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论文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论文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王 静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 :科学的的人才观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人才强国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评价必须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

关键词 :人才;人才观;人才本质

人才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对人才的需求就更加迫切。中国的人才资源从数量上来说是世界第一,但是由于缺乏人才意识,导致中国现在还只是人才大国,不是人才强国。因此要成为人才强国需要全社会都能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食品安全数据具有空间属性,包括其地域性及统计特性,由于种养殖、生产、消费的地方,各环节数据采集点,存储数据的部门均不相同,会使食品安全数据相互独立存在,出现物理性数据孤岛现象。其次,由于各部门职能、数据采集目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个人思考理解的能力不同,使相同的食品安全数据具有了不同的含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安全大数据的交流互通。

一、科学的人才观要体现人才的本质

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开发使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就如同世界观、人生观对于人生一样重要。人才观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人才工作的方向和效果,有时候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成亡兴败。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2020政策,虽然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石油巨头均表示可以满足航运业需求,但航运公司对低硫燃油供应的担忧仍有增无减。一方面,适合加工生产低硫燃油的低硫原油资源紧俏,仅占全球原油供应的30%左右,随着炼厂轻质化程度提高,未来低硫燃油产量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低硫燃油加工生产需要进行设备改造,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张,而大多数炼厂还没有改造计划。

2003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于“什么是人才”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这个论断对人才概念的界定,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观。因为它体现了人才的本质——有知识或技能,能劳动,做贡献。

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树立三个观念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要重构人才评价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虽然学历和职称是知识和技能的象征,但不一定是人才的标志。博士里面也会有庸才,工人里面也有人才。我们过去把学历、职称至上这种不重能力重学历的用人观点,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的人才应用机制的肤浅和僵化,而且还造成极大的危害。比如有的地方假学历假文凭泛滥。还有被诟病已久的“论文经济”等。虽然这不是我们职称评聘的初衷,但却是它造成的结果。这种评价标准最大的危害是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导向,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回到教室里,孩子们都放学走了,看着空空荡荡的教室,我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说实话,我干这个民办教师,并不是贪恋这三四百块钱的工资,像我这样有胳膊有腿的人,随便在哪打个零工都比现在挣得要多,这两年我也不止一次萌生过离开的念头,可最后还是留了下来。这么多年了,娃娃们的读书声,花朵一样的小脸,简陋粗糙的讲台,上课下课的铃声,早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流在我的血液里了,我真的无法从这样的生活里从容地抽身。

(二)人才的评价必须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第一资源从过去的物质资源到现在变成人才资源,这个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很多古典经济学家都强调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开出的药方对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所以才有人开始把注意力从物质资源转移到人力资源,第一个就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50年,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源学说。他的著作《人力资本投资》里指出:人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造成强国与穷国之间差距的,主要不在于空间(东方或西方),也不在于土地,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人的知识水平、人的技能,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如何。穷国要赶上富国,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要把中心放在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上。80年代,又有一些人力资本学者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也就是说,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精华部分,当然更是第一资源。这是理论上的转变。而在现实中,从劳动贡献、收入分配和资产价值三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人才已经成为第一资源。

所以,2016年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评价标准,解决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2017年2018年,中办、国办又分别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职称评价应摒弃从前“一刀切”的方式,提出科学设置评价标准。

(三)以人为本

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是它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作用的尊重和肯定。既要把人看作手段,更要把人看作目的。第二,它是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解放人、塑造人这样一种价值取向。第三,它是方法论,是一种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深一层意思是:解放人、开发人。80年代初的实践标准大讨论,重新恢复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质就是解放人,开发人。所以,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绩,这就是解放人开发人的积极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全社会都能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并以科学的人才观来指导我们的人才工作,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新时代的中国必将成为人才强国。

[ 参 考 文 献 ]

[1]韩庆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与科学的人才观[J].教学与研究,2004.5.

[2]鲁彩荣.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其实提高人才工作水平[J].人力资源管理,2013.6.

[3]滕采模,陈智,江德芳,魏翰.人才统计标准的界定[J].中国统计,2015.1.

中图分类号 :C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2019)10-0286-01

作者简介 :王静(196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学。

标签:;  ;  ;  ;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