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历史足迹的回眸与金融文化风格的展现_金融论文

银行历史足迹的回眸与金融文化风格的展现_金融论文

回眸银行历史的足迹 展示金融文化的风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足迹论文,风采论文,银行论文,金融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海外银行考察,我曾见过不少银行博物馆和展示馆,每次参观,都能感受到一种金融文化的震撼。

在美国费城造币厂博物馆,陈列着最原始的造币机,还能看到为华盛顿总统、电影明星约翰·韦思、飞行家林白铸造的金质徽章的复制品,还有一个世纪以来发行的各种纪念币,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说到钱币收藏,最著名的当数汇丰银行,它藏有大量珍贵的钱币,不仅专门出版了自己的藏品专著,还资助了大英博物馆钱币专馆的建设。

英格兰银行博物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银行博物馆之一,建于1988年,由英女王主持开幕。展厅布局独具匠心,古典式样的桃木柜台,笨重结实的橡木账柜,铸于1700年的银箱,栩栩如生的蜡人雕像,再加上柔和的灯光效果,真实地再现了18世纪英格兰银行大厅的营业实景。展厅内依序陈列的还有《英格兰银行章程建议书》原文和1694年威廉三世颁布的敕书,弥足珍贵。各种各样的银行机械、枪支和员工服装,反映了英格兰银行的悠久历史。博物馆在展出大量古老、珍贵货币的同时,还生动地介绍了钞票印制的全过程,令人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参观者不仅可以触摸、挪动展柜内重达13公斤的金砖,还可以使用馆内的展品从事外汇、黄金、期货的现场模拟交易,尝试一回旧时代银行交易的乐趣。在这里,历史已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真情实景的重现。伫立其间,仿佛站在了银行发展历史的源头,看到财富向这里聚集,又化作资本流向世界……一种对英格兰银行的信任感,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感染力了。

西方银行文化的感染,使我产生了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感受到一份历史的责任。中国金融业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尽管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钱币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可供广大货币爱好者参观欣赏,但中国还需要有展示自己金融文化的银行博物馆。

早在19世纪,欧风东渐,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开始研究西方经济金融。当年,中国人把BANK译为“银行”,既体现了其与当时的钱庄、票号的区别,又妥贴形象地把握了银行的性质,反映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对西方经济的领悟。因此,“银行”这一名词被日本和东南亚广泛采用。19世纪40年代,帝国主义凭借其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银行登陆并控制了中国的金融命脉。中国银行业在屈辱和苦难中孕育,在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救亡图强的不懈抗争中发展。从1897年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设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银行业在短短的2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金融200年的进程,迎来了第一个金融繁荣期。

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惟一的大商埠,以其东西文化交汇的天时,通津会吴的地利,华洋杂居的人和,成为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祥地和远东金融中心,创造了深厚而独具魅力的银行文化。如今漫步上海街头,昔日的金融繁华依稀可辨;上海市民与生俱来的投资理财能力,折射出金融文化熏陶的痕迹;而香港和东南亚的实业家、金融家多为沪语口音的现象,更反映出上海金融文化影响的深远。

百年上海,沧桑巨变。那个曾经在近代辉耀东方的金融中心早已在战火中湮没,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崭新篇章,上海正在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阔步挺进。今天的银行凝结了银行发展的历史。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鉴往知来,抢救我国银行业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掘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扬弃旧义,探求新知,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现代银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工商银行经过两年多的筹建,2000年4月创建的中国首家银行博物馆在上海正式落成。全馆面积1500平方米,其陈列和拥有的2万件藏品,浓缩了中国特别是上海150年的银行发展史。开馆三年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社会舆论好评如潮,引发了经久不衰的金融文化热。我们通过创办银行博物馆,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创建先进的金融文化,增强银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成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近代银行业虽然源自西方,但熔铸其间的文化灵魂是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密不可分的。一部中国近代银行史就是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成功融合的典范。在上海的银行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台上世纪20年代产于美国、在国内银行一直使用至80年代的“国民牌”机械记账机。据曾经用过它的“老银行”回忆,当年以每台3000美元的价格从美国引进了40台,如今这种记账机在美国早已绝迹,它已成为中国金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历史见证。现代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撑,20世纪初叶的上海,旧式钱庄、外国银行和华资银行三足鼎立,当年的市场竞争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冲撞和较量。旧式钱庄尽管根底深厚,但终因抱残守缺而式微;实力强大的外国银行也因为富人服务的价值取向而难以融入本土文化,逐渐丧失其垄断地位;惟有华资银行业将西方管理技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形成特有的经营文化,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遍览博物馆的件件珍藏,无论是清朝钱庄存折、票据,还是早期银行提出的“一元开户”的规定,开办的零存整取业务品种,及其所恪守的“顾客是衣食父母”的行训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诚信为本、崇俭戒奢、集腋成裘、业广为勤的传统文化的光芒。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文化积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今天银行业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博物馆是民族记忆的殿堂,是民族精神的回响。从钱庄、票号的衰落,外国银行在华势力的扩张,到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兴盛,远东金融中心的形成;从沦陷区侵略者的金融统治与掠夺,国民政府金融体系全面崩溃、斗米万金,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创立和人民币发行,新中国金融在积贫积弱中艰难创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金融格局,到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发行,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崛起……,银行博物馆生动再现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足迹。

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个普通的布袋,因当年被上海军管会用来盛放接收“四行两局”的各种印鉴,见证了新旧政权金融体系更替的历史时刻,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界碑。还有一幕20世纪80年代初期储蓄所场景,从其陈列的每一件原物中,可以看到当时各项设施还比较落后,各项业务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但是从中诞生的中国工商银行经过20年的改革创新、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机构遍布全国和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经营规模国内最大、一级资本位居全球第十位的大型现代商业银行。“从中国金融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中国金融的美好明天”,许多参观银行博物馆的中外人士发出同样的感慨。这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礼赞。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产品和资本的跨国流动,而且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和思潮的全球传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一些有识之士预言,21世纪的经济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日益国际化的金融竞争中,技术、管理和产品等总体上占优势的外资银行给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中国银行业需要加快学习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和产品、技术,逐步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接轨。但是,技术可以引进,文化不能克隆,在加快推进现代银行建设中要警惕和防止文化缺位,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特别是在本土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更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力量。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和各项业务创新发展中,加强文化积累和创新,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旗帜,使其成为中国银行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要精神力量。银行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发掘和宣传优秀民族文化、银行文化和建设现代文明中,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标签:;  ;  ;  ;  

银行历史足迹的回眸与金融文化风格的展现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