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标志性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成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站在我们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90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实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得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奠基于科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①。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二者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与深刻把握,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完全而恰当地结合,开拓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阶段和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一科学观念是以唯物史观考察社会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我们强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展开,围绕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来展开,就是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因为任何社会的进步、任何历史阶段人的发展,都必须要有其物质前提,没有必要的经济条件或物质资料作为基础,发展将是一句空话。而我们要坚持的发展又必须是跟社会阶段和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
坚持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视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要求切实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既体现了唯物史观基本精神,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新的拓展。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④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称为“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⑤。科学发展观是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重大战略思想。辩证法要求人们不仅要关注总体中的各个要素,而且还强调关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全面协调的思想、统筹兼顾的思想,是普遍联系原则的生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总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全面协调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须全面协调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也必须全面协调发展。因为这些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方面的建设跟不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阻碍或破坏其发展;任何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个人与集体,等等,这些成对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长期关切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这是辩证法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辩证法的实质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⑥,其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⑦。“对立面的统一”是“扬弃”,是“否定之否定”,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是螺旋式或波浪式曲折前进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扬弃的过程,就是要扬弃那些不利于和谐或影响和谐、损害和谐的因素,通过一个更高阶段的发展,使之得到改变或改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⑧,就是立足于辩证法的高度,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始终看作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科学发展不是对某种完成状态的静止的描述,而是一种对发展过程自觉符合辩证法规律的动态探索,这个探索是不断推进、没有止境的。
二、科学发展观彰显出宽广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复杂背景下提出的,它坚持把中国的发展与全球视野、与世界的发展变化相联系,强调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要在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而且要以自己的发展成果为社会主义开辟光明前景。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开放的战略思想和发展理论,为我们与世界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对话提供了平台,打开了中国文明发展模式与其他文明发展模式进行对话的空间。科学发展观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源。近年来,中国特有的发展实践、道路和理论,被认为具有世界意义,形成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科学发展观是这一模式的理论概括,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理解中国模式的真谛,思考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全球视野和人类发展的框架中来审视中国自身的发展,既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又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及认识成果。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推进发展的实践中,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经历了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从“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到“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的演进过程。这些探索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成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资源之一。
其次,科学发展观注意吸纳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学说的有益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这一高度概括和凝练的范畴,汲取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意蕴。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彰显出宽广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
再次,科学发展观注意汲取世界各国关于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西方国家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出发,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西方学者提出了社会均衡论、协和社会论、社会系统论等相关社会理论。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一个借鉴,又是我们实践和谐社会的一个现实的外部参照物。
最后,科学发展观还注意在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我国特色的执政建设思想。虽然各个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政党的性质、信仰、纲领、执政理念、社会基础等千差万别,但作为执政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必然存在一些共同的规律。科学发展观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思想,汲取了国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体现了我们党不拒国外经验的政治远见。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和基本制度,善于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又强调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充分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来发展自己;既强调要平等互利和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又要负起对世界应有的责任;既强调中国选择自己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又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大力学习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既强调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全球和谐打开了认识的视野;为人类反思自身发展、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目标,更体现了一种方法。尽管全球不同国家间政治制度、发展层次、文化传统迥异,但和谐的理念和方法,对其他国家如何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风险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对各国共同探讨全球性争端,解决全球性矛盾,促进全球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全球和谐,拓宽了认识的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着眼点放在人身上,不是囿于人权的抽象概念,而是强调根据国情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等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尊重和保障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诸方面的具体利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对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全面的价值建构和多样价值的协调
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曾经指出:“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⑨他的这段话实际上指的是传统发展观的弊端。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发展观,同时也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它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将社会发展归之为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归之为经济增长。然而,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使人们饱尝“有增长无发展”甚至“增长与发展负相关”的恶果。其致命缺陷就在于,它只关注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对于“为了什么而发展”和“怎样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问题并不关心。其结果正如这样的发展观总体上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价值理性缺失这一不足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社会系统内部以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且把发展的核心和目的归结到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突出强调发展的人文向度,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发展的根本价值标准,强调发展应当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的协调发展,指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同一指向性——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科学地阐述了检验发展的标准,从根本上规定了发展的方向,从而保证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基于此,可以认为,科学发展观用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防止了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迷失”,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真正体现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价值的协调。在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性与协调性的视野中,发展的经济价值维度、人文价值维度、生态价值维度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合理的关系结构,才能实现发展的价值协调,保持发展本身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这种关系结构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经济价值维度、人文价值维度、生态价值维度之间应该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与和谐共生的。其次,三个价值维度之间应形成相互规范、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当然,我们强调发展的人文价值维度规约发展的其他价值维度或生态价值维度,并不是轻视甚至否定发展的其他价值维度特别是经济价值维度。没有经济价值维度而一味强调人文价值或生态价值的发展往往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我们固然反对“唯经济价值取向”的发展理论与实践,但“无经济价值取向”同样也是不现实和不可取的,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是缺乏活力的。而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性,把发展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人文价值等都囊括在发展价值观的视野之内。当然,这种全面性,并不等于发展价值取向的无主次性。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强调要抓住价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发展价值取向是会有所侧重的。科学发展观还坚持多样发展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性,即发展的各种价值取向之间呈现互补性与互动性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抑制、对立与替代。发展价值的协调发展并非诸多要素齐头并进或力量均衡的发展,更不是价值的平均分配,而是既保持重点又兼顾全面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发展价值取向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实践中的经济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老路,固守“物本主义”的发展价值取向,忽视发展的生态价值、社会人文价值,使发展的“价值悲剧”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重演,而是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建构,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的多样价值的协调。
四、科学发展观指引、规划着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道路和战略布局
科学发展观以新的视野审视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的概括总结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以新的理论凝练我们党对中国发展认识的重要成果,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注重更新发展理念。以往人们往往把发展定位于经济发展,甚至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发展理念不更新,难免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甚至出现经济的畸形增长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不协调局面。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强调,发展绝不是仅仅指经济的增长,也不限于经济的发展,要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范畴,形成整体推进、协调并举的发展格局。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是我们解决发展中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科学发展观指引着发展思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分别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奠基性、开创性工作,提出了符合特定历史时期具体实际的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更加注重宏观布局,更加注重内在协调,更加注重良性互动,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以及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科学发展观还强调,要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营造发展环境、创新发展体制、增强发展动力、拓宽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等。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发展思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对我们实现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强调转变发展方式。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能源资源紧缺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继续发展面临瓶颈约束。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更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强调规划发展布局。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布局。中国正处在发展机遇与矛盾凸显相互交织的时期,更需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规划的发展布局,创新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四位一体”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科学发展观注重提升发展境界。如何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靠谁发展,反映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上,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促进发展。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动力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论和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有机统一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发展的境界,使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并高于其他各种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提升发展的境界,使我们党领导和推动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30多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前后相继的理论形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为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看,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三种资源要素的可持续性:一是物质资源,即自然、环境等资源;二是人文资源,即知识、信息、思想、道德、文化等资源;三是政治资源,即良好的民主政治、健全的法律体系、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等资源。这是一个至今为止尚未解决好的世界性难题。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这“三种资源”的可持续性与“三大基本问题”紧密相连,从理论和实践上很好地解决了发展三大要素的可持续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4页。
⑤《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0页。
⑥《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05页。
⑦《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06页。
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⑨维克多·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徐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93页。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科学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