;五是倡导其它所有制的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流通领域早已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发展连锁经营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民营企业历经改革开放后十六年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实力,它们完全有可能成为连锁经营的生力军。

(四)抓紧人才培训,培养连锁经营所需人才

培养连锁经营所需人才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考虑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出国考察和国内先进地区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内发展的可供借鉴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办法;二是鼓励先进企业采取国外连锁企业如麦当劳的办法,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根据连锁企业的实际需要,对原有零售企业的员工进行连锁经营实用技术的培训;三是依靠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力量,对连锁店的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大专院校应设置有关连锁经营方面的课程,为连锁经营培养后继人才。

标签:;  ;  ;  ;  ;  ;  ;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影响、问题及对策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