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膦酸树脂对铟的吸附

大孔膦酸树脂对铟的吸附

一、ADSORPTION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FOR INDIUM(论文文献综述)

付春燕[1](2021)在《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稀土富集和分离用离子交换树脂存在的选择性差、饱和容量低、反萃困难以及产生废酸等问题,本课题采用胺甲基化反应,制备了四种新型聚氨基磷酸树脂及一种萃淋树脂,使用表征手段对几种树脂进行分析。研究了树脂吸附过程中,溶液p H、反应时间、树脂质量及洗脱液浓度的影响;从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树脂表面的特殊官能团的变化,对树脂的吸附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乙酰化PS微球参与制备的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在p H为2.5时,对La3+的吸附量达到133.32 mg/g(0.96 mmol/g),吸附平衡所需时间在12 h以上;在盐酸浓度为2 mol/L时,洗脱效果最好。PAMR对La3+的吸附过程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解释,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在树脂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速率控制受液膜扩散影响比较大,分析热力学参数表明此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2)哌嗪基聚叔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Ⅰ)),在p H值为5.5、树脂质量为6.5 g的条件下,达到最高吸附率89.73%,在吸附时间5 h后,树脂对La3+的吸附量不再变化,其吸附量最大为1016 mg/g;并且此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可以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进行解释,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该树脂对La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在3次重复使用后,仍具有较好的吸附率;乙二胺基聚叔氨基磷酸螯合树脂(PAMR(Ⅱ))在反应条件为p H 5.64、7g树脂量的条件下,吸附率最高达到90%,该树脂PAMR(Ⅱ)对Ce3+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可以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模型进行解释,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Ce3+的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HCl浓度为5.0 mol/L时,洗脱效果最好。二乙烯三氨基聚叔氨基磷酸螯合树脂(PAMR(Ⅲ))对钕离子的吸附过程的最佳p H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6 h,达到平衡吸附量1306 mg/g,PAMR(Ⅲ)树脂对钕离子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描述与PAMR和PAMR(Ⅰ)相同,表明此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对其进行相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出此吸附过程属于可自主进行的吸热吸附过程;红外分析表明,PAMR(Ⅲ)吸附Nd3+过程主要由于磷酸羟基基团中的P=O与Nd3+之间的配位作用。(3)最后制备了一种磷酸酯低聚物萃取剂(PEMP)及萃淋树脂PEMP/AC,通过红外表征得出,PEMP、PEMP/AC对稀土的萃取过程都是通过萃取剂上的P=O的氧元素上与稀土离子形成配位来实现的,PEMP及PEMP/AC的萃取过程均是放热反应,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萃取实验,萃取率更高;PEMP/AC对Ce(Ⅲ)的最佳饱和吸附容量为126.3 mg/g,液膜扩散为吸附主控步骤;低温、稀土料液的低酸性更有利于萃取的进行。

崔梦龙[2](2019)在《草铵膦的合成与提纯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铵膦是一种高效、低毒、非选择性、广谱触杀型有机磷除草剂,广泛应用于林业、农业等行业,使用量逐年增长,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在国内合成与提纯草铵膦的路线中,普遍存在三废排放大、产品纯度低、成本高、工艺路线繁琐、需要剧毒物质氰化钠为原料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本文对草铵膦现有的合成与提纯路线进行论述,通过对比研究,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与提纯草铵膦的路线,并分别对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的实验条件。该路线首先采用黄磷法合成甲基次磷酸正丁酯,然后与1,1-二乙酰氧基-2-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3,3-二乙酰氧基)丙基甲基次膦酸正丁酯,接着在盐酸溶液中水解生成3-甲基正丁氧基膦酰基丙醛,其再与对甲苯磺酰甲基异腈经Ugi反应得到(3-乙酰氨基-4氧代-4-((甲苯磺酰基甲基)氨基)丁基)(甲基)次膦酸丁酯,最后经过水解和氨化反应得到草铵膦铵盐,产品收率为45.3%。在黄磷法合成甲基次磷酸正丁酯的路线中,通过对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进行筛选,得到了最优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催化剂A,收率为74.6%;在Ugi反应合成(3-乙酰氨基-4氧代-4-((甲苯磺酰基甲基)氨基)丁基)(甲基)次膦酸丁酯的路线中,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得到了最优的原料投料摩尔比为3-甲基正丁氧基膦酰基丙醛(0.016mol):氨水:对甲苯磺酰甲基异腈:醋酸=1:9:1:18、反应时间为20 h、反应温度为30℃、溶剂A的体积为65 mL,在此条件下,收率为51.2%。在提纯草铵膦的过程中,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与无机盐和有色有机杂质的分离极其困难。本文设计了一种将电渗析膜和大孔吸附树脂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以获得高纯度的草铵膦。在电渗析过程中,将草铵膦反应液装在淡化室中进行脱盐,当淡化室的电导率低于3 mS/cm时终止该过程,通过筛选实验条件,最优的操作电压和体积比分别为9 V和1:1,得到的草铵膦水溶液中无机盐的含量仅为0.99 g/L。在大孔型树脂的吸附/解吸过程中,将经过电渗析处理后的草铵膦水溶液注入装有树脂的柱子中,在吸附达到平衡时洗脱树脂以获得含有草铵膦的洗脱液,通过筛选实验条件,得到最优的树脂种类、溶液pH值、流速、草铵膦浓度、温度、乙醇质量分数和洗脱液体积分别LX-300C、3、0.5 mL/(cm2·min)、20mg/mL、25℃、50.0%和400 mL,在该条件下,几乎所有的有色有机杂质都被去除。经过电渗析和吸附/解吸过程后,草铵膦的纯度提高到95.2%,草铵膦的回收率为98.1%。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条新的制备草铵膦的路线,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该路线避免了剧毒物氰化钠和氯化铵的使用,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性较高。同时,设计了一种将电渗析膜和大孔吸附树脂相结合的提纯草铵膦的方法,并分别对过程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提纯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三废少、成本低、收率高的优点,符合绿色化学与经济性原则。

孙耀冉,李明愉,曾庆轩,冯长根,周冉,何敬宇[3](2016)在《氨基膦酸型螯合离子交换剂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氨基膦酸螯合离子交换剂是以-NHCH2P(O)(OH)2为功能基的一类离子交换剂,其结构中含有N、O和P等原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在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上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氨基膦酸型螯合树脂和氨基膦酸型螯合纤维两种基本形态进行分类,分别综述了两类螯合离子交换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对今后这两类螯合离子交换剂的研究提出展望。

