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论文,因素论文,结构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可能是总量失衡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专业结构不匹配引起的。总量失衡是指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超过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在用人单位的需求被满足以后,高校毕业生还有所剩余。专业结构不匹配是指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一方面毕业生没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没有找到与职位所需专业相符的毕业生。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工作与其专业的对口程度较差,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既浪费了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各类投入,也浪费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积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问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问题是相关研究领域和管理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关于专业匹配实际情况如何,却很少有研究直接建立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基础上。专业结构不匹配问题在多大的程度上存在,有哪些特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还缺少直接来自于毕业生的声音,本研究将使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大量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匹配问题,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宏观因素,例如专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微观因素,例如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意愿。很多研究都已指出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符会引起就业专业结构不匹配,[1]并有研究指出政府应鼓励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2]本文将使用北京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分别于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的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认识影响专业结构匹配情况的因素提供新的参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是:(1)有17%的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41%基本对口,30%有一定关联,11%毫不相关。(2)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密切相关,总体来说,专业对口情况越好,就业满意度越高。(3)学业状况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情况的主要因素,其中所修专业与毕业生的兴趣是否吻合是影响专业对口情况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专业与自己兴趣吻合情况越好的大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毕业后也越可能有能力和意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大学生专业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是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失衡问题的重要措施。具体地,本文认为提高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的主要措施是:把职业教育从大学向高中延伸,提高高考报考的专业选择质量;进入大学的专业选择更灵活;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当工作与专业难以匹配时,适当加强通识教育是一种次优选择。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节统计描述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匹配情况的现状;第二节统计描述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计量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的因素;第四节为政策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失衡状况
(一)数据介绍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北京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分别于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调查根据毕业生的院校类型、学科、学历等采取分层抽样方法。三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共59361份,覆盖了东、中、西部等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并涵盖了“985”高校、“211”高校、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专科及高职院校等院校类型,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博士等学历类型。数据中包含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工作找寻情况等丰富的信息。关于个体情况的信息包含性别等内容,关于家庭情况的信息包含父母学历等内容,关于学业情况的信息包括学科门类、学历、学习成绩等内容,关于工作找寻情况的信息包括毕业去向、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等内容。①
(二)不同学科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
在调研问卷中,按照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12大类学科门类对毕业生的学科进行了调查,毕业生的学科门类与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如表1所示,由于军事学科样本较少,代表性有限,在本文的统计描述中未做汇报。回答“非常对口”比例最高的学科为医学类专业35.44%;接下来依次是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工学,比例从22.26%到17.52%不等;接下来依次是法学、理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比例从15.69%到11.27%不等。综合考虑回答“非常对口”和“基本对口”的情况,对口比例最高的学科为医学类专业79.73%,接下来依次是工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哲学学科,比例从62%到57%不等,接下来依次是法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学科,对口比例从53%到49%不等。回答“毫不相关”的比例最低的是医学4%,其次是工学9%,接下来依次是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农学,比例从10.11%到15.53%不等。总体来说,有16.65%的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41.06%“基本对口”,29.75%“有一定关联”,11%“毫不相关”。
