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科技竞争水平--21世纪中国对诺贝尔奖影响的对策分析_科技论文

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科技竞争水平--21世纪中国对诺贝尔奖影响的对策分析_科技论文

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科技竞争水平——21世纪中国冲击诺贝尔奖的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奖论文,中国论文,深化改革论文,对策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科学界最具影响的事件无疑是诺贝尔奖的设立,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空前的。诺 贝 尔科学奖(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三项)是对科学界重大成果比较公正、最具权威、 影响最大的评价和最高金额的奖赏(目前单项奖金已高达100多万美元),是科学上获得最杰 出成就的象征。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 象征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标志。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奖已历经近一个世纪,共有 25个国家的近460名著名科学家因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而获此殊荣。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辉煌的古代科技文明,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 更是令世人瞩目,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然而,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科技的迅 速 崛起,中国明显处于下风,无论是科技成果总量还是科技经济效益都难以赶上西方的步伐。 在诺贝尔奖领域,中国更是一片空白,百年诺贝尔奖历程中,竟未出现一个中国自己培养的 科学家走入其中。那么,中国是否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对这些问题 的思考,有助于挖掘出阻碍我国科技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早日实现我国的 “诺贝尔奖梦”和“科技强国”的目标。本文拟从诺贝尔奖的基本特征出发,就中国如何冲 击诺贝尔奖的问题略抒管见。

1 20世纪诺贝尔科学奖的基本特征

诺贝尔科学奖的设立与颁奖,是科学界的盛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奖的科 学成就,名副其实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人类文明的高度繁荣,引发了本世纪 全世界重大的技术革命,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社会的面貌,所以,对诺贝尔奖的社会 价值,无论怎样高的评价都不显得过分。纵观一个世纪的诺贝尔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 征:

1.1 获奖国家多,范围广。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对科技的重视,越来越 多 的国家迈入了诺贝尔奖的大门。1901~1998年的诺贝尔奖中,共有25个国家获此殊荣,除了 美、英、德、法等经济强国外,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 阿根廷、南非等都拥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有力显示了诺贝尔奖评奖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有理由相信,在21世纪,诺贝尔奖的名册中将会迎来更多新的面孔。

1.2 经济实力是基础。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往往需要高投入和昂贵的仪器、设施,因此 获 奖者大多出自经济实力发达国家。在诺贝尔奖的史册里,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寥若晨星。美 国在20世纪中期后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其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了 世界各国大批科学家在此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济和科技实力长盛不衰,因此得以在 诺贝尔奖领域中一枝独秀,独领风骚。从1901~1998年,美国分别有73、46、78人获物理、 化学和生理医学奖,分占各奖项获奖总数的47%,35%,46%,遥遥领先于英国(19%,24% ,22%)、德国(8%,26%,15%)和法国(11%,6%,8%)等国。由于美国积极的科技政策和强大 的综合国力,在21世纪,美国在诺贝尔奖的领先优势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诚然,诺贝 尔奖 并非有钱就能得到,但没有对科技的高投入,没有经济做后盾,要想获奖是十分困难的,发 展中国家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1.3 名师、名校风采毕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塞谬尔森曾说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 获 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名师出高徒,的确如此。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 ,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比如,卢瑟福门下有12人获奖;著名的居里一家两代4人,3 度荣获诺贝尔奖;杨振宁、李政道是1938年物理学奖得主费米的学生,等等。名师严谨的学 风、敏锐的观察和预见能力、广博的学识往往使青年科学家受益匪浅。另外,要获得诺贝尔 奖,还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后备力量和高质量的教育,因此20世纪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无一 不是身出名门,象著名的剑桥大学,共有47位诺贝尔奖得主从中走出,哈佛大学也有34位科 学精英获此殊荣,而崔崎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第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此外,象加利福尼亚大 学 、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柏林大学等,无一不是诺贝尔奖的“常客”。可以说,在诺 贝尔奖中,名牌大学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1.4 基础理论研究倍受青睐。诺贝尔奖的评奖者密切关注当代科技的发展,从实践需要 出 发,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高能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别作为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理论 ,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这两方面的重要成果频频获奖。物理学方面,从德国的普朗 克发现基本量子获得1918年物理学奖以来,在有关高能物理研究方面的获奖占物理学奖总数 近80%;化学方面,自1958年英国的桑格由于揭示出胰岛素的分子结构而获奖以来,在分子 生物学研究中也有20多人获奖。可见,基础理论创新是诺贝尔奖评奖的热门,这也说明了只 有扎实搞好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才能在诺贝尔奖领域内立于不败之地。

