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
增权赋能视角下开展老年教育的策略
郑玉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高职所, 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 “积极老龄化”应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促进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关注老年人个体生命价值与价值多元的表达。增权赋能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增加老年人权力与能力,提升其内在能力与自由度、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本文从增权赋能角度探讨开展老年教育的策略,通过外部制度政策的支持、促进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提升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等途径,积极面对生死,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和尊严感,提升个人的权利感和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 增权赋能;老年教育;继续社会化;策略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为顺应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念,强调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开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缓解老龄化压力,关注老年人个体发展需要,尤其是应对“未富先老”,将老龄人口转化为老龄人力资源的重要策略,是实施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路径。2017年1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推进老年教育机构逐步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学习服务体系,办好老年大学,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1]。随着老年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然而,目前老年教育不管是在组织开展还是在课程内容上,缺乏对老年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关照与价值多元的表达,缺乏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和参与社区治理的关注,未能凸显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本文从增权赋能角度探讨老年教育如何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一、增权赋能理论
增权赋能(empower)一词最早用于少数民族、妇女、黑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力运动上,旨在提升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群体的政治权力与社会参与。20世纪80—90年代,欧美学者对增权赋能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进行阐释与运用,从最初的“社会工作”领域逐步扩大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因不同学科研究的内容不同,对增权赋能的理解与运用也不同,如“企业管理学将增权定义为权力和决策过程从高级主管转移到基层工人;政治科学将增权定义为权力被外力剥离后,群体间或社区之间或国家间权力再分配过程;社会学和人类学则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获取权力的社会行动及其导致的社会改变的结果。”[2]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增权赋能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增加某一对象的权力,从而提升其内在能力和自由度。这个动态过程是个体不断地通过获取外部支持,主体上改善人际关系与自我效能感,改善个体的心理和情感感受,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以满足个人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达成;通过自主能动,增进尊严感和幸福感,推进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实现自我价值。而关于继续社会化的内涵,按照我国学者的研究,是指“以个体成年期社会角色的变化为中心,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原有的初级社会化水平基础上来继续发展成人的社会性,传授、更新、充实和提高成人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使之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并创造社会生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延伸和发展”[3]。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后阶段,是老年人随着社会环境和自身角色的变化,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社会规范,掌握新技能,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过程。实现老年教育的增权赋能,也是促进老年继续社会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老年教育需求出现“井喷式”发展,全国各地的老年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满意度却不高。老年教育停留在自我娱乐、自我欣赏的个体休闲层面,这种教育将老年人视作退出社会舞台的边缘化个体,无法发挥老年人的自我效能和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使老年人感到无能、无用。笔者借鉴国外老年教育的经验,从增权赋能角度提出通过获取政策制度的外部支持、促进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提升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能力、建构多元化的老年教育课程等途径,为老年人增权赋能,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能力,提升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增权赋能视角下国外老年教育经验
国外老年教育理论在权利理论、福利理论、自我完善理论、终身学习理论等的影响下,休闲教育逐步发展到注重终身教育、教育权利的公平、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进取、老年人力资本的开发等,在政策制定、课程设置、继续社会化方面充斥着增权赋能理论要素。
(一)国家政策法规为老年教育增权赋能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保障老年教育的发展,美国制定了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法律,规定公共学习场所向老年人开放,为老年教育工作与服务提供经费,鼓励老年人广泛参与各种老年教育活动。定期召开“白宫老年会议”,设有“美国老龄委员会”,州与地方设有负责老年人工作的团体和机构,专门负责保护老年人受教育的权益。英国颁布了《史密斯报告》、《成人教育章程》、《继续教育条例》、《扩充与高等教育法案》等成人继续教育法律政策,保证老年人在退休后享受教育权利,增强老年人幸福感。
(二)多样化课程满足老年教育的增权赋能
我国现有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综合法律,着重强调老年人在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生活环境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对老年教育的目标、原则、组织机构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社会参与度、开发老年人力资本等增权赋能方面缺乏相应的支撑,这也导致长期以来我国的老年教育集中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医疗保健等课程上,制约了老年人力资本开发。
(3)港口数据集散中心。主要构建面向应用级别的数据中心与数据服务总线,各业务系统可通过数据总线将需要交换的数据统一汇总到集散中心,也同时可以从集散中心获取自身需要的数据。
(三)继续社会化为老年教育增权赋能