如果取“非常对口”为4,“基本对口”为3,“有一定关联”为2,“毫不相关”为1,计算对口指数,所有学科的平均对口指数为2.60。医学类对口指数最高为3.09;接下来依次是工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对口指数从2.68到2.63不等,在均值以上;接下来依次是哲学、法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农学,对口指数从2.57到2.42不等,在均值以下。
二、专业越对口就业满意度越高
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这种工作与专业的错配可能是积极的,比如,如果一些学生在读书期间误选了自己不喜欢或者自己不适合的专业,那么通过选择其他专业领域的工作来部分地修正这种误选,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消极的,比如,毕业生的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观察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总体上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失衡,是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对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的统计描述如表2所示。在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的毕业生中,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了61.61%,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仅有6.65%;在工作与专业“基本对口”的毕业生中,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了49.79%,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有7.43%;在工作与专业“有一定联系”的毕业生中,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了37.27%,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有11.21%;在工作与专业“毫不相关”的毕业生中,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仅有23.19%,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高达21.38%。总体上来说,工作与专业的对口情况越好,就业满意度越高。
为了便于观察,取“非常满意”为5,“满意”为4,“一般”为3,“不太满意”为2,“很不满意”为1,计算满意指数,可以看到对口情况越好,就业的满意指数越高,“非常对口”的满意指数为3.96,“基本对口”为3.68,“有一定关联”为3.49,“毫不相关”为3.26,综合的满意指数为3.61。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有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但就业满意度不高,有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毫不相关,但就业满意度很高。但是,总体来说,专业对口情况越好,就业的满意度越高。根据对专业对口情况和就业满意度的统计描述的结果,可以认为,毕业生总体上来说是乐于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的,选择其他专业领域,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存在非意愿成分。可以认为,总体上来说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具有消极意义。
三、影响专业对口情况的因素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不匹配问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通过对专业对口情况和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专业结构不匹配存在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可能是由于毕业生无法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的,也可能是毕业生主动选择了其他专业领域造成的。下面本文将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一)模型设定
其中下标i表示第i个个体,下标t表示第t期。dkqk表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毫不相关”为1,“有一定关联”为2,“基本对口”为3,“非常对口”为4。xkml代表学科门类虚拟变量,一共有12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xxlx代表学校类型虚拟变量(专科与高职、一般本科、重点本科、“211”高校、“985”高校,其中“专科与高职”为对照组),gtqk代表毕业生个体情况,包含其个人及其家庭特征,如个体性别(女性为1,男性为0),家庭年收入是否在2万元以上(以上为1,以下为0),父母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为1,没有为0);xyqk代表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包含学历虚拟变量(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其中专科为对照组)、学习成绩虚拟变量(班级排名前25%、中上25%、中下25%、后25%,其中后25%为对照组)、实践经历虚拟变量(有为1,没有为0);xqwh代表毕业生专业与兴趣的吻合情况虚拟变量(“相去甚远”、“不太吻合”、“基本吻合”、“非常吻合”,其中“相去甚远”为对照组);time是年份虚拟变量,旨在消除经济波动等宏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ε为随机扰动项,C为常数项。
(二)估计结果
根据因变量的特征,本文使用定序因变量的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第(1)列为仅引入了学校类型虚拟变量、学科门类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到学校类型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都是显著的,按照专科与高职、一般本科、重点本科、“211”高校、“985”高校,表现出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依次变好的趋势。
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毕业生及其家庭因素,可以看到性别变量不显著,家庭收入虚拟变量不显著,父母学历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父母学历的估计系数与常识相反,这可能是由遗漏变量引起,本文将进一步引入其他变量,对估计系数做进一步观察。
第(3)列在第(2)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毕业生的学业情况,结果表明学历越高、成绩越好,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越好。是否有过实习、工作等实践经历对工作专业对口情况的影响不显著。此时,性别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女毕业生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可能差于男毕业生。
第(4)列在第(3)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毕业生的兴趣与专业的吻合情况,结果显示兴趣吻合情况越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可能性越大,可以发现,此时学习成绩的估计系数值和显著性都下降,说明学习成绩和兴趣是否吻合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对自己的专业越感兴趣的人,越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也越可能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此时,性别虚拟变量变得不显著。
