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266700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糖耐量试验确诊,先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尿液检验和生物化学检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生物化学检验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尿液检验,漏诊率显著低于常规尿液检验,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物化学检验手段进行糖尿病诊断,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常规尿液检验;糖尿病;敏感性;漏诊率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呈进行性发展,疾病随病程延长不断加重,血糖水平持续偏高,还会对患者其他组织和器官造成影响,易引发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对患者影响重大[1]。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一定的趋势,但糖尿病不可治愈,只能通过饮食调节和长期服药进行控制,及早诊断,及早干预,对保证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越来重视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研究,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针对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实践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确诊糖尿病患者122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对象筛选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其中,男67例,女55例,年龄47~79岁,平均(62.14±5.23)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6.12±1.35)年,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合并全身即满胸感染疾病,未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排除肿瘤患者,排除临床用药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患者。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知情同意,有关证明文书由患者亲自签署。
1.2方法
糖耐量试验:试验前禁食10~14h,试验当日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2ml,采集血样5min内,患者饮300ml糖水(内溶75g葡萄糖),饮水后0.5h、1h及2h 的节点,分别抽取2ml静脉血并进行测定,试验全程,禁饮食及吸烟,避免剧烈运动,最好静坐等待。空腹血糖值达到7mmol/L及以上且试验2h后血糖值达到11.0mmol/L及以上,则确诊糖尿病[2]。
常规尿液检验:使用自动尿液分析仪(生产厂家:Iris Diagnostics,a Division of IRIS international Inc.,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2400898号),使用配套试纸,蘸取患者中段尿液,滤去多余尿液后,立即放入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
生物化学检验: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北京宏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京药监械(准)字2010第2400447号),患者检验前晚开始禁食10~12h,检验前避免剧烈运动且静坐10min左右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样5ml,采集血样后2h内进行血清分离,在4h内将分离所得上层清液置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统计常规尿液检验及生物化学检验的结果,计算诊断的敏感性和漏诊率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诊断敏感性及漏诊率以(%)表示,对比差异,行X2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参考,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生物化学检验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尿液检验,漏诊率显著低于常规尿液检验,两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法在糖尿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情况n(%)
3.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患者血糖水平长期偏高,日常以多尿、多饮及口渴等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体乏无力,发病前常出现发胖表现,但患病后,体重则会逐渐下降。
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系统功能存在障碍,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断发展,会对患者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眼部以及血管等造成慢性损伤,逐渐出现多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若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则最终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临床干预加以控制,越早诊断且进行适当干预,越能保证患者疾病的控制效果,有效减轻高血糖对患者机体功能的影响,因此,临床十分重视糖尿病的诊断。糖耐量试验是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3],而寻求更为快捷简便且高效的诊断方式,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常规尿液检验及生物化学检验便是应用较多且效果比较理想的两种手段。
常规尿液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比较常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检验操作较传统检验更为简便,但是在样本采集、运送、保存等环节,涉及的人员较多,且样本暴露时间长,另外,使用试纸蘸取尿液的操作,也易出现样本污染而影响诊断结果[4]。
相比于尿液检验,生化检验所有操作均由专业人员执行,操作的规范性有保障,检验时先进行离心处理,能减少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检验结果更精准,检验全过程步骤较少,所需时间更短,而且,生物化学检验可针对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针对性检测,对于疾病状况的判断和临床治疗,均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生物化学检验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尿液检验,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本研究中,分别给予患者常规尿液检验和生物化学检验进行诊断,后者诊断的敏感性更高,漏诊率更低,诊断价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是理想的诊断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紫芳.对比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05-506.
[2]尚玉花.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37-38.
[3]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9-141.
[4]刘文金,梁炎源,胡展鹏.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2):200-201.
论文作者:王金焱,胥学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尿液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常规论文; 价值论文; 敏感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