李敏[4](2016)在《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对镉、铟离子的识别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行,以镉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日益凸显和以铟为代表的稀散元素的相关应用日趋广泛,如何实现镉的有效去除和铟的有效回收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吸附法由于操作简便、高效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废水的处理和金属离子的回收。然而,在待处理的金属离子废水中,往往成分比较复杂,对吸附过程具有强烈的干扰。因此,设计、研究和开发具有特殊识别性能的新型吸附材料并用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去除、回收是该领域最前沿和最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之一。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离子具有特殊的识别性能,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水溶液中某种特定金属离子的去除、回收。本文以选择性的去除并回收水溶液中的镉离子和铟离子为目的,制备了多种新型吸附材料,并深入的研究了所制备材料对目标离子的吸附性能和识别性能,系统的揭示了吸附过程的吸附机理和识别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烯丙基硫脲为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印迹法制备了硅胶表面Cd(II)离子印迹聚合物(ATU/Cd(II)-IIP),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对所有必需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系统的揭示了吸附过程的机理和吸附材料对目标离子的识别机理;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深入的研究了ATU/Cd(II)-IIP对Cd2+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TU/Cd(II)-IIP对Cd2+的吸附容量随着溶液p H值增加而增加。当p H值为7.0时,ATU/Cd(II)-IIP对体系中Cd2+的去除率达到最大为87.20%。吸附过程属于一个快速的化学吸附过程,在16.0 min以内体系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整个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ATU/Cd(II)-IIP对Cd2+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38.30 mg·g-1,并且体系温度的升高并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ATU/Cd(II)-IIP对Cd2+具有优良的选择识别性能,在二元金属离子混合体系中,对Cd2+/Cu2+,Cd2+/Ni2+,Cd2+/Co2+,Cd2+/Pb2+和Cd2+/Zn2+体系的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86,6.42,11.50,9.46和3.73。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所制备的ATU/Cd(II)-IIP对溶液中Cd2+具有优良选择识别性能和吸附性能。(2)以烯丙基硫醇为功能单体,制备了含巯基表面Cd(II)印迹聚合物(AMT/Cd(II)-IIP),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对所有必需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深入的研究了AMT/Cd(II)-IIP对Cd2+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性能。研究结果显示,AMT/Cd(II)-IIP对Cd2+的吸附在p H值为7.0左右达到最大,其吸附容量为73.43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该吸附剂对Cd2+的吸附属于一个吸热并且自发的过程。溶液中的Cd2+能与吸附活性位快速结合,体系在20.0 min以内即可达到基本平衡,整个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过程,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决定着整个吸附速率的快慢。竞争性吸附实验表明AMT/Cd(II)-IIP对Cd2+的具有优良的选择识别特性,能够从水溶液中选择性的对Cd2+进行吸附。(3)通过表面印迹技术,以乙烯基膦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In(III)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VPA/In(III)-IIP),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对所有必需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柱吸附实验研究了In(III)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和对应的非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VPA/In(III)-NIP)对In3+的吸附性能和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In3+的吸附容量随着溶液p H值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在p H值为3.0时,VPA/In(III)-IIP和VPA/In(III)-NIP对In3+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43.87和26.53mg·g-1。两种吸附剂对In3+的吸附过程属于一个快速的化学吸附过程,在10.0 min以内吸附过程基本达到平衡,并且整个动力学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竞争性实验结果表明,VPA/In(III)-IIP对In3+显示出特异的亲和能力,能实现溶液中In3+的选择性分离。(4)采用表面印迹法,以乙烯基膦酸和烯丙基硫醇为复合功能单体,通过复合功能单体与In3+的协同配位作用,制备得到表面接枝型In(III)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VPA-AMT/In(III)-IIP)。实验中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对所有必需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表面接枝型In(III)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和对应的非离子印迹聚合物对In3+的吸附性能和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的p H值对吸附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在p H值为3.0时,印迹聚合物和对应的非印迹聚合物对In3+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5.83和36.70 mg·g-1。两种吸附剂对In3+的吸附过程属于一个快速的化学吸附过程,在10.0 min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整个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竞争性实验表明,VPA-AMT/In(III)-IIP对溶液中的In3+显示出特殊的选择识别能力,能实现水溶液中In3+的选择性分离和回收。