第(5)列在第(4)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学校虚拟变量,此时学校类型虚拟变量无法识别,兴趣吻合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仍然是显著的,并有所上升。此时,家庭收入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父母学历的估计系数变得不显著。说明家庭收入越高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越好,父母学历水平对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情况没有显著影响。可以看到,引入了学校虚拟变量以后,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的显著性都发生了变化,说明有一部分父母学历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进入了就业专业对口程度较差的学校。高考成绩是高校录取的硬性条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进入较好的学校,但是可能凭借较好的家庭条件进入较差的学校,而学习成绩差,家庭条件也差的学生,连较差的学校也未进入。这种样本选择性问题造成了前4列的回归中,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反常的结果。如果父母学历较高的学生分布在专业对口情况较差的学校,那么未控制学校虚拟变量时,父母学历显著为负的系数实际上包含了学校的影响;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分布在专业对口情况较差的学校,那么未控制学校虚拟变量时,家庭收入的估计系数就是偏低的。
(三)兴趣是影响专业对口情况的重要因素
观察各个回归结果的拟判定系数可以发现,学业情况是影响专业对口情况的主要因素,个体特征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较小。毕业生的兴趣与专业是否吻合是影响就业专业对口情况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表3的第(1)列仅引入了学校类型寻变量、学科门类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估计结果的拟判定系数为0.02,第(2)列引入个体特征后的拟判定系数也为0.02,说明个体性别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影响较小,第(3)列在第(2)列的基础上引入了学习成绩、学历、社会实践等学业特征,拟判定系数从0.02上升到0.03,说明这些学业因素对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有一定影响,第(4)列在第(3)列的基础上引入了毕业生的兴趣与专业吻合情况虚拟变量,可以看到拟判定系数从0.03上升到0.07,相对上升幅度较大,说明兴趣与专业是否吻合是影响毕业生工作专业对口情况的重要因素。第(5)列在第(4)列的基础上控制了学校虚拟变量,拟判定系数从0.07上升到0.09,兴趣虚拟变量的系数仍然显著,且有所上升。进一步说明了兴趣影响专业对口情况的稳定性和重要性。虽然拟判定系数并不是度量定序因变量逻辑回归估计结果拟合程度的特别合适的指标,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逐步回归我们可以判断,学校类型、学科、学生的个人和家庭特征、学业特征以及学校,对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解释力度都小于兴趣吻合情况的解释力度。因此,对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吻合情况和毕业生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之间的关系应给予特别重视。
四、专业与兴趣匹配度的讨论
学生的专业与其兴趣不吻合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时,由于对专业了解不充分或者成绩不够高等原因,没有成功选择与自身兴趣相吻合的专业;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自己的专业丧失了兴趣,对其他专业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毕业生的兴趣与其专业的吻合程度越高,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越好。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工作与其专业不对口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毕业生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主动选择了本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提高大学生兴趣与专业的吻合程度是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的重要措施。
(一)职业规划教育向高中延伸,提高高考报考的专业选择质量
在高考时,学生与家长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分数,如何考上好学校和热门专业上,学生本身对专业的情况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性质都缺乏了解,这使得个人兴趣与专业的吻合程度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兴趣,一方面使得学生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降低了其在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性,既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降低了社会人力、物力的使用效率。在我国,一般来说,学生接受职业规划教育最早也是从大学开始的,此时学生的专业基本已经确定,也就是说学生是在既定的专业下,选择工作和职业生涯,此时已经无法根据兴趣对专业和工作同时进行调整。世界上很多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从高中就已经开始了,甚至在小学、初中等各级教育中都贯穿着这类教育,[3]这对于学生选择与自身职业目标相符合的专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国也应该改变这种职业规划教育起步太晚的现状,向高中延伸职业规划教育,提高高考报考环节的兴趣、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匹配度。
(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专业选择机会
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专业选择机会,为提高大学生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提供各种可能的方便。在一些高校,学生进入学校后只是确定了学院,并不是直接确定专业,而每个学院都有很多不同的专业,入校一定时间之后,学生对各专业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专业。这种专业选择方式对提高专业与兴趣匹配度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选择是限制在一个学院之内的,可以考虑扩大这种选择范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自由度。有一些学校,学生在入校一定时间以后,为学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建议提供更多该类机会,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转专业的名额有限,必须建立一定的筛选机制,目前主要的筛选机制是学生在当前专业所取得的成绩。这种选拔机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可能是最迫切需要转专业的学生无法获得机会。如果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学习当前专业没有兴趣或者没有优势,希望能够转到自己更感兴趣或者更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本来是因为学不好当前专业才想转专业,又因为学不好当前专业而没能转专业。建议在转专业的标准制定上,降低对原专业的要求,提高对新专业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让“兴趣”成为学生的“老师”,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过程的吸引力,把知识传授与兴趣启发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考核,不能偏废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
注释:
①关于数据的详细情况,参见北京大学2005年、2007年、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教育经济简报》http://www.gse.pku.edu.cn/jianbao/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