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集聚的条件与效应_增长极论文

农村产业集聚的条件与效应_增长极论文

农村工业聚集的条件与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条件论文,农村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农村工业总规模强劲扩张,总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分散化的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也充分显现,并阻碍着农村工业远景发展的一系列深层面战略规划的展开:(1 )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2)规模经济的利用;(3)资源优化配置;(4 )企业集团化;(5 )农村城镇化。对此,进行农村工业空间结构的转换,推进农村工业聚集,无疑是农村工业实现转折期再起飞的战略起步。

一、空间结构转换原因

我国农村工业最初成长期受地方政府分散决策和市场导向的影响,形成了投资空间分散化的格局。由于缺乏聚集机制和规模经济的引导,也没有强有力的行政规划与指导,分散化投资愈趋严重,结果是出现广泛性的投资小型化、低技术和重复性现象。1985年农村工业企业总数比1980年增长了5.51倍,1990年比1985年增长了0.46倍。与企业数目急剧增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规模急剧缩小,1980年农村工业的企业平均人数为25.63人,1985年降为8.39人,1990年进一步降为7.72人。 在农村工业空间结构分散化愈趋严重,企业规模愈趋小型化的同时,农村工业的经济总量呈现强劲增长势头。1980—1990年,十年时间内农村工业产值增长12.6倍,年均增长29.8%是同期全国工业增长速度的1.94倍;由占全国工业产值的9.8%上升到29.8%。很显然, 农村工业总规模的扩张是工业产值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此,一个肯定性的结论是:分散化的空间结构决定了中国农村工业经济的初期发展实质上是一种单纯数量型的发展。以往人们总是传统地仅以产值的增长与否作为经济是否发展的评判标准,然而来自农村工业经济发展的系列数字和材料报告不断地在证明一些经济学者的结论是正确的;农村工业的发展绝不能是单纯的产值增长、企业总规模的扩张和新增职工人数。如果只追求这些方面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农村工业数十年的高速增长背后,由分散化空间结构引发的诸如规模不经济、外部不经济、技术进步滞后、群体协作优势丧失、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的高昂代价、小城镇发展滞后等等深层隐患正日趋严重。农村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质应该主要是经济结构的持续合理性变革,如果不发生结构方面的变化,农村工业只在原有结构基础上作单纯数量的增长,那么,这显然只是小生产的简单复制与放大。这个复制与放大的过程,意味着农村工业经济增长只能依赖于单纯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因而决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发展后劲,也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农村工业经济未来发展来说,应该从现在起进行空间结构的转换,以建立起一种符合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空间结构,为转折期再起飞铺设跑道。

二、农村工业聚集的内涵、条件和效应

我国农村工业空间结构的转换目标应该是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规模生产群体,并以此推动农村工业企业集团化。实现这一转换目标的途径是实现农村工业聚集。

1、聚集内涵

1909年德国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出版,标志着经典生产布局学的建立。韦伯以运费、劳动费、聚集效益三个区位因素作为工业布局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进行研究。他对聚集的定义是: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韦伯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但聚集经济并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外部联系的工业按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而那种无任何联系的、过渡的、偶然性聚集,只会给地区经济发展造成恶果。

在发展经济学中,聚集理论与发展极(增长极)理论相联系,发展极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发展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佩鲁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动单位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推动单位可能是工厂或工厂的集合。推动性工业具有规模较大,增长较快,有创新能力,投入产出联系广泛深入,能够带动其它部门成长的特点。因此,增长极是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围绕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而形成的具有很高的结构关联度的一组工业。1966年保德威尔首先把增长极这一经济学概念转化为地理概念,在外部经济与聚集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地区增长极的概念,认为形成增长极的一组工业可能在地理上聚集于某一区域。

根据韦伯、佩鲁和保德威尔对聚集的描述,可以把聚集内涵归纳为:一是按一定的规模把生产企业集中到某一地点;二是集中的生产企业是围绕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协作关联度的一组工业。

2、农村工业聚集条件

(1)主导产业的选择

无论是韦伯,还是佩鲁,都明确地指出,聚集工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就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或产业间前后向关联。人们要在空间聚集起具有很高关联度的一组工业,就不能是随意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来说,首先必须是具有较先进技术的在区内起主要作用的产业;其次,这一产业必须具有相对优势和足够的区际贸易前景;其三,它的需求弹性一般较高,且具有深厚的市场扩展潜力;其四,它与区内其它部门要有很强的结构联系。此外,主导产业的确定还离不开对本地资源、资金、劳动力供求可行性、技术进步水准可行性及区域经济增长目标等综合情况的预测与考察。