(5)利用硅胶为基质材料,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制备得到了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SG-MCF),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仪和N2吸附/脱附对所制备的修饰硅胶进行了结构表征,最后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对其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的p H值条件下,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对对Zn2+,Ni2+,Cu2+和Cd2+的回收率分别达到75.54%,52.38%,77.05%和89.44%,并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刘清清[5](2016)在《基于Fe3O4@SiO2和HZ830载体的膦酸类浸渍树脂吸附铟(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散金属铟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太阳能光伏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尤其近年来含铟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前景看好,铟的需求量将显着增加。目前铟主要是用溶剂萃取法从含锌、铁、铅、铜等冶炼废渣浸出液中提取,而其过程中萃取剂容易乳化,同时使用的大量有机溶剂给环境造成压力,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利用溶剂浸渍树脂法提取铟。传统的溶剂浸渍树脂法存在萃取剂与传统载体大孔树脂结合能力弱、萃取剂易流失等的缺点。本文首先以ATMP(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为萃取剂、Fe3O4@SiO2为载体制备了ATMP/Fe3O4@SiO2浸渍树脂;之后分别以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二(2,4,4-三甲基戊基)-双硫代膦酸(Cyanex301)、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次膦酸(Cyanex302)为萃取剂制备了基于HZ830(一种苯乙烯-二乙烯基非极性大孔树脂)载体的浸渍树脂,并研究了这两类浸渍树脂在硫酸介质中吸附In(Ⅲ)的性能。用红外光谱、热重、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ATMP/Fe3O4@SiO2浸渍树脂进行了表征分析;ATMP/Fe3O4@SiO2吸附In(Ⅲ)的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H为1.82.6,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吸附In(Ⅲ)的动力学数据,平衡时间约为4 h,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In(Ⅲ)的最大吸附量为47.5 mg/g,热力学数据显示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熵增的反应。对Cyanex272/HZ830、Cyanex301/HZ830、Cyanex302/HZ830浸渍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其吸附In(Ⅲ)的结果表明:三种浸渍树脂吸附In(Ⅲ)的最佳pH范围分别为1.5、0.62.2、1.5,动力学数据均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可较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数据,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6.1mg/g、18.1 mg/g、27.8 mg/g,其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熵增过程。同时对三种浸渍树脂吸附Fe(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Fe(Ⅲ)的最佳吸附pH分别为1.5,1.52.2,1.5,Cyanex301/HZ830、Cyanex302/HZ830对Fe(Ⅲ)吸附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拟合结果与In(Ⅲ)的相似,分别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佳吸附容量分别为15.5 mg/g、13.2 mg/g。Cyanex301/HZ830对In(Ⅲ)和Fe(Ⅲ)有较好的分离趋势。

陈晓亮[6](2015)在《浸渍活性碳纤维、包膜浸渍树脂的制备与吸附分离In(Ⅲ)、Fe(Ⅲ)》文中研究表明铟(In)是一种具备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稀散金属,被广泛应用在液晶材料、高性能合金和核工业等领域。铟的提取主要来自于其他金属冶炼副产物和二次资源。在提取铟的过程中,铁(Fe)等多种金属与铟往往同时被浸出,浸出液中,因In(Ⅲ)与Fe(Ⅲ)的性质极其相似,传统的分离方法难以对其实现高效、绿色的分离。活性碳纤维(ACF)机械强度高、疏水性强、比表面积大,将特定的萃取剂浸渍于其表面,可以得到选择性较好的吸附剂。溶剂浸渍树脂(SIR)技术结合了溶剂萃取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的优点,通过灵活选择萃取剂和载体,也可以得到高选择性吸附剂。结合ACF和SIR的特点,可望制备出能有效分离In(Ⅲ)、Fe(Ⅲ)的新型吸附剂。通过氧化、萃取剂浸渍两种改性方法对ACF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氧化活性碳纤维(OACF)、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浸渍活性碳纤维(SIACF)和P507浸渍氧化活性碳纤维(SIOACF)三种吸附剂;选用非极性大孔树脂HZ818为载体、P507为萃取剂、聚丙烯酸(PAA)为包膜材料制备了包膜浸渍树脂(CSIR)。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OACF、SIACF、CSIR三种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吸附分离In(Ⅲ)、Fe(Ⅲ)的性能。静态吸附实验表明,OACF、SIACF和CSIR三种吸附剂对In(Ⅲ)、Fe(Ⅲ)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对In(Ⅲ)、Fe(Ⅲ)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吸附模型来描述,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SIACF吸附In(Ⅲ)、Fe(Ⅲ)的最佳pH分别为1.1和2.0。CSIR吸附In(Ⅲ)、Fe(Ⅲ)的最佳pH分别为0.8和0.1,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通过控制吸附条件,SIACF和CSIR可望将In(Ⅲ)、Fe(Ⅲ)分离开。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在SIACF和CSIR对In(Ⅲ)、Fe(Ⅲ)二元混合体系吸附过程中,通过先选择吸附, In (Ⅲ)比Fe (Ⅲ)更容易被吸附,后分别用30g·L-1草酸溶液和2mol·L-1盐酸分步洗脱的方式可有效分离In(Ⅲ)、Fe(Ⅲ)。CSIR能明显增加浸渍树脂的稳定性和吸附速率。以废弃LCD为实际应用体系,XRD,XRF测试表明LCD中的铟是以In2O3的形式存在,样品中In2O3的含量为0.052%。废弃LCD粉碎后硫酸能浸出其中的铟,浸出液中In(Ⅲ)的浓度为20.3mg·L-1。通过CSIR的先选择吸附后分步洗脱的方式可回收其中的In(Ⅲ)。

魏士龙[7](2014)在《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铟(Ⅲ)、铁(Ⅲ)的性能及机理》文中提出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稀散金属元素。在从矿床或二次资源中提取回收铟的过程中需解决其它金属元素的干扰,其中尤以酸浸液中铁元素的干扰。因此,如何高效、环境友好地分离In(III)、Fe(III)是研究的难点。浸渍树脂是将萃取剂浸渍于大孔吸附载体上制备而成。浸渍树脂技术结合了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技术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效分离技术。选择合适萃取剂和载体制备的浸渍树脂有望为有效分离In(III)、Fe(III)提供一条新途径,同时对浸渍树脂吸附分离机理的探讨也会为In(III)、Fe(III)吸附分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选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非极性大孔树脂(HZ830)为载体、三烷基氧化磷(Cyanex923)与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剂分别制备了Cyanex923/HZ830、TBP/HZ830两种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分别采用扫描电镜测试、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法对两种浸渍树脂进行了表征。