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相应带动了我国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电网相比,农村电网用户的分布更加分散和广泛,并且农村电网建设除考虑到农村自身的用电需求外,还需兼顾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要求。笔者即从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入手,结合其工程实施技术标准和设备运行规范,就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探讨了架空配电线路及改造适应运行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农网配电建设;改造;适应运行;需求分析
近几年,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电网规模扩张明显,相应带动了农村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架空配电线路作为现代电网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农村电网来说,架空配电线路需兼顾农村用电用户和城乡发展规划的共同需求。同时,农村架空配电线路应积极引入现代新型技术和设备,以不断优化线路综合性能,达到经济合理、安全稳定、技术先进的改造发展要求。
一、农村架空配电线路采用导线要求分析
(一)配电线路构成导线
组成配电线路的导线,首先要满足国家相关电线产品技术标准。农村墟场、集镇以及无法进行规划避让的经济林等区域的架空配电线路,应优先采用JK、LYJ型绝缘导线。除此之外的其他区域可使用LJ、BLV、LGJ、BV以及BXL等型号的导线,完成配电线路的架设。
(二)导线截面要求分析
对于农村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的确定,首先需考虑到当地配电网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如尚不具有系统的配电网规划,则需根据高压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差异以及导线种类,综合确定导线截面。目前,应用于农村架空配电网的导线主要具有铝绞线及铝合金线和铜芯铝绞线两种,二者在高压配电线路中的截面要求相同,对应主干线、分干线和分支线的截面要求分为120、70、35,;二者在低压配电线路截面要求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干线截面方面,铝绞线及铝合金线截面标准为120,铜芯铝绞线截面标准为95.
二、允许电压降校核要求
对于10kV配电线路来说,自供电变电站对应的二次出口到末端受电变电所一次入口或线路末端变压器相应的允许电压降为5.0%供电变电所对应的二次侧额定电压。
对于低压配电线路来说,自配电变压器对应的二次侧出口到系统线路末端相应的允许电压为4.0%额定低压配电电压。
在导线载流量校验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控制导线温度处于70.0℃左右,以确保校验结果正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农村架空配电线路而言,其在建设过程中,不应使用单股铝线或铝合金线进行线路施工;如配电线路为高压线路,则不适宜使用单股铜线进行线路施工。
三、导线较差跨越及对地距离方面的要求
农村配电网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充分考虑到架空配电线周边事物对于配电线的运行影响,具体包括建筑、铁路、树木、管道、河流、地面以及各类架空线间的相互影响等。施工人员需结合当地夏季最高温度和冬季覆冰情况,测定架空配电网的最大弧垂,同时参考当地的最大风速,计算架空线路的最大风偏值。
在进行上述距离数值计算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应对由太阳辐射、电流及线路覆冰不均等异常影响因素予以考虑,但需考虑到导线架线设计施工误差以及导线架线施工完成后,导线自身塑形伸长,对于线路施工距离控制的实际应用。从工程实际控制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配电线路和不同的线路环境,其需保障的最小距离具有明显差异。以低压配电线路和10kV配电线路为例,其针对居民区、非居民区、不具备通航功能的河湖、以及交通困难地区四类不同环境的最低距离要求分别为6.5/6、5.5/5、5/5、4.5/4。对于高压配电线路来说,其在建设过程中,不应跨越使用燃烧材料作为屋顶主要施工材料的建筑物,即使建筑屋顶具有耐火性,也应尽量避免跨越现象的发生,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如低压配电线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跨越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则需在充分考虑最大计算弧垂的基础上,科学控制二者间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二者间的垂直有效距离应控制在2.5m以上。
四、配电线路防雷保护及接地要求分析
防雷接地是配电线路正常运行及相关设备、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需重点控制一下几点要求:一,对于居民区来说,10kV配电线路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杆和钢杆均应接地,且二者的接地电阻均应控制在30.0Ω以下;二,额定容量小于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对应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高于这一容量标准的变压器,其对应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农村电网建设发展迅速,相应带动了农村电网配电线路建设的良性发展。与城市配网建设相比,农村配网的职能负责区域更加广泛、用户更加分散,且线路周边环境更为复杂。因此,相关人员需全面加强对农村配网建设的重视,结合其适应运行需求,综合提高农村配网建设质量和运行性能,以确保农村配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促进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明海.对农网配电建设与改造适应运行需求的分析[J].大科技,2015(28).
[2]苏基础.对农网配电建设与改造适应运行需求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
[3]杨建勋.加强农网规划与建设,促进农网管理水平提高[J].科技创业家,2012(13).
论文作者:王松,刘香美,谢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农村论文; 电网论文; 截面论文; 需求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