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等教育的十大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对高等教育实践施加影响,改变与控制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进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探索并向人们揭示高等教育规律,获得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真理性认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达到上述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走出“就教育论教育”的圈子,就必须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入手认识高等教育活动规律。同时,只有对高等教育特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把高等教育改革引向深入。因此,无论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还是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都离不开对高等教育特点的准确把握。
一、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
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而提出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当前,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此起彼伏,而大学素质教育一提出许多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的事,大学应是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出大学生素质教育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中小学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忽视而欠了帐,才要求大学也开展补缺型的素质教育。具体说,因大学生语言基础差,错别字连篇,才有了大学语文补课等。这些认识是基于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终阶段,学生毕业就要从事某职业的某专业工作,提素质教育似有对高等教育的贬低之感。而提倡大学素质教育的人,也只是认为社会发展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专业和职业知识是不完整的不合格的人。其实,上述看法有两个误区:一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没有弄清楚,大学素质教育目前也仅片面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二是没有从高等教育本身出发进行研究,而是从具体的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出发,对高等教育究竟是什么?抽象研究不够。
1988年9月,欧洲22个国家的300多所高校的校长、著名教授和学者签署了一项《欧洲大学宪章》,该《宪章》提到:[1]当前欧洲大学在继承其科研、职业教育、德育和智育这三项任务的同时,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情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大学要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但又不能完全跟着劳动市场转。欧洲大学首先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教学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适应职业的教育与基础研究要并举。在职业教育方面,要培养尽可能具有全面知识的人才,大学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实行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教育。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新机遇开放的人。由此可见,任何教育都在提高人的某种素质,高等教育自然在培养人的专业职业素质方面发挥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今天,我们提素质教育是要求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比如,高等教育除了培养专业职业素质外,还要培养文化、道德、心理、体智、政治诸多方面的素质。高等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必须以专业职业教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高等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厦门大学高教所张应强有一篇文章[2],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人类教育历史上的存在、继承、矛盾、斗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观点。我对此文所述均表赞同。这里从高等教育的最终(主要)目的是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的角度,再进一步强化人们对高等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统一的认识: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人类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高级人才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创建人类文明社会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也可以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而人类文明社会的“设计师”若缺失创造物质文明的科学知识和创建精神文明的人文知识,自然会使社会文明进步处于畸形状态,延缓其发展。《欧洲大学宪章》提出欧洲大学正在进行的改革应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3]。可见,高等教育必须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与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统一。
三、高等教育是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统一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有序地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活动的非盈利性、有序性、长期性和整体性;决定了高等教育领域必然追求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与效率、效益的辩证统一;决定了高等教育具有跨时空性,既要传递昨日的文明,又要满足今日社会的需求,更要面向明天的挑战;既要具有中国特色,又要顺应世界潮流[4]。高等教育如何在顺应变革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坚持自己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追求?把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高等教育不随波逐流,树立其独立的形象。
香港爱国人士力尔在《重塑民族精神》[5]一文中写道:“真正会对教育产生危害的倒是教育目标过分功利化倾向。平心而论,目前大陆中小学和大学的教育质量仍然是比较高的,但这仅限于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这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谓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有些人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既缺乏事业和责任感,也没有必要的涵养。近年来,我国把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推向极端,是有悖于高等教育理想的,其弊端已突现出来。高等教育并不是在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之间选择,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一方面要保证大学为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维护大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从现实出发确立理想是高等教育的启动点。
四、高等教育是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的统一
法国在1989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大学既是发明创造的基地,又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吉利安认为:[7]MIT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科学技术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跨系跨学科的实验室和专业计划,需要减少学者之间的隔离,在学科之间加强联系,鼓励交叉学科的产生,特别是理工学科和人文社科之间的渗透和密切结合,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之间架设桥梁,真正实现大学“把不同知识分支带到一起使其相互接触并相互协调组织的地方。”这种丰富扩大学生知识面,文理综合的做法为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美国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管理体制许多方面都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设置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等课程;设置双重主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加科研的机会。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设有两座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另一方面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素质。由此可见,知识教育和创造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区别于职业培训和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
五、高等教育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
21世纪是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步开通将把世界引入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手段、教育环境、生存条件将越来越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教育,世界范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要为现代化服务,它自身必须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手段诸方面的现代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瞄准21世纪教育的新目标,不断为社会提供最新的思想观念,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最能适应竞争挑战的人才[8]。
高等教育现代化始终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起支配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培养的人可以直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服务,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9]美国高等教育传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明显的实用性、宽广的通用性、灵活的创造性诸方面特征[10]。事实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只表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现代高等教育都是在自己的优良传统之上,通过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逐步发展起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不打上自己国家传统的烙印。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必须符合本国社会发展和国民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高等教育理论尤其在引进外来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时,若不研究本国国情和国家的特点,显然是不能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所以说,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传统性,也有随着人类进步发展变化的现代性。传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发展。