以静态吸附法与动态吸附法研究了两种浸渍树脂在盐酸体系中吸附分离铟(III)、铁(III)的性能与机理:(1)静态吸附实验中Cyanex923/HZ830浸渍树脂在盐酸体系中吸附In(III)、Fe(III)的最佳盐酸浓度分别为2mol·L-1、6mol·L-1;TBP/HZ830浸渍树脂对In(III)几乎无吸附,对Fe(III)的吸附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等温吸附实验中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吸附为吸热的熵增加过程;动力学吸附实验表明两种浸渍树脂吸附In(III)、Fe(III)的行为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颗粒内扩散为吸附过程主要控速步骤。(2)吸附机理实验绘制了In(III)、Fe(III)在盐酸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分布图,不同盐酸浓度下In(III)、Fe(III)吸附的机理为:中性含磷萃取剂吸萃In(III)、Fe(III)离子为溶剂化的萃取剂与金属离子中性络合物或离子对(质子与In(III)或Fe(III)的阴离子物种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采用斜率法分析了萃取剂含量、盐酸活度与金属离子的化学计量比,推断出浸渍树脂在不同盐酸浓度下吸附In(III)、Fe(III)的萃合物可表示为HMCl4·nL与MCl3·nL(n=2,3; M代表In(III)或Fe(III)),得出了不同盐酸浓度下相对应的萃合反应方程式,并描述了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In(III)、Fe(III)过程的机理示意图。(3)采用动态吸附法考察了浸渍树脂吸附In(III)、Fe(III)的性能,研究表明,流速越低树脂柱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越好,柱高的增长增加了金属离子与树脂柱的有效接触时间,使树脂柱的吸附效果更好。2mol·L-1的硫酸溶液能够对树脂柱进行良好的洗脱,树脂在经过五次吸附-洗脱循环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In(III)、Fe(III)二元分离体系中,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对In(III)、Fe(III)都有较好的分离趋势;在对铜冶炼烟尘中铟的回收实验中选用Cyanex923/HZ830浸渍树脂,使用盐酸浸出能够获得较好的浸出效果,Cu(II)、Fe(III)、Cd(II)、Zn(II)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In(III)的分离回收,采用分步沉淀法将绝大多数Cu(II)、Fe(III)、Cd(II)、Zn(II)干扰离子去除能够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

孙耀冉,李明愉,曾庆轩,冯长根[8](2013)在《氨基膦酸型螯合离子交换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氨基膦酸螯合离子交换剂是以—NHCH2P(O)(OH)2为功能基的一类螯合离子交换剂,结构中的胺基可以提供N作为螯合原子,磷酸具有强酸性,可以提供多个H+进行离子交换,因此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被吸附。综述了氨基膦酸型离子交换剂对重金属离子、稀土金属离子、稀有金属离子、贵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主要吸附条件、解吸剂和解吸率。对负载金属离子的氨基膦酸型离子交换剂在去除水中砷、氯和氟等杂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氨基膦酸型离子交换剂在金属离子的分离与提纯、预富集、纺织业、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柳丹,王鑫,刘杰安,朱来叶,陈斌,翁明辉[9](2013)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处理核电厂废液中铯、钴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核电厂运行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废液。随着我国核电的发展,核电厂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核电厂废液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放射性核素,其中铯、钴是典型的阳离子核素。目前离子交换是核电厂废液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单元之一,而树脂是离子交换工艺的核心部件,本文将概述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处理废液中铯、钴离子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高学珍[10](2013)在《两种新型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铟具有十分独特而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但作为稀散金属的一种,铟没有独立的矿藏,大部分的铟作为杂质伴生在其他金属矿中。在铟的回收过程中常有大量的金属共存,尤其有大量的铁存在,而且铁(Ⅲ)在酸性体系中与铟(Ⅲ)的吸附性能极为相似,现有的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两种分离技术难以高效、绿色的分离回收铟(Ⅲ)、铁(Ⅲ),所以研究新型的分离回收铟(Ⅲ)、铁(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溶剂浸渍树脂法兼具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的优点,其关键—溶剂浸渍树脂是将萃取剂固定于适宜的固体载体上制备而成。通过对萃取剂和载体的优化配置,可望设计制备出用于分离回收铟(Ⅲ)、铁(Ⅲ)的溶剂浸渍树脂。本文选用叔胺离子交换树脂(D301)为载体、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为萃取剂制备了P507/D301溶剂浸渍树脂;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大孔树脂(HZ818)为载体、甲基三辛基氯化铵(N263)为萃取剂制备N263/HZ818溶剂浸渍树脂。采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法等方法对制备的两种新型树脂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树脂吸附分离铟(Ⅲ)、铁(Ⅲ)的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1)P507/D301溶剂浸渍树脂在硫酸介质中吸附铟(Ⅲ)、铁(Ⅲ)的最佳溶液pH分别为2、1.5;对铟(Ⅲ)、铁(Ⅲ)的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298K下,铟(Ⅲ)、铁(Ⅲ)吸附量分别为42.79mg·g1和24.93mg·g1;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的描述树脂对铟(Ⅲ)、铁(Ⅲ)的吸附,主要的控速步骤为液膜扩散;1mol·L-1、2mol·L-1的HCl能够有效的洗脱铟(Ⅲ)、铁(Ⅲ);吸附铟(Ⅲ)、铁(Ⅲ)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机理;对冶铜烟尘实样硫酸浸出液中铟(Ⅲ)的回收率为69.6%。(2)N263/HZ818溶剂浸渍树脂在盐酸介质中吸附铟(Ⅲ)、铁(Ⅲ)的最佳盐酸浓度均为4mol·L-1;对铟(Ⅲ)、铁(Ⅲ)的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298K下,铟(Ⅲ)、铁(Ⅲ)吸附量分别为11.46mg·g1和42.75mg·g1;对铟(Ⅲ)、铁(Ⅲ)的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液膜扩散为控速步骤;对铟(Ⅲ)、铁(Ⅲ)的吸附机理为阴离子交换机理。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室温条件下,单组分体系在上样流速1.4mL·min1,柱高度140mm,进样浓度为90mg·mL-1时,铟(Ⅲ)、铁(Ⅲ)吸附量分别为12.53mg·g1和37.74mg·g1;混合体系中,树脂对铁(Ⅲ)吸附性能较好,对铟(Ⅲ)基本不吸附,达到了分离铟(Ⅲ)、铁(Ⅲ)的目的。

二、ADSORPTION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FOR INDIU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SORPTION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FOR INDIUM(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
    1.2 轻稀土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1.2.1 沉淀法
