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_宏观经济论文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_宏观经济论文

有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几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性最强、预测难度最大、政策选择最难的一个时期。与1998年相比,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当年,由于1993、1994年及时进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和宏观配套改革,中国经济于1996年顺利实现了“软着陆”,等到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内的通货膨胀已经被压下去了。所以,当时的政策取向是单方向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经济往上推。但如今,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则是双方向的:国内是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国外是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内热外冷,因此政策选择处于两难境地,政策力度难以把握,意见分歧前所未有。

一、关于经济增长

关于当前的经济增长,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担心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其理由主要有:

首先,从外需角度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危险,乃至世界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可能性,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再加上近年来,中国国内调整出口退税率以及人民币加快升值等项政策的影响,也正在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对外出口已经受到负面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1月份增长5.5%,2月份增长0.4%,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总额1季度增长21.4%,回落了6.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季度为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

其次,从内需角度看。今年1、2月份中国南方遭受冰冻雨雪灾害,对生产建设,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较大;而投资方面,有观点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正在减弱;而物价上涨也会抑制部分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实际情况来看,1季度货币信贷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导向下,信贷投放规模和货币供给余额都出现了增幅回落的迹象。3月份新增贷款仅有2834亿元,贷款增速降至14.8%。与此相适应,货币快速增长的局面也得到了有效控制,3月份M2增速也降至16.3%,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为近14个月以来的最低,基本接近央行全年16%的目标。

从增长速度来看,1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已经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1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回落27.3个百分点。

因此,这种观点担心紧缩过度,出现“过调”局面。再加上股市的调整和房地产业的盘整(甚至出现是否会出现拐点的争论),因此还有人担心是否会出现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那种长期萧条的局面。这种观点主张放松银根,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目前这种声音正在逐步加强。

另一种观点仍然是担心经济过热,主要理由有:

从投资角度来看,根据以往经验,在现有体制下,每逢政府换届之时,投资冲动都会比较强。而目前中央政府进行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包括京沪快速铁路等),以及各大城市地方政府的地下铁建设热潮,都会带动国内的投资增长。而根据去年年底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民间企业的投资计划大都呈现扩张态势。从实际数据来看,今年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5亿元,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

从消费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公务员的工资提高、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居民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使得近年来消费的快速增长能够得到保持;再加上奥运经济从投资期转入消费期,消费会进一步趋旺。从实际数据来看,今年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3月份增长21.5%),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

这种观点担心对经济下滑的可能做出过度反应,重蹈03、04年中断刹车导致经济过热的覆辙,甚至担心会不会再现日本泡沫经济初期的情形。

因此,这种观点主张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目前这种声音正在逐步减弱。

二、关于物价走势

对于当前物价走势也主要存在着两类不同看法:一类观点认为,物价走势将趋缓;另一类观点则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首先,一类观点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走势将逐步趋缓,今年物价走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其理由主要有:

一是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猪肉、粮食等价格上涨,剔除粮食、能源等因素以后的核心通胀指数并不高。二是认为粮食价格等上涨已经到顶点,将开始出现回落。三是认为上半年物价增长幅度继续上升主要是翘尾因素造成的,因此下半年物价上涨速度将趋缓。

从数据来看,3月份CPI增幅为8.3%,与2月份的8.7%相比有所回落,环比下降0.7%。是否预示着物价涨幅将趋向逐步回落?

其次,另一类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将加大,其中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观点从供给因素出发,认为物价上涨主要动因是农产品、国际油价、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结构性因素。其中,有的认为主要是国际因素的影响,属于输入型物价上涨;而有的认为主要是国内因素的影响,是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

总之,这种观点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是紧缩货币所不能解决的,因此主张顺其自然,提高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

另一种观点从需求因素出发,认为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无所谓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之分。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多造成的。

还有观点甚至认为,是目前中国的国内需求过旺带动了国际粮价、油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不是国际粮价、油价、原材料价格推动了国内价格上涨。

另外,目前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顺差虽然有所减少,但是由于美元贬值,热钱流入增多,流动性过剩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也会继续推高通货膨胀。

从统计数据来看,1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出5.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8%,农村上涨8.7%。

三、关于总体经济形势走势所面临的风险

在目前形势下,主要面临着三种风险,或者说,主要存在着三种担心:一个是“滞”,一个是“胀”,再一个是“滞胀”。

首先,一种风险是“滞”,担心外需趋冷,如果内需再紧缩过度的话,“叠加效应”则有可能令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甚至出现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后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正如温家宝总理4月6日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所指出的,主要有三:“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金融动荡;二是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与石油有关的工业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三是“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地方,导致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见《人民日报》,2008年4月7日)因此,中国从现在起就必须做好同时应对三场危机、同时打赢三场战争的准备:一个是金融危机,一个是石油危机,一个是粮食危机。

关于日本的案例,至少从2006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这个故事。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开始升值时,在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大量增加,结果资产价格上升很快,股票、房地产价格、收藏品价格等2~3年翻两三倍。但是一般商品价格水平很低,只有1%以下,年平均增长率在5.5%,因此受大藏省领导的中央银行未能及时紧缩银根。直到1989年,一般商品价格上涨之后,中央银行才开始连续上调利率,结果,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经济停滞达十年之久,最终还爆发了金融危机。