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涉及多个单位,上级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相关单位交流沟通,各司其职,如水利部门提供雨洪管理的规划指导、交通部门提供道路建设的未来规划、发改委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并给予资金支持等,住建、气象、电力等相关单位也按职责分工,为城市给排水建设各尽其力。而市政部门作为给排水建设的主管单位,要落实好施工质量的管理,一方面其可以就施工细节、注意事项等与施工单位进行磋商,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还应与其它相关单位做好协调,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水电、道路通畅,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和质量检查,并采取工程全程监理与合同管理制度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除了立法和开设课程外,美国老年教育尤其强调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美国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课程开发、组织引导、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等方式,改变过去大众认为老年人是包袱、不具有生产价值的观念,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和再就业,开启退休后的另一段生命旅程。“对老年人力资源的成功开发利用,使得美国约有五分之一左右的退休人员依然从事雇佣制的社会工作,提升了老年教育的投资效益。”[4]
三、增权赋能视角下我国开展老年教育的策略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各地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老年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老年教育需求相比,目前老年教育仍供给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在体现老年人多元价值与需求,凸显生命感与尊严感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借鉴国外经验,可在增权赋能的理论引导下,完善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和尊严感,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解决老年教育与老年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一)制度政策:老年教育增权赋能的外部支持
美国老年教育课程内容丰富,覆盖了退休前的准备教育、退休后的继续社会化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退休前的准备教育主要有增强老年人适应退休后生活、提供退休心理教育与咨询、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退休后教育除了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休闲养生等课程外,还特别注重开设一些符合老年人继续社会化需求的职业类课程,着重关注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激发老年人的潜能,让老年人感受生命的张力,体验晚年的生命真谛,提升存在感与价值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纲要(1994—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老年教育相关政策,明确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地位、主要任务、推进路径,强调老年教育要尊重老年人需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在政策文本中,对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再就业、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等方面缺乏更为具体的内容,对老年人增权赋能缺乏政策上支持、引导和保障。因此,老年社会参与、发展老年人力资源、老年继续社会化等方面的规定,应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加以明确,为老年人增权赋能提供保障。
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来选取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因子分析法有利于从众多的观测指标中选取若干重要指标,用少数独立的观测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以此来获得各观测指标与所研究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可以达到数据简化的目的,因此其应用极为广泛。
丸子气炸了。她气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以前怎么会那么眼瞎?突然一个急刹车,前男友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上。
这会儿孟导心情已经从刚才的大起大落里找回了平衡,再加上到了自己擅长的饭局环节,谈吐间又变回了在电视台里叱咤风云的导演。老贾也是做生意全凭一张嘴,牙似弓,舌似箭,吐字如飞,和孟导讲在一处,也毫不含糊。反倒是叶总惜字如金,只在一旁牵线搭桥,默默平衡话题的走向。
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全部是由老年人自发成立、自行组织、自助分享的学习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课程选择,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博雅类、运动体能类、个人技能类、娱乐休养类、旅游学习类等,为老年人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
(二)继续社会化:实现老年教育增权赋能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为此,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让老年人融入社会,在继续社会化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改善社会关系与自我效能感,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老年教育的增权赋能。因此,老年教育要打破唱歌跳舞、艺术欣赏等传统课程的局限,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的新技能,实现自身价值。
首先,更新观念,积极融入社会生活。老年人退休后,直面心理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转变,其社会资本缺失、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下降,社会关系网络也开始弱化,许多老年人陷入孤独感和空虚感,产生焦虑、抑郁、悲哀等消极情绪。因此,退休后,老年人及子女需更新观念,支持老年人重新踏入社会,量力而行,发挥余热,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其次,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退休后老年人需重新定位社会角色,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拓展社会网络,避免在家自我封闭,消极养老。为此,老年人需掌握新的角色技术,如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的使用。通过自我教育、人际交往、网络媒体等方式学习接受社会生活新知识、新现象,更新提高参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为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提供平台。继续社会化是老年教育实现增权赋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事务、扩大人际交往、志愿服务、再就业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继续社会化的平台,通过政策支持、组织引导、激励机制等多元途径鼓励老年人继续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三)参与社区治理:老年教育增权赋能的具体表现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为基本范围,以与社区公民生活直接有关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提供为治理对象,依靠社区内政府、企业组织和公民组织建立社会网络,通过社区居民直接广泛的参与而形成的基本治理模式。