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与需求的提升,电力的作用逐渐凸显,人们对电力技术的要求也在随之增加。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传统电力技术的不足,同时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以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近而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要点进行探究,进而为相关从业人员有效进行安全管理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安全管理;探究
引言: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常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人们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应用便捷,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此种技术出现较晚且发展不成熟,依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需要正视。因此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成为目前该技术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电力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安全管理要点进行总结,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坐标。希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攻克技术和安全的双重难关,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注入新鲜血液。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一)缺科学合理的设计
部分电力企业在进行相关设计的过程中缺少明确的设计流程,同时设计理念的落后和相关设计经验的欠缺使得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在电力运行中无法对电量控制进行合理的设计,就会导致超负荷情况的发生,继而引发电力系统的波动[1]。同时,很多电力公司缺少创新理念而一味的墨守成规,缺少具有先进思想和意识的设计团队,后备力量不足。因此在进行相关设计的过程中便会受到一定传统思想的限制和束缚,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
(二)管理机制的漏洞
很多电力企业的部门职能相对混乱,缺乏明确的分工,管理职能划分模糊。这种情形的出现会导致“无负责人”情况的发生,即大家对工作会持退缩态度,找不到可以指挥或规划全局的负责人,导致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度降低。同时,部分企业在电力维护工作中无法独立的开展工作,而是通过依靠厂家的方式进行相关维护,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严重降低其核心竞争力[2]。再次。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关的紧急预案,在安全隐患发生时会出现“一团乱”的情况,导致安全工作开展混乱,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安全防护工作。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要点探析
(一)注重设计的合理性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应以合理的设计为前提,在进行相关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将会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从而避免相关因素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设计时,可通过组建团队的方式进行讨论,在团队组建时,注意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要有具有创新理念的新力量。这样既可以安稳、专业,又可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设计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在于设计方式的合理性。目前最常见的设计方式为设计单元的分离,这样能够避免同一单位的内部出现互相影响的因素[3]。同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动中会经常出现二次接线故障。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应着重关注,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可选用多功能继电器来代替二次接线。工作人员也可利用分散式的设计理念对所有接线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隐患。最后,工作人员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扩展,以提高系统的兼容性,保障自动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不断提升技术的维护水平
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信息化的生活不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同时也给电力技术的发展注入新鲜的养分。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成为必然。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相关的预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精准了解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明确维护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笔者在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开展,同时结合数字变电站等技术进行相应的运行。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时,应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
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决定技术是否能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不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确保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达到相应水准。笔者认为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定期开展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工作的开展首先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可聘请相应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相关经验的分享,提升工作人员的知识准备,使其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2.不同的岗位应有不同的培训方法。在培训的过程中,可对具体岗位职责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找到培训的侧重点。对某一工作领域较为擅长的员工,可重点培养其相关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岗位需求。3.奖惩制度的构建。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奖惩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对培训期间表现较为认真和突出的员工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口头批评并进行纠正,并通过考核的方式来检验员工一段时间的培训成果。这样的方式不但可激发员工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也能够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提升工作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可以看出,电力自动化技术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但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便是其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注重设计的合理性,不断提升技术的维护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及社会电力需求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王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159
[2]吴陵.解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电子制作,2014(13):243-244
[3]农有文.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3(8):91-92
论文作者:王燕,孙名妤,王元元,吕风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员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