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刘金龙

浅谈优化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刘金龙

(新丰县和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11100)

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10kv配电线路始终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其稳定运行既能提升供电的安全性,也能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而给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从而提升供电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有些企业对工程施工技术缺乏有效管理,返工或者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本文针对影响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10kv配网工程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电网供电安全性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10kv配网;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引 言

10kv电力配网工程是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其承担了用户重要的供电任务。一般来讲,10kv 电力配网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紧挨居民负荷密集点;二是负荷功率较小及距离较短;三是供电质量、用户性质、容量及可靠性要求等存在较大差异。

据统计数据表明,城市配电网所消耗的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而其中由10kv配网供应给用户的电量超过70%。可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10kv配网工程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施工技术和安全质量将对其供电的质量、能力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技术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妥善解决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影响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

1.1 设计方案偏离工程实际

在10kv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施工设计方案偏离工程实际,比如线路规划与其实际行程不符等,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施工设计方案偏离工程实际的问题,一般是由设计前期的勘察工作不到位或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等所致,因此,为了降低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的差异性,应按要求做好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

1.2 受到外力破坏因素影响

外力破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针对架空线施工问题。在传统的10kv配网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单端接线方式,即树枝状放射式,而新建的10kv配网工程一般采用环网供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两种供电方式的衔接难度较大;二是城市的供电能力有限,以及地势环境十分复杂,造成10kv配网工程的接线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无疑会增加10kv配网的事故率;三是在10kv配网工程建设中,改造工程的规划十分复杂且不够合理,更改线路、临时接线等问题普遍存在,容易造成实际线损比预计限额高;四是10kv配网工程一般设有较多出线,这将增大线路的用电负荷,外加环境污染对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产生不良影响。

1.3 中性点接地问题的影响

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中,电网在线缆被击穿之后会丧失自动恢复功能,一旦这一故障未被及时切断时,电网将出现永久性故障。当电网产生的电弧热量过高时,绝缘层将会被烧坏,从而引起跳闸、相间短路等现象,并最终对整个配网的正常供电产生不利影响。

在10kv配网工程中,接地故障还会远超额定电压的高电压,这将引起健全相的电压上升4-7倍,这将会对变压器、电缆和开关柜绝缘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10kv配网工程中,中心变装设的消弧装置仅在单相接地故障时动作,而一旦出现单相接地故障,会在短时间内增加接地电流,无疑增加发生短路的几率,上对配网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威胁。

2.优化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对措施

2.1 优化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针对10kv配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偏离工程实际的问题,应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架空走廊设计中,应详细勘察所在城市架空走廊的规化方案,其次应通过与管理部门沟通,以便全面掌握不同管线的规划、分布与改造情况,并进一步调整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保证架空走廊的宽、高度与10kV 配网工程的建设要求相符。其次,在10kv配网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先按一定要求划分整个配网,并注明具体的供电范围,使其满足负荷密度要求,从而降低线路重叠分布的概率及保证运管人员的安全。第三,在综合设计管线时,应合理布设不同的管线,应按管径、线距、数量及装备位置等预放管线,并为其预留足够的位置来调整设计,以防管位发生偏移。

2.2 防止控制外力因素破坏

在10kv配网工程中,针对受到外力破坏因素的影响,首先应做好建址的勘察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如针对一些公众方面的因素,配网的杆塔应设在远离道路的位置,同时应在其周边设警示牌,以防其他工程在建设中破坏杆塔;针对雷电因素的影响,空旷地带的10kv架空线应选用支柱式的陶瓷横担或绝缘子,并装设防雷装置及铺设地线,而对于城区的10kV 架空线来讲,则应增加电杆的高度及设防雷设施,以防发生意外触电或雷击事故而危及配网的供电安全;针对环境污染问题,10kv配网工程应选用绝缘导线及对其开展防锈蚀处理,同时选用抗污能力强的绝缘子,以提高配网的防污等级,注意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应保护导线及附属零件不受污染,从而保证10kv配网工程的安全运行。

2.3 优化旧配电线路的改造

在改造旧的配电线路时,特别是对于影响较大、负荷集中的旧线段,如果无法大规模地更新线路,则应实行双电源供电模式。此外,在10kv配网工程建设中,应重视设备的合理调配。例如,当10kv配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时,线缆被击穿会导致配网产生永久性故障,因此为了防止相间短路的出现,应及时切断故障,具体可将接地电阻装在配网线路上来降低风险,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当配网中性点在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电阻电流值比配网总的电容电流值大时,可防止配网产生过电压,进而防止了异常过电压危害电缆绝缘和电机,且可在局部停电的环境下开展施工,并保证了配网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了配网对设备的使用要求,最终提高10kv配网在整个旧配电线路改造期间的可靠供电。

2.4 加大施工技术监管力度

在电力施工作业中,施工技术管理往往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进行,每一个阶段正式完成之后,都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检并予以严格监管。在监管检测质量时,应当将工作重心放在检测的实际执行过程上,确保每一个检测环节顺利进行,严禁任何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而在安全质量检测方面,其执行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真正落实检测程序,防止出现任何纰漏而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在监管施工技术时,必须严格检测工程原材料,对采购、进场、储存以及使用等所有环节都进行严格监管。除了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齐全的资质证明外,在进场时,也应严格进行抽检,并严格监督储存环节,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2.5 强化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10kv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杜绝设备故障的隐患,要加强对线路的巡查,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率。在实际的运行中,首先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运行维护策略,对线路和设备进行有规划的维护和检修。可以在线路上布置监测网络,以随时检测线路的运行,及时发现异常,高效处理故障。此外,可以在容易造成较大危害的线路关键点上,通过计划检修模式来对隐患做到合理的预防,以提高 10kv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10kv电力配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从施工准备前、施工过程中、施工验收等三个方面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对策,加强对电网线路质量的监督管理,通过采取标准化、过程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确保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形成规范化、阶段化的过程,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提升故障应对的整体效率,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确保配网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给配电网络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配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晓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6,(3).

[2] 孙永鹏.试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J].电力设备,2016,(1).

[3] 吕伟.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技术探索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6,(34).

论文作者:刘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浅谈优化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刘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