2 中国冲击诺贝尔奖的对策

中国至今仍与诺贝尔奖无缘,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社会动荡的时期过长 ,学术研究活动被冲击时有发生。旧中国连年战争,对科学缺乏重视,不可能在国内形成良 好的科学环境和科学风气,科学人才青黄不接,难以形成梯队优势。事实上,科学家们连基 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实现,更谈何去冲击诺贝尔奖。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当代科技发展史上 的重大转折点,建国初期科技曾一度呈繁荣之势,然而好景不长,十年“文革”,知识分子 被打成“臭老九”,大部分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被下放、被批斗,科学发展遭受重创。而这十 年,正是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分子生物学、高能物理学等学科迅速发展的时期,正是西 方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之时。所以“文革”十年,严重阻碍了我国科 技的良性发展,延误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时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 大会,才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国的科学事业终于迈入了正确的轨道。二是我国传统的 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很大局限性。长期以来,重实用、轻理论的现象在科研工作中占据上风, 基础理论研究被冷落,科技创新被忽视,而功利主义又使得科研人员压力过大,难有作为。 另外,中庸之道的传统思维观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回顾百年诺贝尔 奖 历程和中国科技发展的曲折道路,不难看出,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真正促进科技的进步 ,进而占据科技领域的制高点,获取诺贝尔奖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所幸的是,随着党和政府 对科技的日益重视,随着全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入人心 ,我国的科研环境、科学氛围、科学基础及全民科学素质正不断优化,科技实力和知识创新 能力不断提高,保证了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改革得以顺利进行。要使改革实施顺畅,效 果显著,还要做很多艰苦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1 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经济、科技文明 的 双繁荣。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我国的科技体制在实践中已暴露出种种弊端,科技 与经济、教育严重脱节,科研效益低,成果少,既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妨碍了科技自身 的进步,使得科学研究缺乏动力,失去生机,长期处于停滞徘徊的局面。改革不利于科技发 展的机制,已成为必然。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 》,明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是一场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重点 是“调整科技系统的结构,分流人才。要真正从体制上解决科研机构重复设置、力量分散、 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状况”,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心,从思想上明确 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力度。然而从《决定》在各地区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不少科技职能部门改而不革,革而不力,没有从根本上进行体制的创新。就目前而言,关键 是要转换科技运行机制,坚决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以竞 争上岗为主的新机制。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是实行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 学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成果的鉴定要公开、公平、公正,积极 鼓励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对在科学前沿有望取得较大突破的科研项目,要大力扶持,给予 经费、人才等方面的优惠;建立新型的动态的科技部门人事制度,不搞终身制,废除任命制 ,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努力实现科研成果面前人人平等,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 积极性。

2.2 改革科技投入制度,为科技发展做好后勤服务。经济发达国家在诺贝尔奖的绝对优 势 充分表明,只有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技发展才会获得动力。我国的科技投入总的来说在国 际上纵比、横比都过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以1995年为例,我国科研经费(R&D投入)为41.5 亿美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48%,排世界第34位,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为2.53亿 美元,仅占R&D经费的6.1%,而同年美国的R&D经费为1710亿美元,占GDP的3%,基础研究经 费为295.6亿美元,占R&D经费的17.3%,相比之下,我国科技投入量偏低,基础研究仍然得 不到重视。另外,近年来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 长极不相称,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勿庸置疑,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 件,是中国有望争取诺贝尔奖的基本保证。目前,一是要为科技投入立法,从法律上保障科 研经费的落实到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并将科技投入与市场经 济相挂钩,提高各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在21世纪初,争取实现R&D总支出占GDP的1.5%以 上;二是要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特别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待遇,注重人才的培养。生活待 遇偏低,难免造成人才外流,难免会使科研人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当中。江泽民同志 曾说过:“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当务之急是改善科 学家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不为实验设备而犯愁,不为生活艰难而奔波。另外还 要在政策上适当给予归国留学人员以优惠,鼓励他们为国服务,人尽其才,共同为推进我国 科技事业繁荣而作出贡献。

2.3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教 学 方式简单,教学目标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获得诺贝尔奖,对我国来说 不是只靠少数几个顶尖科学家去冲刺,而是要从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出发,培育出肥沃的科学 土壤,形成人才梯队,新老交替,以造成良好的科学优势累积的局面。诺贝尔奖注重创新, 创新是科学的本质,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者就需要掌握 广博的知识,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加强全面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要培 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创新的深厚兴趣,培养学生对从事科学事业百折不挠的信念 ,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质疑批判,善于刨根究底,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出一 批批高质量的科技英才,才能在未来由这批生力军完成我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2.4 改革学术交流制度,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 合 作。过去我国科学共同体内的科学争论,由于受到行政干涉和资历影响,难以达到真理性的 认识。许多颇有才华的中青年科学家由于资历浅、辈份低,在争论中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 一步,不能坚持正确的主张,而一些“老资格”的科学家动辄摆架子、教训人,使得自由争 论往往变成了少数几个人的“个人意见”,科学争论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难以收到实效。实 践证明,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单独一个人是难以承担起某一项重大科研 课题的,这就需要在科学共同体内发扬民主作风,取长补短,对问题自由争论,各抒己见, 不乱扣帽子,不随意批评人。在研究选题上,对于反传统思维的课题,应该进行全面认真的 审议,不要一口否定。另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要 积极把中国的中青年科学英才送出去,把国外科学名家请进来,实行双向交流,吸取先进经 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基于名牌大学在科研中的巨大作用,我们有必要建立几个科学研 究中心,发挥我国传统的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优势,通过科研中心的辐射作用,把国外 的 优秀人才吸引过来,把国内的科技精英稳定下来,有条件的话还要办出几所如剑桥、哈佛等 的世界一流大学,使之成为科研成果源源不断输出的摇篮。

3 对中国冲击诺贝尔奖前景的展望

中国何时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这是一个举国上下都颇为关注的话题。虽然获奖不是 最终目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增强中国科学家们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心,提高我国的科 技地位,对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都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段时期内,对中国冲击诺 贝尔奖的前景,有的人乐观,有的人却不置可否。无论如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创新 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获得诺贝尔奖是完全有可能 实现的。而且,已有的6位华裔美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与之令人遗憾地擦肩而过的赵忠尧、 王淦昌、邹承鲁等科学家,都充分显示了中国完全有能力在诺贝尔科学奖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前,要鼓励有作为的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对有希望出成果的科 研项目,各级政府、企业、科研单位要协同作战,打好攻尖战。现在我国正积极建设国家创 新体系,开展“知识创新工程”,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为这一目标的实现积蓄了强大的 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建国五十余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许多重大科技成 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笔者坚信,有着优良传统的中 国科学家们一定会在21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诺贝尔奖史册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中国自己的 科学家的名字!

标签:;  ;  ;  ;  ;  ;  

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科技竞争水平--21世纪中国对诺贝尔奖影响的对策分析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