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活动课论文,案例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新开设了几门课程:思想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艺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倘若说前三者是旧课程的整合和重构,还算得上是似曾相识的话,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是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打破了课内外界限、校内外界限,打破了以往课堂的秩序、教学的常规,走向社会、社区、家庭、校园。其内涵丰富(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教学内容范围广泛,教学场地不定,教学设计多样,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喜闻乐见,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出现也使得评价体系、教学方式及教师、学生、家长的价值趋向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做法与体会,供参考。
案例1:少先大队组织学生以“爸爸、妈妈爱打麻将怎么办”为内容,深入课堂、家庭、社会去调查研究,从而使学生对“打麻将”的利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劝导其家长远离麻将、远离赌博,而去做一些对家庭、孩子、社会有益的事。
实施过程:老师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一份是面对学生的,有这样几个问题:
1.你的父母常打麻将吗?
2.你的父母因为打麻将吵嘴吗?
3.父母打麻将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4.你认为父母应该参加哪些有益的活动?
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以前我对父母打麻将虽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总觉得那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通过调查我明白了打麻将会使许多家长打架吵嘴,甚至有的同学的父母为了打麻将、赌博而闹离婚,影响家庭幸福,父母常打麻将也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第二份调查问卷是面向家长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您喜欢打麻将吗?
2.您认为打麻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3.您认为打麻将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通过调查,使许多父母认识到他们所认为的娱乐活动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健康、思想带来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份调查问卷是面向民警的,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打麻将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2.打麻将和赌博怎么区分?
3.您碰到过因为打麻将而被抓进监狱的人吗?
在与社区民警同志面对面的调查采访中,使学生认识到打麻将不仅妨碍家庭生活,影响学习,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以上调查,学生对打麻将危害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纷纷表示要劝告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博,告别这种于己、于子女、于家庭、于社会都没有好处的不健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提炼概括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做事要有毅力、有始有终的良好行为品质。
案例2:小学数学六年级课程“操场面积的计算”。以往该课都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平面示意图,给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我们没有满足于传统教法,而是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教学场地:操场
教具:皮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天天活动的操场究竟有多大面积?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需要哪些条件?
生:(答略)。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得出结论后,指导学生用皮尺测量,再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求出操场的面积。也有的学生是以步为尺,估算出了操场的面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测量或估算中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印象深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3:低年级学生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法规,自学遵守交通规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针对我校地处市中心,路上行人车辆较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我是小交警”体验教育。首先请交警解读交通标志和交警指挥手势,然后带领学生参观交通事故展览,最后与交警叔叔一起到十字路口指挥交通。
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了对遵守交通规则的认识,明确了交通标志和交警指挥手势的含义,加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以上三个案例仅是我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点滴做法,还很不成熟,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改进,以期获得更大的功效。
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1.要全面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加大课程投放力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投入。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多投资,最好能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或综合实践活动教室。
2.进一步更新观念,引导教师从旧课程的模式中走出来,以崭新的角色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去,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指导课程,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增强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
4.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学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