        1.2.2 浮选沉淀法
        1.2.3 化学法
        1.2.4 溶剂萃取法
        1.2.5 液膜分离法
        1.2.6 离子交换法
        1.2.7 萃取色层法
    1.3 鳌合树脂
        1.3.1 鳌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1.3.2 鳌合树脂的分类
        1.3.3 氨基磷酸鳌合树脂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
    2.2 实验过程
        2.2.1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的制备
        2.2.2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Ⅰ))的制备
        2.2.3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Ⅱ))的制备
        2.2.4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Ⅲ))制备
        2.2.5 萃淋树脂的制备
    2.3 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稀土浓度分析
        2.4.2 合成树脂的表征
        2.4.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1 PAMR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3.1.2 PAMR的物理结构
    3.2 PAMR对镧的静态吸附性能
        3.2.1 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3.2.2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2.3 静态解吸性能
        3.2.4 选择吸附性能
    3.3 PEMR静态吸附La~(3+)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机制
        3.3.1 吸附动力学
        3.3.2 吸附热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有机胺基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1 PAMR(Ⅰ)的表征及静态吸附性能
        4.1.1 PAMR(Ⅰ)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1.2 PAMR(Ⅰ)的物理结构
        4.1.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4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5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6 吸附动力学
        4.1.7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1.8 吸附热力学
        4.1.9 洗脱
        4.1.10 再生与回收
    4.2 PAMR(Ⅱ)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2.1 PAMR(Ⅱ)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2.2 PAMR(Ⅱ)的物理结构
        4.2.4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2.5 pH值对吸附Ce(III)的影响
        4.2.6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2.7 吸附动力学
        4.2.8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2.9 吸附热力学
        4.2.10 洗脱
    4.3 PAMR(Ⅲ)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3.1 红外光谱
        4.3.2 扫描电镜分析
        4.3.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4 pH值对吸附Nd(III)的影响
        4.3.5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6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3.7 吸附动力学
        4.3.8 吸附热力学
        4.3.9 洗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EMP萃淋树脂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
    5.1 PEMP萃取性能研究
        5.1.1 不同稀释剂对PEMP萃取La(Ⅲ)的影响
        5.1.2 初始水溶液酸度的影响
        5.1.3 萃取剂浓度对PEMP萃取La(Ⅲ)的影响
        5.1.4 萃取温度的影响
        5.1.5 PEMP对 La(Ⅲ)和Dy(Ⅲ)的选择性
        5.1.6 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的红外光谱分析
    5.2 PEMP/AC萃取性能研究
        5.2.1 初始水溶液酸度的影响
        5.2.2 吸附速率
        5.2.3 吸附等温线
        5.2.4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2.5 洗脱性能
        5.2.6 红外光谱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草铵膦的合成与提纯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农药的发展概况
    1.3 除草剂的概述
        1.3.1 除草剂的发展历程
        1.3.2 除草剂的分类
        1.3.3 除草剂的市场前景
    1.4 草铵膦的简介
    1.5 国内外生产草铵膦的现状
    1.6 草铵膦的市场前景
    1.7 草铵膦的合成综述
        1.7.1 Strecker路线制备草铵膦
        1.7.2 海因路线制备草铵膦
        1.7.3 酮酸路线制备草铵膦
        1.7.4 高压催化合成草铵膦
    1.8 草铵膦的提纯综述
    1.9 异腈的合成
    1.10 Ugi反应的概述及应用
    1.11 论文选题背景及设计思路
第二章 异腈法制备草铵膦的工艺研究
    2.1 设计路线的提出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甲基次膦酸正丁酯的制备
        2.3.2 (3,3-二乙酰氧基)丙基甲基次膦酸正丁酯的制备
        2.3.3 3-甲基正丁氧基膦酰基丙醛的制备
        2.3.4 对甲苯磺酰甲基异腈的制备
        2.3.5 草铵膦铵盐的制备
        2.3.6 1,4-二异腈苯的制备
        2.3.7 对甲苯磺酰甲基异腈的扩展应用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甲基次膦酸正丁酯的制备
        2.4.2 草铵膦铵盐的制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渗析膜和大孔吸附树脂联用分离和提纯草铵膦的研究
    3.1 设计路线的提出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草铵膦样品溶液的准备
        3.3.2 电渗析技术脱盐的工艺流程
        3.3.3 大孔树脂吸附/解吸的工艺流程
        3.3.4 草铵膦成盐过程
        3.3.5 HPLC检测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电渗析技术脱盐的工艺流程
        3.4.2 大孔树脂吸附/解吸的工艺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草铵膦的合成路线
        4.1.2 草铵膦的提纯路线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氨基膦酸型螯合离子交换剂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氨基膦酸型螯合树脂的合成
    2.1 以聚苯乙烯系聚合物为骨架的合成方法
        2.1.1 氯甲基化-胺化-烷基膦酸化3步骤合成方法
        2.1.2 直接胺化法-烷基膦酸化两步骤合成方法
        2.1.3 酰基化-两次Mannich反应进行氨基膦酸化的合成方法