当围绕主导产业而形成有很高结构关联度的一组工业在空间聚集后,这一空间便成为区域增长极。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力”:第一是向心力,即围绕主导产业会聚集起许多与之相关联的行业和产业,向心力的产业结构链锁效应提高了区域内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强度;其次是“离心力”,即一组工业的聚集一旦形成增长极,便会通过技术、要素、信息、组织等渠道向其它地区特别是向邻近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区域经济跳跃式增长。对此,增长极形成和两种作用“力”的发挥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确定具有密切关系。

尽管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是形成增长极的关键,但这并不等于说具有主导产业的区域都有增长极。一般来讲,矿业、森林工业、建筑材料业就往往只能保持原料基地的地位,难以形成增长极。而化工、纺织业、食品制造业、机械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往往出现极核。因此,选择适应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必须考虑选择的主导产业与增长极形成之间的联系,否则大量的投入虽能促成一些关联部门的增长,却难以形成增长极,更难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主导产业选择还应该注意避免农村初期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同质化历史的重演。在初期阶段,农村工业投资者以利润目标作为选择产业的首要因素,在其技术能力与资金约束可行范围内,选择实际市场价格高而产品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发展,导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各农村区域工业的产业结构同质化。产业结构同质化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产品的重复生产,并引起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过度竞争,进而引起投资利润率的下降,影响农村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选择主导产业和投资布局时,应该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生产条件与特点,建立起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从宏观方面看,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也有利于区域间合理分工,建立起互补的协作经济体系。

(2)聚集区位的选择

中国农村工业聚集区位应该选择县城或县城一级城镇,这一区位选择的战略意义在于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培育区域增长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理由:

第一,国际经验和研究材料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伴发展的: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向城镇集中成为必然,并带动起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商业、科技、金融、信息、文化中心,成为现代经济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地域载体。而城镇化的推进对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农业剩余人口有效转移、城乡一体化等方面亦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然而,中国农村工业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城镇化效应,中国农村城镇化严重滞后,阻碍了农村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提高。这种工业化与城镇化非同步的格局缘于农村工业空间结构的分散化。因为分散化意味“小而全”,意味人、财、物、信息流呆滞的一种独立、闭塞经营方式,这就有碍于生产规模扩大、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可能的产生。今天,农村工业基本上已跨过初期工业化外延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大提高的新阶段。伴随农村工业分散化空间结构的转换和农村工业聚集工程的推进与展开,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寻找到一个极好的契机:利用农村工业在县城的聚集,迅速推进农村城镇化。

第二,县城或县城一级城镇具备了工业布局的双重或多重指向,特别是交通、市场、科技、金融、通讯等具有明显优势和主导性,能够满足聚集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农村工业在城镇的聚集,对城镇第三产业提出要求,引发人口、资源、资金和经济活动源源不断流向城镇,其中人口的迁移,还会带动起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房地产业和水电部门的发展,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互为依托,相互耦合,同步发展。

第三,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总是某些小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而另外一些小区域经济增长较慢。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优势区位。区域增长极理论也强调,在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点上造成经济实力膨胀,使经济发展出现极核,通过极核区的引导和推动,带动外围地区经济发展。县城或县域一级城镇是区域内的优势区位,选择县级城镇进行农村工业聚集,县级城镇固有的优势,以及城镇与工业相互促进所产生的能量,会使县级城镇很快成为区域增长极,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起外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农村工业聚集关系到农村工业未来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远景预期。因此,从原有的空间结构转换的战略构想形成到具体的聚集区位的选择与确定,实质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设计、规划与操作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协同配合、超前指导及政策推动,从而可以避免农村工业投资成长期受社区利益制约所形成的各自为政、分散布点局面的再次重演。选择县级城镇作为聚集区位就必然要求打破乡、镇社区利益的樊篱,以保证生产要素在统一规划下流向预定地点。