中国2005、2006年一般商品价格涨幅虽然不高,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一般商品价格迅速攀升,中央银行连续提高利率,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开始减缓,甚至已经有人在讨论是否会出现“拐点”的问题。因此,有人担心是否会出现与日本案例相同的局面。

其次,第二种风险是“胀”,担心重蹈2003年~2004年的覆辙。

早在2003年初,已经有专家提出经济过热的问题(胡鞍钢、王大用),人民银行也试图收紧银根,如发布“121文件”。但由于萨斯的冲击,因担心萨斯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太大,因此政府又提出了“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口号,于是,下半年商业银行继续加大了信贷投放,导致信贷、投资增长过快。结果,到2004年4月就发现投资已经相当过热了,于是4月上旬国务院召开会议,4月下旬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宏观调控,收紧“银根”和“地根”。

因此,如果我们现在过度担心经济下滑,对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做出过度反应,就难免出现类似2003~2004年过热局面。

另外,日本在泡沫经济初期也有过类似的情景。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因而出口受阻,因担心经济不景气,日本政府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形成。事后日本专家在总结泡沫经济的教训时指出,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对于企业出口下滑的反应过度是导致泡沫经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最后,第三种风险是担心出现“滞胀”局面:一方面物价继续攀升;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失业人员增多。

这种观点认为,目前,引起“胀”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方面,由于人口增长而耕地减少,会推高食品价格,所以将在中国内部产生推高消费物价的因素;二是国际方面,由于国际游资从股市流向大宗商品市场,由此推高国际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中国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国,所以输入型通货膨胀会越来越明显。

认为引起“滞”的因素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方面,上一轮投资到2007年下半年接近尾声,到2008年中期会明显回落,但同时此轮投资周期所形成的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由于投资需求是目前需求的主体,一方面投资需求回落而另一方面产能大量释放,会显著改变总供求的对比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二是国外方面,美国房地产泡沫所积累的危机爆发,会导致中国的出口显著萎缩,也会导致中国经济的增速下降。

因此,这种观点担心“内外需紧缩双碰头”,从而形成“滞胀”。

那么,究竟是滞?是胀?还是滞胀?这三种风险中哪一种风险更大?目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高见,分歧十分巨大。

笔者认为,所谓风险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是看该情景发生的可能性,再一个就是看该情景一旦发生时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一方面,从可能性来看。

首先,去年年底,我们已经确定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加“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那么一旦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是世界经济衰退,再加上今年初南方出现的冰冻雨雪灾害,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过调”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下滑,出现第一种情景(“滞”)。这种担心目前正在逐步加强。

其次,如果我们过度担心第一种情景(“滞”),就有可能出现第二种情景(“胀”),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这种情况我们曾经出现过,如2003年对萨斯的过度反应导致2004年的投资过热;二是现在通货膨胀已经抬头,而且势头较猛;三是美国经济下滑虽然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热钱流入的规模可能会更大,如果此时我们再放松银根,无异于给通货膨胀火上加油。

最后,如果我们既担心情景一(“滞”),又担心情景二(“胀”),并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给的办法,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话,从长远点看,就有可能最终导致“滞胀”局面。

种种迹象表明,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走向滞胀的可能性的确是在增加(当然,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与美国不同,因此在程度上、在数据上不一定会像美国那样明显,比如说增长率到零,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但是,或许正是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中国经济走势即使没有恶化到那么严重,增长速度只比7%低一些,通货膨胀率只是比10%低一些,中国社会都恐怕会很难承受)。

根据经济学界对当年美国滞胀成因的分析,除了外部石油危机的影响之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不断地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解决失业问题,结果导致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地朝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推移;二是政府管制过度,政府通过行政管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过度;三是社会福利过度,工资、福利的刚性特征导致物价只升不降。而在这三个方面,我们的确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倾向”,所以说滞胀的风险的确是在增加。

如今,如果我们仍不能够对通货膨胀痛下决心,快刀斩乱麻的话,近期内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而长期看将很有可能会陷入“滞胀”局面。

另一方面,从损失来看。虽然损失本身不大好量化,但是我们可以从克服的难度来加以观察。

首先,如果是出现情景一(“滞”)的话,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体制特征,一般来讲,克服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些,而且有1998、1999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

其次,如果是出现情景二(“胀”)的话,虽然相对于“胀”比较难以治理,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毕竟还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拥有一整套的治理方法,关键是看我们能否痛下决心。

最后,毫无疑问,一旦出现情景三(“滞胀”)的话,恐怕是最难治理的,一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缺乏经验;二是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滞胀”也是最难治理的。因此“滞胀”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加以防范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在物价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三大需求实际增长速度均呈回落态势。

首先,出口总额1季度增长21.4%,回落了6.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季度为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

其次,扣除物价因素,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为14.73%,同比下降6.19个百分点。

再次,尽管1季度消费名义增速创出新高,但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速也比上年有所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2.29%,比上年同期降低0.25个百分点。

最后,由于物价上涨,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5%,但扣除价格因素以后,实际增长速度已明显低于上年同期,从而使未来的消费增长态势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制。

总之,在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度为负的同时,内需(投资+消费)增长放缓,也在拉低GDP的增长速度。“滞胀”的趋势正在日益明显。

标签:;  ;  ;  ;  ;  ;  ;  ;  ;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