[5]其主要特征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权力的开放化和分散化,强调各主体间的平等协商。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是社区的最主要成员,是社区教育的活跃分子。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有空闲的时间,尤其是刚退休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着服务社会的热情。让老年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可以激发老年人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现老年人的公民权利,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社会角色,弥补退休所带来的失落感,为老年人增权赋能。为达上述之目的,首先要通过老年教育来提升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所具备的基本公民素质,培养老年人对社区的责任感、正义感、主人翁意识,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其次,通过老年教育活动,搭建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提供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比如,组织民主协商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成立社区矛盾协调小组,定期开展社区事务决策会议,让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提高老年人社区治理能力,为老年人增权赋能。
(四)多元化课程:老年教育增权赋能的重要内容
因受政策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目前的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单一,定位不明确,针对性弱,需求与供给不匹配,课程局限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层次上,缺乏挖掘老年人潜能、提升社会参与技能的课程,帮助老年人二次创业的课程很少,更缺乏老年人心理疏导与调适、退休准备及死亡教育等内容。此外,不同类型、层次、地域老年人对课程的需求也不一样,忽视了不同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或教育效果不理想,老年人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致使老年人产生“无权”与“无能”感。
丰富老年教育课程内容,为老年人增权赋能。第一,改变传统老年教育课程“休闲娱乐教育”的单一性,课程设置应着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掌控能力、社会变化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增加老年心理疏导与调适、退休准备、死亡教育、二次创业就业等课程内容,以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课程满足老年人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实现老年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价值。第二,老年教育课程的设置针对不同群体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如低龄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高学历与低学历、农村与城市、男性与女性等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据调查显示,高学历老人倾向于静态课程,如文学和书法,能够通过持续探究学习,提升境界和修养;低学历学员倾向于动态课程,如健身、歌咏、舞蹈等项目。[6]而对低龄老年人而言,须对其进行“收入减少”“健康丧失”“社会资本减少”“配偶丧失”等危机意识教育和应对能力提升。[7]老年教育课程越丰富多样、针对性越强,越能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更能体现老年人的生命价值,让其获得更多尊严感和价值感,更好地实现老年人在生活与教育中增权赋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 王成超.关于我国农村社区增权的理论探讨[J].农村经济,2011(02):23-26.
[3] 高志敏.成人教育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40-342.
[4] 徐桂珍,彭娟.美国和日本的老年教育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启示意义[J].职教论坛,2016(36):93-96.
[5]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4.
[6] 张如敏.对宁波城区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的调查与思考:以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中心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06):120.
[7] 郑令德,高志敏.和谐社会与老年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9.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elderl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owerment
Zheng Yuqing
(Institut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Guangzhou Guangdong,China 510405)
Abstract : “Active ag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pai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promot the continuing socialization of elgerly,focus on the individual’s life value and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values of the aged. Empower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lderly education. It is a process of increasing the power and ability of the aged,enhancing their inner ability and freedom,and realizing their self-worth. This paper discuss the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elderl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owerment. By the support of the external system and policies,promoting the continuing socialization of the elderly,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the elderly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governance,and constructing diversified curricula,to help the elderly actively face life and death,enhance the sense of value and dignity,enhance the sense of personal rights and self-efficacy,and realize self-worth.
Keywords : empowerment; elderly education; continue socialization; strategies
收稿日期: 2019-03-04
作者简介: 郑玉清(1982—),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社区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87(2019)04-0076-0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责任编辑 周宗渊)
标签:增权赋能论文; 老年教育论文; 继续社会化论文; 策略论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