研究资料已表明,工业区位的优劣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具有优势的区位较其它区位更具有吸引力,能够集结较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此,农村工业聚集区位与聚集效应间也具有密切关系:在优势区位聚集,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聚集正面效应是多重的;而以非优势区位或单一的企业指向作为聚集区位,其只能给聚集工业带来有限的外部经济效应而已,而不能形成区域增长极和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因而对农村工业经济战略发展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聚集内涵的规定性是农村工业聚集的行业和区位选择的条件框架,脱离这一条件框架,随意性地、无条件地组合一群企业,都不是真正的聚集。而依循聚集内涵规定性,在满足农村经济战略发展要求的空间组织具有很高结构关联度的一组工业,那么生产要素不仅实现了聚集,而且以自身的优化组合,顺应了生产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协作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需要,因而能给农村社会和聚集工业带来综合性的聚集正面效应。

3、聚集效应

(1)外部经济效应

农村工业聚集的最直接而明显的效应就是企业外部经济。韦伯曾对生产企业的聚集而可能带来的效益作过描述:“聚集使企业便于采用最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门化;可以更好地开展厂际的分工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更廉价购入原料,大量运销产品;更易于取得银行的信贷,并且还可以共同使用许多辅助企业与基础设施。”在今天,企业通过聚集,还能不断扩大传递信息,建立配套服务行业,从而使聚集点的企业群体优势不断增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形成区域增长极,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协作化效应

当人们把具有关联度的一组工业聚集在特定的空间区位上,这就意味着实现了生产规模化,因为首先一组工业吸纳了区域内大部分分散的农村工业企业,原区域内农村工业企业数量浓缩减少,使聚集企业规模得到相应扩大;其次一组工业内部具有密切的生产协作关系,其自身就是一个规模扩大了的生产单位。规模化生产必然与专业化分工协作相联系,于是同类产品或劳务集中到专业化企业中生产,技术不断精深,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批量扩大,产品成本降低,聚集企业群体由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

(3)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分工协作的规模化聚集实际上是将分散化的生产要素在空间进行优化组合,因而对资源优化配置至少会产生多重影响:①可以改变农村工业以往中间产品自制倾向和最终产品的趋同性,形成有关联的产品链,保证产品价值充分实现;②企业数量大大减少,产业结构轮廓清晰化,调节产业结构的可操纵性大大增强;③协作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可以通过协作的量化关系来实现,从而使调整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有效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使区域内出现门类齐全、互不重叠、比例恰当的产业结构成为可能。

(4)企业集团化效应

农村工业分散化道路下的“小而全”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弱,规模扩大能力差,企业兼并机制不足,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无论是自由竞争下的兼并式企业集团,还是政府推动式的企业集团,都无法在分散化的农村工业组织结构中生存和发展起来。而农村工业的聚集则使生产的分散化转变为群体化,规模经济和协作经济充分展开,从而也使选择一种合适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内在要求,成为建立企业集团的良好契机。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生产社会化、集中化、规模化的企业体制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其内部管理机制的独特组织功能形成远远大于成员企业生产力简单加总之合的集团生产力。正是农村工业从分散走向聚集,才使组建企业集团成为可能,才大大缩短实现农村工业企业集团化的进程。随着农村工业企业集团的成长与发展,农村工业生产力将迅速发展。

农村工业聚集不仅具有正面效应,同时存在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1)外部不经济效应

在区域内某点上聚集过多的工业企业,就会使外部经济转化为外部不经济,即进入规模不经济状态,对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市场运用等方面的压力增大,磨擦增多,从而形成外部不经济,增大生产成本。在农村落后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出于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和资金形成能力的约束,往往易于趋于过密布局,甚至还未享受或充分享受聚集效应之前,反而先受到了过密的外部不经济的损害。

(2)非良性循环累积效应

聚集核心区在正面效应综合作用下,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上升、循环的正反馈运动;边缘区因核心区的吸力作用,人财物的大量流出,规模经济不断丧失,而表现为一种下降、循环的负反馈运动。因此,越是聚集的地点越是聚集,越是过疏的地点越是过疏,彼此相互推动,导致过密与过疏的并存和恶性循环。

农村工业聚集的二种负面效应可以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和政策调节得到制止。此外,人们对农村工业聚集还应该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遏止外部不经济关键在于要掌握聚集的适度性,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聚集度的规定性。非良性循环累积效应实质上是边缘区的一个时间损害,由于聚集核心区形成增长极后的“离心力”作用,边缘区经济很快会被带动起来。应该指出,农村工业聚集的正面效应起着主导作用,并且持续长久对聚集工业及区域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标签:;  ;  ;  ;  ;  ;  ;  ;  ;  

农村产业集聚的条件与效应_增长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