    2.2 其他基体的氨基膦酸型螯合树脂的合成
3 氨基膦酸型螯合纤维的合成
4 结论与展望

(4)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对镉、铟离子的识别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与致谢
摘要
Abstract
重要符号表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2.2 镉离子污染及其处理方法
        1.2.3 铟及其回收提取工艺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介绍及其对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含有可聚合双键修饰硅胶和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的制备
    2.4 硅胶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5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6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7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8 静态吸附实验
        2.8.1 吸附动力学
        2.8.2 体系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2.8.3 最大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2.8.4 选择性吸附
        2.8.5 pH值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2.9 动态吸附实验
        2.9.1 固相萃取
        2.9.2 解吸与再生性能
        2.9.3 共存离子的影响
        2.9.4 印迹聚合物的实际应用
    2.10 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结构表征
        2.10.1 红外光谱分析
        2.10.2 元素分析
        2.10.3 热稳定性分析
        2.10.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2.11 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2.11.1 溶液pH值对金属离子吸附容量的影响
        2.11.2 吸附等温线
        2.11.3 竞争吸附
        2.11.4 动态吸附
    2.12 金属离子的洗脱和重复性使用性能
    2.13 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的应用
    2.14 讨论
        2.14.1 针对镉离子的新材料制备方法
        2.14.2 针对铟离子的新材料制备方法
        2.14.3 功能单体的单一性问题
        2.14.4 修饰硅胶的应用
    2.15 本章小结
3 硅胶表面Cd(Ⅱ)印迹聚合物对镉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硅胶表面Cd(Ⅱ)印迹聚合物与Cd~(2+)的结合特性研究
        3.2.1 溶液pH值对Cd~(2+)去除率的影响
        3.2.2 最大饱和吸附容量
        3.2.3 吸附动力学
        3.2.4 温度对Cd~(2+)吸附容量的影响
        3.2.5 吸附选择性
        3.2.6 洗脱液的选择
        3.2.7 富集因子
        3.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3.2.9 印迹聚合物的再生性能
        3.2.10 硅胶表面Cd(Ⅱ)印迹聚合物对含镉废水的应用
    3.3 样品结构表征与机理分析
        3.3.1 红外光谱
        3.3.2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3.3.3 表观形貌分析
        3.3.4 热稳定性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镉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d~(2+)的吸附性能
        4.2.1 溶液pH值对Cd~(2+)吸附容量的影响
        4.2.2 吸附动力学
        4.2.3 吸附热力学
        4.2.4 初始浓度对Cd~(2+)吸附容量的影响
    4.3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d~(2+)的识别性能
    4.4 富集因子
    4.5 共存离子的影响
    4.6 金属离子的解吸与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4.7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含镉废水的应用
    4.8 样品表征及吸附过程机理分析
        4.8.1 红外光谱分析
        4.8.2 N_2吸附/脱附分析
        4.8.3 表观形貌分析
        4.8.4 热重分析
    4.9 讨论
        4.9.1 研究的意义
        4.9.2 关于选择性分离与功能单体
    4.10 本章小结
5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对铟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In~(3+)的吸附、识别性能
        5.2.1 溶液pH值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
        5.2.2 吸附动力学
        5.2.3 吸附等温线
        5.2.4 吸附热力学
        5.2.5 竞争吸附
        5.2.6 固相萃取
    5.3 洗脱液的选择
    5.4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5.5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对含铟废水的应用
    5.6 样品的表征和吸附过程的机理
        5.6.1 红外光谱分析
        5.6.2 表观形貌分析
        5.6.3 N_2吸附/脱附分析
        5.6.4 热稳定性分析
    5.7 讨论
    5.8 本章小结
6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对铟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In~(3+)吸附性能
        6.2.1 溶液pH值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
        6.2.2 接触时间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
        6.2.3 吸附动力学
        6.2.4 不同初始浓度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
        6.2.5 吸附等温线
        6.2.6 温度对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
        6.2.7 吸附热力学
    6.3 竞争吸附
        6.3.1 二元混合体系中干扰离子对In~(3+)的竞争吸附
        6.3.2 多元体系中干扰离子对In~(3+)的竞争吸附
    6.4 固相萃取
    6.5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6.6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对含铟废水的应用
    6.7 样品的结构表征和吸附机理
        6.7.1 红外光谱分析
        6.7.2 表观形貌分析
        6.7.3 N_2吸附/脱附分析
        6.7.4 热稳定性分析
    6.8 讨论
    6.9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A 学科组发表的论文及已完成的学位论文清单
附录B 参考文献被引频次一览表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5)基于Fe3O4@SiO2和HZ830载体的膦酸类浸渍树脂吸附铟(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富集铟的方法
        1.2.1 浸出法
        1.2.2 沉淀法
        1.2.3 溶剂萃取法
        1.2.4 离子交换树脂法
        1.2.5 分离富集新型方法