六、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
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三方面的功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就是说,高等教育再也不是“象牙塔”的高等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
美国1984年的研究报告[11],突出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新的技术,将会怎样地影响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为未来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个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必须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
高等学校担当起社会服务职能,较好地解决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总之,是大学从保守的“象牙塔”中走向现代社会生活的过程。大学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如此众多的人的需求,大学不得不从过去让“学生适应课程”而转向使“课程适应学生”(布鲁贝克语)。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一个途径和手段问题,而是现代大学的基本性质问题和方向问题。它不仅影响到如何将知识、人才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问题,而且将使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找到一个如何处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的方向。如今,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从“纯认识论”的价值去理解大学的观念将受到时代的挑战。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办学就是说,高等教育是向社会全方位开放的教育,是积极参与社会并接受社会参与的教育。
七、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统一
高等教育发展到现代,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正在走向满足不同能力和不同兴趣的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高等教育需求,并提供适合于他们的继续教育。就是说,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指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学历教育,还应包括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即继续教育。由于地区、经济、阶层、年代、年龄诸因素,使许多人未能接受高等教育或未完成高等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可以起到补充、补偿作用,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指出[12],一个民主社会应具备至少三种类型的高等教育。(1)X模式: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生和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对部分经过选拔的本科生的培养;(2)Y模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职业需要对本科生进行专业训练和普通教育素质培养;(3)Z模式:其任务是根据社会的任何需求和顾客的选择,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三种模式可以通过选择的严格程度来加以区别,分为选拔严格的高等教育、一般选拔的高等教育、非选拔性的高等教育。这是科尔的“多元巨型大学观”的复制、补充和发展。这其中非选拔性的高等教育中包含着非正规高等教育即继续教育。
八、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统一
一般认为[13],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是精英教育阶段,15%—50%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则是普及化教育阶段。二战以来,高等教育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以上是从形式上区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精英化的。其实,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精英高等教育的期望是培养少数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精英或者说是统治者、官员阶层;大众高等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广大的普通高级劳动者(当然也包括精英人才)。随着科技渗入劳动过程,社会对劳动者要求的提高,就要求高等教育扩充其功能,扩大入学机会,改革培养目标和课程,为社会培养各种职业需要的高级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权利,而不再是一种特权。各社会阶层、各民族群体成员都有权享受高等教育。当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日益成为一种公民权利时,人们也日益期望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能与国家的经济财富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认为[14]:从本质上讲,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并不是天敌。精英教育过去曾是高等教育的唯一形式,现在虽然其所占比例逐渐缩小,但是大众高等教育已承担了高等教育的部分责任,它甚至可以帮精英教育鉴别哪些学生可以进一步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在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同样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追求。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的增加外,还要促使高等教育多样化,使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
九、高等教育是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统一
现在,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强盛、国力的充实、科学文化的发达,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更多地被世界所认同,我国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所占的份额更多,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将更充分,从而使世界文化中东西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色彩斑澜、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15]。因此说,下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将得到充分发挥,并通过便捷的信息媒体在全世界传播发扬。同时,我们也把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引入国内,通过高等教育吸收并“本土化”。
不论是提出中西文化“整合”,还是提倡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或“兼容并蓄”,归根到底就是要传扬民族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从建校始,就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到国际的承认,因而在各种制度和运作机制上都力求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与此同时,香港中文大学也注意在民族性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整理、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使之成为研究中国和亚洲的中心。实际上,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具有特色的东西,只有弘扬民族性才能使自己在国际高等学府中放出异彩[16]。
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指出[17]:教育国际化的力量与民族化的目的,几乎是高等教育中无法回避的对立面;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们是否承认这种现实,而在于去发现两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互抵触,又在多大程度上相互调和与合作。他认为:教育国际化的复兴并不意味着教育民族化终结或毁灭;相反,教育国际化发展之日,也是教育民族化发展之时。他提醒人们注意,教育国际化是在教育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的,脱离国家教育目的去追求国际教育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十、高等教育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统一
在传统教育学中阐述教育目标的依据时,主要侧重于社会需要,侧重于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学识、身体等共性方面的要求,而对受教育者自身需要视而不见,用“全面发展”的框子来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高等教育专业划分的细化和专业选择空间的狭小,阻碍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助长了学生发展的共性化(社会化),而实际上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同社会化是密不可分的统一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没有个性化就不可能有社会化,社会化是个性的社会化,是主体的社会意识倾向的自我内化和自我发展。勿庸置疑,对受教育者依据社会的需要提出共性要求是必要的,个性发展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但应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需要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集中代表和全面维护了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发展正是通过每一社会成员的发展实现的,那种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的高等教育观是片面的、教条的。因此,高等教育在不迷失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应理直气壮地提倡个性教育,把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统一起来,使我们培养的高级人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在不同的领域内、不同的层次上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注释:
[1][3][6][11]翟博《高等教育改革: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中国教育报》1997.1.29(3)。
[2]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高等教育研究》1995.3。
[4]龚放《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不容忽视》,《高等教育研究》1995.1。
[5]力尔《重塑民族精神》,《镜报》1994.4。
[7][9][10]转引自张风莲、李卓宝《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其人才培养特征》,《高等教育研究》1995.5。
[8]李德焕《从面向21世纪看高校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5.5。
[12][14][17]转引自邬大光、施晓光《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高等教育研究》1996.1。
[13]冒荣《高等教育现代化初探》,《江苏高教》1996.5。
[15]王义道《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教育管理研究》1996.4。
[16]吴福光《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高等教育研究》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