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娟
(黑龙江省鹤岗鹤矿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的干预性护理与实施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胃溃疡穿孔手术时间、手术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吻合口出血等胃溃疡穿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胃溃疡穿孔手术时间、手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吻合口出血等胃溃疡穿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减轻不良情绪,缩短手术和康复时间,患者手术依从性高,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关键词】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干预性护理;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43-02
胃溃疡患者若暴饮暴食会导致胃溃疡穿孔。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受刺激的情况下炎症不断扩大和加重,会出现严重的腹痛。随着疾病的发展,也会出现休克等严重症状。目前,患者胃溃疡穿孔后一般接受手术治疗。应该同时选择适当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1]。本研究分析了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的干预性护理与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1~76岁,平均(52.24±2.53)岁。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2~76岁,平均(52.13±2.5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干预性护理。(1)心理指导。胃溃疡患者由于疼痛出现恐惧焦虑,护理人员需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2]。(2)健康教育。胃溃疡患者通常是由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引发,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病因和预防方法,介绍手术方法,提高患者手术认知。(3)并发症的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引流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现象,给予禁食和止痛药物使用,积极预防肠粘连发生。协助患者翻身和按摩,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压疮和口腔感染。(4)饮食指导。手术后应禁食,手术后3天给予流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胃溃疡穿孔手术时间、手术依从性(0~100分,得分越高则依从性越高);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吻合口出血等胃溃疡穿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统计,计量资料对应t检验,计数资料对应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
实验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消化道溃疡病程长,在相关因素刺激下出现穿孔,发作迅速,病情严重。腹腔镜治疗是临床实践中的主要方案,效果显着,但仍存在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如依从性和心理,科学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多数患者害怕手术疼痛、担心术后发生疤痕。通过心理护理可减轻情绪对手术和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获得病人的积极配合;通过术后相关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4]。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胃溃疡穿孔手术时间、手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吻合口出血等胃溃疡穿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干预性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减轻不良情绪,缩短手术和康复时间,患者手术依从性高,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喻宣,潘红园.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9):1175-1176.
[2]傅华.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8):40.
[3]吴双喜.胃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优质护理干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357.
[4]赫丽杰.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197-198.
论文作者:李艳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胃溃疡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