    1.3 溶剂浸渍树脂法
        1.3.1 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In(Ⅲ)
        1.3.2 酸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In(Ⅲ)
        1.3.3 含氮浸渍树脂吸附In(Ⅲ)
    1.4 新型载体浸渍树脂
        1.4.1 纤维素、膨润土载体
        1.4.2 磁性材料载体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2.2 吸附实验
        2.2.1 静态吸附实验
        2.2.2 动态吸附-洗脱实验
第3章 ATMP/Fe_3O_4@SiO_2吸附In(Ⅲ)的性能
    3.1 ATMP/Fe_3O_4@SiO_2的制备
    3.2 ATMP/Fe_3O_4@SiO_2的表征
        3.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2 电镜图及能谱图分析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2.4 红外光谱分析
        3.2.5 热重分析
        3.2.6 酸度对ATMP/Fe_3O_4@SiO_2溶解性能测定
    3.3 ATMP/Fe_3O_4@SiO_2吸附In(Ⅲ)的研究
        3.3.1 pH对ATMP/Fe_3O_4@SiO_2吸附In(Ⅲ)的影响
        3.3.2 ATMP/Fe_3O_4@SiO_2吸附In(Ⅲ)的动力学
        3.3.3 ATMP/Fe_3O_4@SiO_2吸附In(Ⅲ)的等温曲线
        3.3.4 ATMP/Fe_3O_4@SiO_2吸附In(Ⅲ)的机理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HZ830载体浸渍树脂对In(Ⅲ)的吸附性能
    4.1 表征
        4.1.1 红外分析
        4.1.2 热重曲线
    4.2 Cyanex272/HZ830吸附In(Ⅲ)的研究
        4.2.1 pH对Cyanex272/HZ830吸附In(Ⅲ)和Fe(III)的影响
        4.2.2 Cyanex272/HZ830吸附In(Ⅲ)的动力学
        4.2.3 Cyanex272/HZ830吸附In(Ⅲ)的等温曲线
    4.3 Cyanex301/HZ830吸附In(Ⅲ)、Fe(Ⅲ)的研究
        4.3.1 p H对Cyanex301/HZ830吸附In(Ⅲ)、Fe(Ⅲ)的影响
        4.3.2 Cyanex301/HZ830吸附In(Ⅲ)、Fe(Ⅲ)的动力学
        4.3.3 Cyanex301/HZ830吸附In(Ⅲ)、Fe(Ⅲ)的等温曲线
    4.4 Cyanex302/HZ830吸附In(Ⅲ)、Fe(Ⅲ)的研究
        4.4.1 pH对Cyanex302/HZ830吸附In(Ⅲ)、Fe(Ⅲ)的影响
        4.4.2 Cyanex302/HZ830吸附In(Ⅲ)、Fe(Ⅲ)的动力学
        4.4.3 Cyanex302/HZ830吸附In(Ⅲ)、Fe(Ⅲ)的等温曲线
    4.5 浸渍树脂对In(Ⅲ)、Fe(Ⅲ)的分离性能
        4.5.1 静态混合体系
        4.5.2 动态分离实验探讨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浸渍活性碳纤维、包膜浸渍树脂的制备与吸附分离In(Ⅲ)、Fe(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铟的吸附分离现状
        1.2.2 铟铁分离现状
    1.3 活性碳纤维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4 溶剂浸渍树脂
        1.4.1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及应用
        1.4.2 溶剂浸渍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表征方法
        2.2.1 扫描电镜表征
        2.2.2 红外光谱分析
        2.2.3 热重分析
        2.2.4 X 射线荧光分析
        2.2.5 X 射线衍射分析
    2.3 吸附实验
        2.3.1 静态吸附实验
        2.3.2 动态吸附实验
        2.3.3 动态洗脱实验
第三章 浸渍活性碳纤维、包膜浸渍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3.1 改性 ACF 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3.1.1 改性 ACF 吸附剂的制备
        3.1.2 改性 ACF 吸附剂的表征
    3.2 包膜浸渍树脂制备及表征
        3.2.1 包膜树脂的制备
        3.2.2 CSIR 包膜条件的优化
        3.2.3 包膜树脂的表征
    3.3 小结
第四章 改性 ACF 吸附剂吸附分离 IN(Ⅲ)、FE(Ⅲ)
    4.1 改性 ACF 吸附剂的静态吸附性能
        4.1.1 溶液的酸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2 改性 ACF 吸附剂对 In(Ⅲ)、Fe(Ⅲ)的饱和吸附
        4.1.3 改性 ACF 吸附剂对 In(Ⅲ)、Fe(Ⅲ)的吸附动力学
    4.2 动态分离 IN(Ⅲ)、FE(Ⅲ)的初步研究
    4.3 小结
第五章 包膜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研究
    5.1 包膜树脂静态吸附 IN(Ⅲ)、FE(Ⅲ)的性能研究
        5.1.1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
        5.1.2 包膜树脂对 In(Ⅲ)、Fe(Ⅲ)的吸附等温线
        5.1.3 包膜树脂对铟的吸附动力学
    5.2 包膜树脂动态吸附 IN(Ⅲ)、FE(Ⅲ)的性能研究
        5.2.1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5.2.2 草酸浓度对洗脱的影响
        5.2.3 离子浓度对吸附洗脱的影响
        5.2.4 包膜树脂的循环使用稳定性
    5.3 小结
第六章 包膜型浸渍树脂自废弃 LCD 中回收铟的初步应用
    6.1 主要试剂与仪器
        6.1.1 原料来源
    6.2 材料表征
        6.2.0 XRD 分析
        6.2.1 LCD 形貌表征
        6.2.2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6.3 实验方法及步骤
    6.4 ICP 法测定浸出液中元素的含量
    6.5 CSIR 吸附分离 LCD 浸出液中的 IN(Ⅲ)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铟(Ⅲ)、铁(Ⅲ)的性能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2 回收与富集铟的方法
        1.2.1 沉淀法在回收铟中的应用
        1.2.2 溶剂萃取法在富集回收铟中的应用
        1.2.3 离子交换法富集回收铟
    1.3 回收铟中对除铁的研究
    1.4 浸渍树脂的制备与发展
    1.5 浸渍树脂在金属分离回收方面的应用
    1.6 浸渍树脂吸附机理的研究
        1.6.1 液液萃取机理探讨的借鉴
        1.6.2 固液萃取机理的应用
    1.7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中性含磷浸渍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中性含磷浸渍树脂的制备
        2.2.1 树脂的处理
        2.2.2 树脂的浸渍
    2.3 浸渍树脂中萃取剂含量的测定
    2.4 表征手段
        2.4.1 扫描电镜测试
        2.4.2 红外分析
        2.4.3 热重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静态吸附实验
    3.2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的吸萃性能
        3.2.1 盐酸浓度对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影响
        3.2.2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对 In(Ⅲ)、Fe(Ⅲ)的等温吸附
        3.2.3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热力学研究
        3.2.4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动力学分析
    3.3 TBP/HZ830 浸渍树脂的吸萃性能
        3.3.1 盐酸浓度对 TBP/HZ830 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影响
