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重局面。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和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高原水利施工管理及发展节水农业之路。
关键词:高原水利;施工管理;节水之路
高原地区水利资源比较丰富,但因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地貌环境,导致多数高海拔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性水量变化大,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等特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高原高寒地区要进行利水工程建设、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就存在着诸多难度。
一、高原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
在我国,主要有黄土高原、云贵川高原及青藏高原三个高原地区。其中青藏高原相较于其他地区,存在高海拔高、区域均温低、日昼温差大等特点。而从地理地貌上看,青藏高原多数地区因崇山峻岭、沟壑纵深,人口相分散,加之季节性降水变化明显,这就造成了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
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位置青藏高原东南部,因人口不集中,特别是农村人口极其分散,区域内多数地方沟深谷狭,群众多生活居住在半山台地上,进而有山下河道滚滚流,山上滴水贵如油的说法,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户均投资远远大于平原丘陵地区。
高原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归纳为区域分布不均,时段水量变化明显,开发利用难度大。
二、高原地区利水工程建设的特点
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利水工程建设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这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候恶劣且变化无常,加之其大气压较低、空气稀薄、缺氧状况较为严重,就更是使得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高原高寒地区的气候特征多为气压低、缺氧严重、大风天气多且常年冰冻时间长。此种气候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期尽量考虑在4月至10月进行,一些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可适当提前,如果部分关键部位的施工必须在冬季高寒气候条件下进行,就需要按照既定的高寒气候条件施工要求,采取防冻保温等措施;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考虑冻融问题,同时要考虑施工机械设备效能因缺氧而降低等问题;地下工程的施工受外界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是缺氧和干燥状况非常严重的,因此需针对供氧除尘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地下工程措施安全;在临河建筑中,因高原地区季节性水量变化大,突发性山洪频发,河道不可预见因素多,因此在河道内施工时,必须做好排洪防涝的预案及准备工作,施工围堰等措施一般要做保守设计和填筑。
高原高寒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特点归纳为建设施工时间短、施工外部条件恶劣、不可预见因素多。
三、高原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针对高原高寒地区水环境、气温、地理地貌等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恶劣性。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尽力考虑全面,详细做好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及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措施。
1.科学组织施工。这主要强调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进行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定和调整,以此来保证一些关键路线工程的完成能够符合既定的要求。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所处的地段往往都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因此在交通物资的供应上非常有问题,绝大多数的物资、材料以及设备都需要从内地运往工地,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就需要相应的做好施工计划管理工作,尽可能做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计划来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施工计划给定以后能够保证其真正按照计划中给出的时间按时完成。除此之外,就还需要做好一些常规的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就是编制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技术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这样一种方法和形式来较好的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保证,通过良好的监督工作来保证整个施工进度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和完成。
2.加强设备管理。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对设备的良好管理绝对是不容小视的一个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设备的管理本来就是现代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员在高原高寒地区工作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下就应当尽可能的发挥出机械设备的作用,通过良好的设备管理来实现施工进度的保障。
四、积极采取高原地区节水保土措施
因高原地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季节性水量变化大,因此要努力做好水资源的调度调配工作,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1.工程节水措施在高原特色农业中的应用。一是渠道防渗措施在高原特色农业中的应用。渠道防渗措施是通过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混合材料防渗等工程技术措施来减少输水渗漏损失。与土渠相比,浆砌块石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50%~60%;混凝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60%~70%;塑料薄膜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70%~80%。据统计,渠道采用防渗技术措施后,用其节省下来的水灌溉,每公倾地的投资约为建水库蓄水灌溉每公倾地投资的1/3。由于渠道防渗后,与土渠相比通过同等流量时,可以加大纵比降、缩小断面,因此不但可降低渠道土方工程投资,而且减少渠道占地的40%~50%。二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在高原特色农业中的应用。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是利用机泵抽取河流、水库、坝塘的水,通过泵提供的较低压力经过底下硬塑料管道直接输送到田间沟、畦灌溉农田,再接末级输水软管来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采用低压管道灌溉比一般渠道灌溉省水30%~40%,水的利用率可达90%,甚至高达95%。低压管道灌溉技术节水性能好,管理方便,不受地形影响,对于地形平坦和地块起伏变化大的田地灌溉均适用,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等,低压管灌是节水灌溉采用最为普遍也是最适用的节水工程措施。
2.农艺节水措施在高原农业中的应用。一是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在高原特色农业中的应用。根据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资源、水利工程现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增加需水与降水耦合性好的作物和耐旱、水分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调整作物熟制;使之与水分条件相适宜;调整播期,使作物生育期耗水与降水相耦合,提高作物对降水的有效利用,避免干旱的影响。
二是地膜覆盖技术在高原农业中的应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断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使水分横向迁移,增大了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覆膜的抑蒸保墒效应促进了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的有效循环,增加了耕层土壤贮水量,加大作物利用深层水分,改善作物吸收水分的条件。地膜覆盖适用于多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和蔬菜、瓜类、果树等园艺作物。地膜覆盖不仅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作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作物早出苗、出壮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三是水肥耦合技术在高原农业中的应用。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态学原理,在土壤肥力测定的基础上,建立肥、水、作物产量为核心的耦合技术,合理施肥,培肥地力,以肥调水,以水保肥,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通过调节施肥水平也可以获得较大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通过以肥调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以肥调水的最佳方案,在实践中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发展高原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应以农艺节水措施为主,如地面覆盖技术、种植结构调整技术、深松耕技术及增施有机肥技术等。要加大工程蓄水、保水的力度,以促进区域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寿仁,吴志平,孙志,等.强化农业节水管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关于太湖流域农业节水减排的调研报告[J].中国水利,2015(11):27-30.
[2]王洪亮,李玉起,王祖强.浅议南方地区农业节水减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珠江,2015(2):103-106.
[3]唐致远,解桂英,李磊,等.南方地区农业节水减排试点研究[J].农学学报,2015(5):62-66.
论文作者:陈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高原论文; 作物论文; 地区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业论文; 措施论文; 水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