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养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管理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业企业的管理规范制度,就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行为的准则。它一方面体现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性质和任务;另一方面,可规范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作为,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相对来说,制定规范制度容易,养成规范难。因为从认识论讲,制定规范和养成规范,虽然都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然而,前者的反复次数毕竟比后者的反复次数要少。何况,前者在活动的时间上比较集中,活动空间上迂回较小。而规范制度要成为企业和劳动者的自觉行动,要通过长期的磨练,多次实践的检验,才能使其行为规范。抓好管理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要掌握管理规范养成的规律,要搞清以下问题:
一、管理规范养成的实际含义。所谓管理规范的养成,是指执行者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管理规范制度,使准则成为企业劳动者行为规范的标尺。实际上这里所说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是用一系列相关标准衡量的。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是能否自觉执行管理规范的前提。一个企业成员,仅仅知道要自己怎样做,不懂得为什么必须这样做。那么他的行为不可能长久,就可能此时此地照着做,彼时彼地随意干;表面上同意规范,而实际上却不能自觉遵守。比如规范管理制度要求营业员接待顾客,要有特定的礼貌用语,如果营业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文明经商,树立企业良好信誉,扩大商品销路所必须做到的,他可以使用这种特定用语,但在服务态度上时却冷漠,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并不能算真正执行了规范。只有在工作中,使自己的每一个言行,都符合规范的要求,并做到一丝不苟,这才是管理规范养成的最终要求,是企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集中反映。当然,这种行为的养成,总是要经过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再到完全自觉的过程。
二、管理规范的构成因素。管理规范的养成,与执行者的主观因素紧密相关。主观行为因素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思想品质因素,即执行者政治觉悟的高低。山西省先进工作者,我们中心百货大楼职工贾惠卿,工作中模范地执行管理条例,连续多年没和顾客红过一次脸,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她所领导的柜组经济效益一年好于一年。一个企业劳动者,热爱自己的企业,乐于奉献,就一定会处处按规范要求办事。因而,抓规范的养成,首先要抓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大家学习、讨论规范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消除各种思想障碍,不断强化人们规范化管理的主观意识,使职工群众认识到实行规范化管理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有效途径;二是文化知识因素。职工文化知识程度同执行规范虽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但却是关系到规范执行好坏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顾客,可能因为营业员回答不出某种商品所注英文是什么意思而减弱购买欲望。营业员服务态度热情,但却说不出商品的特点,便可能因此失掉成交的机会。这样的营业员即使从形式上接规范办事了,但却因文化知识素质差,影响了销售,这同样不是管理规范所要求的。因此,抓规范的养成,不能忽视抓职工的文化教育和业余规范化培训的指导工作,要经常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本职业务知识;三是劳动技能因素。一个低劳动技能者,往往执行规范工作到不了位,达不到标准。这便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职工劳动技能的训练,采取短期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为管理规范的落实创造条件。
三、管理规范养成的环境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条件。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内因具有反作用。在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外因的作用,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事物的发展。推进管理规范养成工作,不能不注重企业内外的环境条件。管理规范养成过程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经常出现反复,一阵执行规范好、一阵执行规范差。这除了种种主观因素之外,往往与环境条件有极大的关系。比如社会秩序的正常与否、服务对象的教养风度等等。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营业员按规范要求办事了,而有的顾客却缺乏文明礼貌,胡搅蛮缠,使营业员感觉执行规范没有多大意义,而失去信心,取敷衍态度。我们百货大楼自1987年开始试行规范化管理以来,认真研究处于城乡过渡带的小城市零售商业企业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特点,总结出一套“抓反复、反复抓”的经验,从而使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得到了较好落实,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开办10年,赚回10座新百货大楼。1988年通过考评,由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1990年经过核算,企业的销售利润、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天数、人均劳效、人均利税额,销售工差率、流动资金利税率、费用水平、服务质量等10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二级企业标准。企业内部环境问题也很重要,是企业领导人通过努力可以改善的事情。比如企业管理规范化的气氛问题,如果多数职工都能执行规范,少数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走。所以在抓规范化养成过程中,要注意使整个企业始终保持浓厚良好的风气。采取抓典型,树样板,先抓三分之一等多种方法,创造人人争当规范标兵的气氛,把管理规范的养成认真扎实的抓下去。再比如执行规范的设施条件问题,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采用先进计量工具、先进信息处理设备、先进办公设备等,才能使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程序化、标准化,更有利于管理规范的养成。
四、管理规范养成的适应性能。规范化管理的稳定性,要求管理规范的养成,对于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当今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经营管理体制经常有一些变革。随着这种变革,具体管理规范肯定会有相应的调整修改,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企业劳动者当然应该执行新规范。但是却不可随变动摇故有的规范行为,要随着新规范的执行强化其素质的提高。企业管理者在调整修定规范时,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企业劳动者已养成的规范行为,进一步提高其素质。从企业管理的长远规划出发,从提高我国商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度出发,坚持不懈地抓好管理规范工作。
五、管理规范养成的基本手段。管理规范养成的基本手段应该采取疏导与惩戒相结合的方式。以疏导为主,惩戒为辅,惩戒应以疏导为目的。进行疏导工作要细,给予惩戒要严。疏导就是采取思想教育,物质奖励等方式方法,解决职工在规范养成中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惩戒则是对违背规范的行为,严格按照监督考核规范的条例进行惩处。从而使管理规范养成过程中的不良倾向和不正确行为,及时加以克服。只有把这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商业企业全员管理规范化的实行。
标签: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