        3.3.2 TBP/HZ830 浸渍树脂的等温吸附性能
        3.3.3 TBP/HZ830 浸渍树脂的动力学吸附性能
    3.4 静态分离 In(Ⅲ)、Fe(Ⅲ)的初步探讨
    3.5 小结
第四章 吸附机理的探讨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In(Ⅲ)、Fe(Ⅲ)在盐酸溶液中物种存在形式讨论
    4.3 氯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4.4 机理探讨方法的讨论
        4.4.1 萃取剂含量对吸附机理的探讨
        4.4.2 H+与 Cl-对机理探讨的影响
    4.5 Cyanex923 及 TBP 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萃合式的确定
        4.5.1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吸萃 In(Ⅲ)的萃合反应式确定:
        4.5.2 Cyanex923/HZ830 浸渍树脂吸萃 Fe(Ⅲ)的萃合反应式确定:
        4.5.3 TBP/HZ830 浸渍树脂吸萃 Fe(Ⅲ)的萃合反应式确定:
    4.6 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 In(Ⅲ)、Fe(Ⅲ)的机理示意图
    4.7 小结
第五章 动态实验的研究及在实际矿样中的应用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2 动态吸附实验
        5.1.3 动态洗脱实验
        5.1.4 实际矿样的预处理
    5.2 动态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5.2.1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2.2 柱高的影响
        5.2.3 树脂的循环使用性能
    5.3 动态吸附对混合体系 In(Ⅲ)、Fe(Ⅲ)吸附分离的探讨
    5.4 铜冶炼烟尘中 In(Ⅲ)的回收
        5.4.1 原料的前期处理
        5.4.2 浸出液的柱吸附实验
        5.4.3 铜冶炼烟尘回收 In(Ⅲ)工艺的初步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两种新型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1.1 铟(Ⅲ)、铁(Ⅲ)分离现状
    1.2 溶剂浸渍树脂
        1.2.1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
        1.2.2 溶剂浸渍树脂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3 溶剂浸渍树脂研究进展
        1.3.1 溶剂浸渍树脂的改进制备
        1.3.2 溶剂浸渍树脂吸附机理研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吸附实验
        2.2.1 静态吸附实验
        2.2.2 静态洗脱实验
        2.2.3 动态吸附实验
        2.2.4 动态洗脱实验
第三章 P507/D301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3.1 P507/D301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
    3.2 P507/D301 溶剂浸渍树脂的表征
        3.2.1 电镜表征
        3.2.2 热重分析
        3.2.3 红外光谱分析
    3.3 P507/D301 溶剂浸渍树脂的吸附性能
        3.3.1 静态吸附性能
        3.3.1.1 溶液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1.2 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等温吸附
        3.3.1.3 吸附热力学
        3.3.1.4 吸附动力学
        3.3.1.5 溶剂浸渍树脂吸附铟(Ⅲ)、铁(Ⅲ)的离子扩散控制机理判断
        3.3.2 静态洗脱性能
    3.4 机理研究
        3.4.1 饱和法
        3.4.2 等摩尔系列法
        3.4.3 红外光谱法
    3.5 溶剂浸渍树脂在铜冶烟尘回收铟的应用
        3.5.1 铟原料来源
        3.5.2 实验方法
        3.5.3 实际分离性能
    3.6 小结
第四章 N263/HZ818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4.1 N263/HZ818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
    4.2 N263/HZ818 溶剂浸渍树脂的表征
        4.2.1 电镜表征
        4.2.2 热重分析
        4.2.3 红外光谱分析
    4.3 N263/HZ818 溶剂浸渍树脂的静态吸附性能
        4.3.1 溶液的酸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2 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等温吸附
        4.3.3 吸附热力学
        4.3.4 吸附动力学
        4.3.5 溶剂浸渍树脂吸附铟(Ⅲ)、铁(Ⅲ)的离子扩散控制机理判断
    4.4 机理研究
        4.4.1 斜率法
        4.4.1.1 H~+离子的影响
        4.4.1.2 Cl~-离子的影响
    4.5 N263/HZ818 溶剂浸渍树脂吸附铟(Ⅲ)、铁(Ⅲ)的动态吸附性能
        4.5.1 流速的影响
        4.5.2 柱高的影响
    4.6 动态洗脱性能
    4.7 混合体系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吸附性能
        4.7.1 混合体系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静态吸附性能
        4.7.1.1 酸度的影响
        4.7.2 混合体系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动态吸附性能
        4.7.2.1 流速的影响
        4.7.2.2 柱高的影响
        4.7.2.3 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ADSORPTION OF MACROPOROUS PHOSPHONIC ACID RESIN FOR INDIUM(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 付春燕.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草铵膦的合成与提纯新技术研究[D]. 崔梦龙.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3]氨基膦酸型螯合离子交换剂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 孙耀冉,李明愉,曾庆轩,冯长根,周冉,何敬宇.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6(03)
  • [4]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对镉、铟离子的识别性能[D]. 李敏.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5]基于Fe3O4@SiO2和HZ830载体的膦酸类浸渍树脂吸附铟(Ⅲ)的研究[D]. 刘清清. 鲁东大学, 2016(08)
  • [6]浸渍活性碳纤维、包膜浸渍树脂的制备与吸附分离In(Ⅲ)、Fe(Ⅲ)[D]. 陈晓亮. 鲁东大学, 2015(07)
  • [7]中性含磷浸渍树脂吸附铟(Ⅲ)、铁(Ⅲ)的性能及机理[D]. 魏士龙. 鲁东大学, 2014(08)
  • [8]氨基膦酸型螯合离子交换剂的应用研究[J]. 孙耀冉,李明愉,曾庆轩,冯长根.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05)
  • [9]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处理核电厂废液中铯、钴的研究进展[A]. 柳丹,王鑫,刘杰安,朱来叶,陈斌,翁明辉.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 2013
  • [10]两种新型溶剂浸渍树脂对铟(Ⅲ)、铁(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D]. 高学珍. 鲁东大学, 2013(S2)

标签:;  ;  ;  ;  

大孔膦酸树脂对铟的吸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